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老师们的思路和观点,认真研究了自己1月中旬放弃融资以来的“打板”操作,实在是羞愧难当。那都是啥嘛!
首先从来都没有过真正的龙头
思维,买的都是杂毛,而且低吸的次数比打板多;其次仓位太分散,很少集中操作;最后打的那些板,封住没封住的都算上,只有一两个(
亚联发展、
国旅联合)勉强算是质量尚可,而且第二天根本不应该竞价就出,明显是加速缩量封板的走势,应该板上继续加仓。然后就是这次打的
宁波海运虽然不是龙头,但贸易物流类的除了一字的锦州和换手的真龙头天顺之外,算是放量分歧时买入,下周一应该是可以观察一下,多少还是有点希望的。其余的绝大多数都是垃圾操作,连无效都算不上,所以要亏死实在是一个合理的结果。
这几天缓了一下,下周起必须去做龙头,向龙头靠拢都没用,必须做龙头,而且仓位要集中。低吸作为一种防守的手段,其实还是有必要保留的,在打板没好机会或者情绪周期开始转弱、自己感觉不好的时候可以使用,但也必须必须是龙头或者前龙头,
依米康、
浙江建投、美丽云这种级别的。而且真买了龙头,完全不要慌,不能瞬间就跑之类的,必须要有信仰。
简单一句话:别管打板还是低吸,就得是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