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个人读报2021-12-08

21-12-08 09:01 638次浏览
kistor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国泰君安推荐航空,疫情控制 经济复苏,票价上涨
-电商快递.政策出台干预价格恶性竞争 .白热火已过,通达系 .龙头品牌电商利润攀升 维持中通快递、圆通速递、韵达股份“增持”评级。
-今年降准提前,预计有再次降准。利好股市。其中权益市场中的基建和地产板块对降准较为敏感。
-经济下行,房屋银行贷款风险增大,开始向租赁 商务服务业 批发零售业 基建等放贷.
-君安推荐股:亿纬锂能 鹏鼎控股 韦尔 歌尔 双环传动 合兴股份
-2022年全年关注农业推荐标的:生猪: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正邦科技、新希望、天邦股份、中粮家佳康等,相关受益标的:傲农生物;禽:圣农发展、立华股份、温氏股份、湘佳股份、益生股份、凤祥股份等;后周期:海大集团,生物股份等;相关受益标的:禾丰牧业;种业:大北农、隆平高科等;农产品推荐中粮糖业等,相关受益标的:苏垦农发。
-立讯精密 ,手机电子 汽车电子
-利好房地产:优质房企获得更大支持 可以增强收并购的实力危险房企有更多接盘方.预计有地产企业要被收购.
.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13)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kistor

21-12-20 23:38

1
首先是半导体,这是我们过去几年一直在说的投资机会,未来5到10年也持续看好。半导体的投资逻辑就三句话:行业空间大且持续增长,我们的市占率低,我们的市占率将持续快速提升。

其次是消费电子。由于持续的下跌,消费电子估值已经处于低位。不少公司的估值也就仅仅高于2018年底贸易摩擦带来的极限低点。估值继续大幅向下的可能性和空间都很小。短期苹果新品的发布可能会对估值有提升,明年新产品周期和新平台预期(AR/VR)可能带来估值修复的机会,推动消费电子从目前20倍左右的估值提升到30甚至40倍。

来5年医药行业最大的机会是中国企业的出海。我们把国际化和创新结合在一起,未来有四个方向是我看好的。

首先是创新药领域。前面也提到,许多很昂贵的创新药,随着国产化之后,价格变得很便宜。过去几年,我们也看到了大量的海外科技学回国创业,因为他们能得到政府和资本的支持。这些人之前都在海外的大药企打工,回国创业对于有能力的人来说,公司如果真的上市,有可能获得数百倍以上的收益,这是一个非常充分的激励。

我们在许多蛛丝马迹上,也看到中国创新药出海的迹象,过去一两年有许多几亿、甚至几十亿美金的License Out,外国大药企来中国买药,负担全程的研发成本,药品上市后还能获得一半的分成。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会看到中国的创新真正走向世界。

总结下来就是四条方向:创新药、创新器械、创新研发服务产业链、医疗服务。

前面也提到了疫情和成本是压制今年消费股表现的重要原因,那么往后2022年消费领域结构性机会也主要沿着:成本传导、疫后恢复、优质赛道,这三条思路来寻找。
kistor

21-12-20 20:06

0
中信证券

预计明年一季度具体政策将加速出台落地,稳增长相关政策将集中于新基建、稳地产和促消费,明年一季度经济数据可能逐步体现出政策合力的效果。最后,年底市场博弈加剧之下高位板块分歧不断加大,增量入场资金不断积累,预计将带动存量资金继续“高切低”。配置上,建议借蓝筹行情的节奏调整期间,继续围绕“三个低位”布局。

本期热点聚焦:跨年围绕“三个低位”持续布局。

短期周度级别的扰动只影响蓝筹行情的节奏,不影响趋势。随着各部门稳增长举措陆续出台、落地和起效,预计政策将形成合力,加速投资者形成共识,带动存量资金“高切低”。配置上,我们延续对“三个低位”的推荐,建议重点关注:

