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09股票研究
关注消息:
坐上氢气球,狂拉7连板,15天翻倍,
京城股份 紧急澄清
锂盐价格大涨,概念股又要“疯”?
百度 首个“国产
元宇宙”产品将亮相?五维透视元宇宙
全国多地政策支持氢能源发展、万亿市场待开启
新能源巨头锁定锂电铜箔龙头产能 行业掀起扩产潮
比亚迪 向
士兰微 、
华润微 、
斯达半导 、
时代电气 等下达车规级
IGBT订单
阿里成立“元境先生”布局元宇宙
锂电铜箔成抢手货 上游企业忙布局头部企业忙扩产
固态电池蓄势待发 多家企业提前布局
中铝国际 港股盘中暴涨95%
赣锋锂业 发布第一代固态电池,无需传统隔膜
元宇宙概念东山再起,机构高关注元宇宙概念股名单
关注板块:
汽车整车,元宇宙,
军工,
半导体,
锂电池,
储能,
光伏关注个股:
603589 口子窖
白酒603198 迎驾贡酒 徽酒代表企业,其销量连续多年位居安徽白酒行业前列 白酒
002402 和而泰 国内智能控制器行业具有领导地位的龙头企业 芯片
300364 中文在线 全球最大的中文数字出版机构之一 元宇宙
002475 立讯精密 我国最大的连接器制造厂家 行能源汽车,消费电子
002885 京泉华 建立国内一流的车载磁性器件开发设计试验中心
充电桩,
新能源汽车002013 中航机电 为国内外众多航空和汽车厂商提供核心零部件 军工
301039 中集车辆 全球半挂车与专用车高端制造领导者 汽车整车
002056 横店东磁 永磁铁氧体和软磁铁氧体的产量居全国第一 稀土永磁
002865 均达股份 专业从事汽车塑料内外饰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汽车零部件300224 正海磁材 国内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种类最全的生产企业 高效电机 锂电池
300014 亿纬锂能 行业领先的锂原电池,锂离子电池供应商 锂电池,新能源汽车,储能
300073 当升科技 国内锂电正极材料龙头企业
300118 东方日升 我国重要的
太阳能 光伏应用产品专业供应商 光伏
行业研究:
赣锋锂业(
002460):锂盐龙头领跑拥矿为王时代
核心观点
1)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锂生态企业。公司已经形成垂直整合的业务模式,业务贯穿上游锂资源开发、中游锂盐深加工及金属锂冶炼、下游锂电池制造及退役锂电池综合回收利用。公司平稳度过2019-2020 年锂行业低谷,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市场放量,公司产品迎量价齐升,资源储备充足充分享受行业上行红利。
2) 全球锂资源分布集中,公司多元化布局。公司拥有澳大利亚Marion、Pilgangoora 锂辉石项目和阿根廷Cauchari-Olaroz盐湖项目三大资源禀赋优异的项目作为资源储备的基石;阿根廷Mariana 盐湖项目、墨西哥Sonora 锂黏土项目和马里Goulamina 锂辉石项目将成为公司下一阶段发展的台阶;在芬兰、中国等地还有一批项目待进一步开发,成功打造了开采一批,建设一批,储备一批的良好的梯队化格局。
3) 锂资源需求持续高增,锂盐或将维持高价。锂资源需求主要集中在传统化工领域和电池领域,传统化工和3C 电池增速放缓,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将接棒,主导锂资源需求结构变化。尤其是动力电池板块,全球汽车年销量近亿,单车价值量大,将有力带动锂需求高增。预期全球2025 年锂资源总需求达145 万吨LCE,而已投产和大概率新建或扩建的资源端项目累计产能约160 万吨LCE,供需偏紧。锂矿竞拍模式进一步打开锂价上行空间,预计2022 年锂价维持高位,2023 年供不应求有所缓解。
4)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根据我们测算,公司2021-2023 年归母净利润32.61/51.92/64.16 亿元,EPS 为2.27/3.61/4.46 元,对应PE 为69/43/35 倍。锂需求旺盛而供给紧张,拥有足够资源端产能的锂盐公司应具备一定估值溢价。公司上中下游一体化布局资源储量充足,产业链完备,将充分享受行业上行红利,产品量价齐升,首次覆盖,我们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半导体行业点评:半导体硅片出货面积创新高,明下半年起或将供不应求
根据SEMI(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半导体硅片出货面积将创下新高,达到140亿平方英寸,同比增长13.9%。未来三年,半导体硅片出货量有望继续逐年持续创下新高。
投资要点
半导体制造核心材料,
大硅片市场有望进入涨价周期。根据SEMI数据,2020年全球硅片市场规模128亿美元,占晶圆制造材料的36.64%,是半导体制造的最核心材料之一。2021年第三季数据,全球半导体硅片出货达36.49亿平方英寸,较第二季增加3.3%,较去年同期增加16.4%,高于预测全年增长数据,但主要受四季度高基数影响。全球来看,新增晶圆产能开始落地,芯片短缺开始缓解,硅片市场需求旺盛,行业已经步入景气周期。从国际龙头厂商来看,信越化学自4月份将其所有硅产品的销售价格提高10%—20%,同时,信越化学、台胜科、胜高(SUMCO)已相继表示预计最快明年下半年、最迟2023年起,大尺寸半导体硅片将供不应求,硅片市场有望进入涨价周期。
半导体硅片行业技术壁垒高,全球市场高度集中,国产替代是国内半导体硅片核心增长逻辑。半导体硅片的提纯和加工技术难度大,研发周期长,
认证 壁垒高,全球半导体硅片行业市场集中度很高,主要被日本、德国、韩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龙头企业占据,2020年信越化学、胜高集团(SUMCO)、环球晶圆、世创、海力士全球市占率分别为28%、22%、15%、11%、11%,前五家厂商市占率合计占比87%。国内硅片产业
起步 较晚,技术积累不及海外,目前,国内硅片生产以150mm、200mm居多,2017年以前,300mm半导体硅片几乎全部依赖进口,沪
硅产业 子公司上海新昇于2018年率先实现300mm硅片规模化生产,打破了12英寸半导体硅片国产化率几乎为0%的局面,且公司应用于14-20nm先进制程的硅片研发项目已经通过国家专项验收。目前公司12英寸硅片已经逐渐进入放量阶段,2019年-2021年上半年12英寸硅片营业收入分别为2.15亿、3.16亿、2.97亿,目前已完成累计超过25万片/月产能的建设,预计2021年底末可达到30万片/月,同时公司定增募资投向30万片/月的12英寸硅片产能,项目完成后公司12英寸硅片产能将合计达到60万片/月。同时,
立昂微 12英寸硅片产品目前建成的产能为2万片/月,公司今年年底达到15万片/月的12英寸硅片产能。
投资建议:大硅片是半导体最上游核心材料,全球出货面积再创新高,行业有望开启新一轮涨价周期,国产替代背景下,国内龙头厂商沪硅产业不断取得突破,产能持续爬升,建议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