故事要从一个大二男生开始说起。财务专业就读的他是一个上海普通底层家庭的孩子,慢慢开始接触金融世界,起初只用零花钱买基金的他在19年初的小牛市“大赚一笔”,基金都能这么赚,那直接买股票岂不是更赚?说干就干。
(一)初生牛犊不怕虎
他运气很好,恰逢牛市,
妖股遍地,
东方通信 、
复旦复华 、
中信建投 、
中国人保 ,但总是追涨杀跌,甚至在
市北高新 上吃到了第一个天地板,第二天低位割肉一脸迷茫,牛市不属于他,最终亏的一塌糊涂。
(二)挨打
当年暑假他和好友去
北京旅游 ,犯了两个天大的错误。其一,预算超标,用了当时的花呗分期了一年(事后还清立刻关闭)。其二,当时父母把开学要交的学费+住宿费+生活费合计万余元提前给他,他想趁机多赚一笔,约等于给自己上了一个不小的杠杆,结局大家都能猜到,亏的一塌糊涂,无奈只得将学费住宿费取出后,本金只剩几千块钱。从此,他明白了负债和杠杆的毒性和压力。
(三)摸索
当时的他沉醉于涨停、涨停、涨停,妖股、庄股、新股什么都碰,应接不暇,到头来却什么利
润都 抓不到。慢慢的发现自己做次新的胜率较高,便开始着重研究次新。
(四)贵人
他在两个论坛上分别认识了两位贵人。一位是打板客,对整体和内在的联系把握提点一二,虽然不做连板,但是悟透这位板客一席话的核心点拨却给予了他第一次“科技爆炸”;一位是只做次新的前辈,可以算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慢慢的他发现做次新的前辈的模式有精华也有糟粕,一些地方好像存在漏洞,便一夜夜的翻过去每个新股的K线,总结回测,挑选适合自己的方法不断改进。
(五)大起大落
慢慢的他开始盈利了,同时,历史的车轮也开到了创业板注册制改革。
康泰医学 、
卡倍亿 是他赚到的第一桶金,也开启了属于他的新纪元。新的规则、新的世界,也同样是新机遇,他不断摸索着,改变着,渴望早日暴富,但现实却一次次把他从山顶拉下,翻倍…腰斩…再翻倍…再腰斩…如此往复,虽到了年底还是盈利,但也让他对失去的利润懊恼不已。
(六)未来
在一次腰斩后夜晚的复盘中,他把每笔亏钱的交易和赚钱的交易看了一遍,做了分类总结。晚上关了灯在被窝里哭了一场发泄完之后,发现自己太关注总资产那串数字了,盯得太死就是把自己关在牢里,而贪念就像深渊,当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你。只做该做的对的交易,市场也会回报你的,弱水三千只取一瓢莫过于此。亏50%需要赚100%,不亏钱又何尝不是在赚钱呢?天亮了,他看到的未来是一片星辰大海,而他需要的只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