1)基本面预期仍处于低位的品种,重点关注前期受成本和供应链问题压制的中游制造,如汽车零部件、电力设备等,逐步增配估值回归合理区间的部分消费和医药行业,如白酒食品疫苗等;

2)估值仍处于相对低位的品种,关注地产信用风险预期缓释后的优质开发商和建材企业,以及经历中概股冲击后的港股互联网龙头;

3)调整后股价处于相对低位的高景气品种,如国产化逻辑推动的半导体设备、专用芯片器件以及军工等。

中信证券研究部行业组重要观点汇总:

1)消费:预计2022年消费总体逐步回归应有的潜在增长轨道,建议重点关注两大主线机会:一是长期逻辑下的优秀龙头企业受市场环境或阶段性因素影响下跌带来的低估机会,包括白酒、啤酒、乳制品、本地生活服务、运动服饰、旅游零售等;二是疫情好转预期下具有明确边际修复逻辑的行业和公司:①疫情管控放松逻辑下的修复,包括酒店、餐饮、OTA、景区等;②原材料价格回落或产品提价带来的成本压力减轻,主要涉及调味品、速冻食品、生活用纸、日化等;③周期反转逻辑,当前成本控制能力强、成长性好的养殖企业具有较好的投资价值。

2)电力设备:在政策方向明确的推动下,在用电量增长和结构性缺电的情况下,整体电网和电源建设规模有望增加,建设速度有望提高。

3)汽车:2021年11月乘用车受芯片供给影响继续减弱,环比保持增长,同比下滑幅度继续缩小,符合市场预期。预计行业12月缺芯情况持续边际改善,“需求好于供给”的趋势不改,补库存机会明确。

4)房地产:销售有筑底迹象,按揭贷款放款速度也明显加快。房地产开发投资保持稳定,房屋竣工增速开始提升。我们认为,房地产开发问题企业的风险逐渐暴露,而高信用公司的安全边际则逐渐增加。我们看好优秀地产公司的估值上行可能。

2021年实际GDP有望实现8%以上的增长目标。明年一季度,在地产筑底企稳、基建发力和工业生产恢复推动下,经济依然有韧性,而随着居民收入增速不断回升,消费受疫情影响也相对有限。

国家发改委则强调对促进消费和新基建投资领域的政策落地,明确表示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发挥政府投资引导作用。预计明年一季度将迎来各部委具体的“稳经济”举措的出台和落地,市场将逐步迎来更加明确、清晰和积极的政策信号。

临近年末,我们预计机构投资者对于高位高景气板块的博弈也将更加激烈。在此情形下,低位板块反而具备相对优势。以基建板块为例,尽管最新的基建投资数据并不亮眼,但在稳增长预期下,与基建密切相关的建筑/电力及公用事业/建材行业12月以来的累计收益率分别为8.46%/9.34%/6.99%,明显跑赢高位板块。
kistor

21-12-14 13:02

0
炒股养家:
国内a股投资者,若有较高的目标,较好的策略是先让自己快速成长为短线高手,然后用10年左右时间完成上亿的积累。短线投机者在初始阶段有较高的效率,高手十万到亿,可以在10年内达成,但在后期资金规模会影响到收益率,十亿之后若不及时转型,收益率将大为迟滞。

指数在走下跌通道时,符合条件的交易,全部放弃,也不为错。这个市场本来就是反应快的赚反应慢的人钱。

只要能看懂,并能做对,低吸和追涨都一样。不过从成功率来说,追涨靠的是瞬间的反映和直觉,而低吸有更多的理性思考,所以成功率低吸要高得多,从长时间的收益来看,应该比追涨还要高。


短线炒手必须遵循的第一原则--弱市不做,弱市不操作就是最好的操作。弱市行情中看得懂也未必做得对。风险市场原则,知易行难。能做好这一条就已经不错了,没有大环境的配合,成功率会降低。弱市中只有一种行情可以参与,那就是极度超跌后的反弹行情。

