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需的框架
大概谈谈
1.
教育,不能当需求对待。这一点看教育相关公司的股价已经明确,不多说。忽略。
2.
医药,不能当需求对待。只有病人才需要治疗,不是普遍适用的。太多医药公司上市是有问题的。忽略。
3.地产,勉强当需求对待。但这种需求是要借助外力(主要是
银行贷款)来实现的,一旦银行源头控制,这个需求就实现不了。这两年,大批严重依赖银行和其他来源贷款的地产公司,均出现市值的崩塌。个人若不克制,会和这些崩塌的地产公司一样的结局。现在已无需过于强调地产的刺激效应,已不必夸大地产公司崩塌的严重型。忽略。
4.汽车,属于需求,但总量基本到天花板,只是结构性的需求。比如新换旧,电换燃气。这也是一个可以利用外力的行业。到了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汽车的炫耀价值已没有太大意义。如果还以炫耀之目的去换车,就是烧钱而已。故总体行业平淡。
新能源汽车总体是泡沫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