过多的随意性操作是隔日交易收益不稳定的主要因素。因此超短线的计划性越来越重要,做有计划的超短线在我现在的交易中越来越多。盘后静态选股远比盘中动态选股要重要。其操作出来的成功率要高得多。实盘小单多练,然后在形成一套操作系统。交易之道没有捷径,只能炼,不然的话,卖股经的不早发了。没有捷径,也没什么秘诀。每天盘后认真总结得失,每天不能间断。

大盘上升趋势时,乱操作乱有理,没有什么技巧可言。看热点的本领是短线客必须掌握的基本功,否则你永远在门外。股价上涨和下跌的内因是资金的注入和流出。成长和高业绩只是诱使资金注入的一个因素,而不是全部。再好的成长和业绩,资金源源不段的流出,股价一样要跌。
操作的要点只有两条。弱市忍手不动,强市踩准节奏。
kistor

21-12-14 12:30

0
善于做短线的人,应该清楚自身的特点,寻找出适合自己的方法。股票是一个心理游戏,你现在这个时候就是被动的时候,所以我们的操作应该尽量让自己避免被动。有这种舒服的感觉就对了,好的策略就应该不管行情怎么变化,让自己始终在应变中处于优势,这也是实现稳定盈利的根本。

我的操作里面含有很多的试错单,这些单子的结果大多是小赢小亏,到底是赚是亏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于我能借此感受到市场的情绪,从而判断收益和风险,以决定是否奋力一击,那才是关键。就好比拳击的时候很多的刺拳是为了试探对手,这些刺拳有没有打中不重要,重要的是借这个试探判断何时该出重拳,那才是关键。

得散户心者得天下。人气所向,牛股所在。

掌握市场之心,胜利接踵而至;心被市场掌握,失败连绵不绝。 买卖那一刻的淡定自如,亦是自身境界的提升。

股票买卖,很多人的一个误区,认为跟着大户买有赢面,那么大户又是跟着谁买呢,asking这样的,他的选股思路却是大众情人,这才是短线的交易之道。每个人的心中有各自不同的第一股,真正的第一股始终是市场决定的,而市场本身又也是不断动态变化的。

如果对于后市没有30-50%上涨空间的股票,永远不要重仓买,而当自己重仓持有后,并且随后的几天内果然涨了30-50%,难免也会有生理上激动的反应。巴菲特说一个股票你不想持有十年,那就一分钟也不要持有,我说一个股票你不敢向上看30%-50%的空间,那就永远不要重仓买。

交易的本质是群体博弈,追根溯源的话,就是随时衡量,场外的潜在买入者的钱的数量和买入倾向,与场内筹码的数量和卖出倾向,当前者大于后者就买入,当后者大于前者就卖出。
买入倾向的推理,大多来自赚钱效应,卖出倾向的推理,大多来自亏钱效应。然后再结合大盘,主流热点这些,进行瞬间的操作判断,操作是瞬间的,判断是动态的。
股票走势本质是持币者与持筹者的博弈产生,应该多揣摩两者之心,让自己站在主动的这一方即可。
酝酿,开展,逐步蔓延,场内筹码的情绪部分从下跌空间有限转向失望离场。这个过程同时也是场外资金逐步累积的一个过程,当市场情绪逆转那一刻来临的时候,资金又会蜂拥而入,如此不断往复。如果说股市有什么规律的话,这种情绪转变的过程就是规律,而且可以预期的一千年内,这种规律亦不会有大的改变。对于入市不长的短线爱好者先泼些冷水,纯k线技术的打板,统计胜率约在45%左右,简单所谓的追龙头模式,胜率也大抵如此,大致于澳门赌场,如此反复只会吞噬你的本金。
板上买票的操作基本占了本人操作的一半,统计的胜率低只是针对纯技术的行为,但是不能否定,这种方法仍然是短线切实有效的方法之一。
要有大局观,特别重仓买入的一刹那要有后市还有3到5个涨停空间的判断。
技术图形相对次要,对于市场情绪的把握才是重点,但是这个没有图表,很难量化,却可以揣摩。
短线操作需要较强的综合素质,包括冷静理智的心理,良好的大局观,完善的交易系统,一些具体操作方法。


短线炒股,要么追求上亿,要么什么都没有。
1.短线是一种综合技能,很多人花了大量的时间研究技术或者政策面或者基本面等等,结果都不得其门而入,天道酬勤,但也应懂得如何综合使用。
2.善于做短线的人,应该清楚自身的特点,寻找出适合自己的方法。
3.当时机不成熟或者市场对自己不利时,理性地面对风险,当机会来临时,全力拼取。这句话理解不难,做到却不易,很多人往往因为亏钱就想着急于扳回,一再对抗风险,机会来临时却又麻木于自己深套中的个股。
4.当市场的发展和自己的判断不一致时,要重新审视,越是关键时刻,越要冷静处理,平稳的心态是做短线的根本。
5.信念,曾经很长的时间迷茫过,所以懂得信念的重要,自强不息,百折不回。
短线好手仓位的高低通常会与市场整体交易量呈现一定的正相关性。机会多时多操作,机会少时少操作。


出击仓位和赢面的关系大致如下
赢面60%以下观望
赢面60%-70%小仓出击
赢面70%-80%中仓出击
赢面80%-90%大仓出击
赢面90%以上满仓
这个赢面包括胜率和涨跌空间比
譬如满仓出击时,对我来说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才会做这样的决策,一方面是胜率要求90%以上,另一方面是上涨的空间和下跌的空间比率,上涨的空间至少要看到30%-50%以上,而下跌的空间应该在3%-5%以内。
尽力把握好操作,胜负的事情交给概率,不管结果如何坦然面对,冷静处理。
买入机会,卖出风险,只做对的交易,胜负交给概率,多一份淡定,少一分胜负心。
市场很多人讨论的是如何克服贪婪和恐慌,虽然不错,但是着眼点在仅在自身,难免局限。高手进出,买卖的一刻力求淡定,借助市场的贪婪和恐慌反过来指导决策,着眼点在整个市场,境界自然高了一层。
掌握市场之心,胜利接踵而至;心被市场掌握,失败连绵不绝。
买卖那一刻的淡定自如,亦是自身境界的提升。

强势阶段,买股的逻辑是因为赚钱效应下的资金不断进入,那么强的标的被后来资金选中的概率大,所以选强。弱势阶段,买股的逻辑是因为市场亏钱效应的扩散导致恐慌盘的不断宣泄,那么宣泄殆尽的,只要少量买盘就可以推动上涨,所以低吸。


控制回撤,最重要的就是回避系统性崩溃风险,事实上绝大部分崩溃都有前兆,从赚钱和亏钱效应的演变过程可以进行推断,不过为此可能也会放弃很多机会。
看看天气,如果觉得要下雨了,就早点回家,不要贪玩,天气好了再出来,说简单点就这样。

1.关于超跌度的把握,大盘的角度,连续下跌一段后,再出现大阴线,指数远离5日线;板块的角度,超跌的板块在连续下跌一段后,再次出现集体性的大幅杀跌,当两者结合的时候,便是超跌的出击时刻。
2.有赚钱效应的情况下,做热点为主。有恐慌效应的情况下,做超跌为主。
kistor

21-12-14 08:35

0
国泰证券:

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具备重要意义。其中可再生能源指新能源电力不产生碳排放,因此不计入能耗总量;而原料用能指用作原材料的能源消费部分,即煤油气等化石能源不作为燃料、动力、热力使用,而作为生产产品的原料、材料使用的部分。比如如果石油作为原料生产化工类产品,如果石油不作为燃料和动力,热力使用,则不计入能耗总量。新政策进一步强调了新增可再生能源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将提高各地、尤其是能耗双控紧张地区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意愿。同时,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的转变,使减污降碳更加科学,考虑了高耗能企业使用清洁能源没有高碳排放的情况。

化工龙头企业满足必要条件成长空间被打开。由于新增可再生能源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因此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绿电绿氢的龙头企业新增产能落地确定性变高,成长空间被打开。同时,龙头企业具备更强的成本和发展可再生能源优势;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我们认为轻烃路线依然是长期碳中和政策背景下最具竞争优势的工艺路线。轻质化原料路线在碳中和背景下具备2点优势:①二氧化碳排放量更低。②轻质化原料路线副产氢气,氢气是化工行业中的重要原料,蓝氢(由化石燃料制取,但辅以二氧化碳的捕捉和利用等处理)和绿氢(通过可再生能源获得氢气)相比灰氢(通过化石燃料获得)对环境更加友好,符合政策方向。

我们认为成本上行叠加需求向好因素催化,动力电池价格有所上涨,本次均价涨幅最高达到16%;随着22年价格的提升和规模效应的体现,电池企业盈利能力后续有望逐步恢复。继续推荐电池龙头企业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国轩高科;受益标的:欣旺达鹏辉能源

根据鑫椤资讯数据显示,12月9日动力电池方形磷酸铁锂电芯均价为0.635元/wh,均价涨幅为0.09元/wh,涨幅达到16.4%;方形三元电芯均价为0.79元/wh,均价涨幅为0.06元/wh,涨幅达到8.2%。从涨幅来看,主要考虑碳酸锂价格的显著提升以及磷酸铁等环节的紧缺,磷酸铁锂电芯整体涨幅大于三元电芯,整体来看我们认为对于动力电池企业一方面其在21年通过长单以及合资建厂等模式对22年产品价格有了更为明确的预期,同时随着涨价的落地以及出货量提升带来的规模效应的体现,动力电池企业2022年盈利水平有望显著提升。
kistor

21-12-13 21:59

0
瑞鹤仙:
当一个人发现自己开始稳定盈利之后,一般就会随之产生惰性,依赖于原先的操作惯,但是市场的情况却是在不断变化的。所以,很多开始稳定盈利后的人会发现自己越做,资产增值速度越慢,且自己越来越小心翼翼——其实这不是谨慎,而是自己的惰性使然。 首先:开始步入稳定盈利其次:千万要克服自己的惰性,如果是职业股民,那就要不断总结出新的操盘手法,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进取,千万不要满足于现在已经有的模式和手法(切记,过来人的肺腑之言)我感到股市千变万化,不同时期,不同情况,不同市场状况下的稳定盈利手法也是不同的。

我说说自己的几个经验:
1、稳定盈利的外在表现,一般很少1个月翻倍,而是一个月30%左右3个月翻倍(我自己的经历,其他人或多或少略有差异)。平时资产呈现小碎步缓慢爬升,积累一定利润后再加速爆发,然后再恢复到小碎步爬升,如此循环。其实这还是有其内部原因的,因为是稳定盈利,所以操作手法以有把握为准则,这必然导致手法偏保守。因此资产暴涨较少,但是大幅回撤几乎为0。但是操作5次10次后总会遇到某个牛股(因为都是精心选股了的,必然有潜在牛股),所以,外在表现就是碎步积累利润后再资产大幅增长。2、稳定盈利的前提是心态稳定,只有心态稳定才能发挥正常的炒股水平。一般而言,最好每天自己账户内的股票没有绿盘的,全部是红盘收盘,也就是说无论是低吸也好追涨也好(打板除外),当天最好有一些浮盈,这样第二天有一定的腾挪空间,这点对于稳定盈利非常重要。在买股的时候不能以“即使套了也不怕”来安慰自己,买点必须·精心选择·,买的时候要确信自己买了当天就能浮盈。就我自己而言,已经很久没有收盘时持有浮亏股票的现象了。
3、心态稳定还有一点就是要戒骄戒躁,一段时间操作顺了,往往就有飘飘然的感觉,是人都会这样,但是必须不断的去克服。我自己的感觉就是只要在市场中,这样的斗争就永远会存在,稍微松懈就会出大麻烦。比如说我,12月第二周做期指亏了40万,使得11月做期指的利润回吐了不少,就是因为前段时间做的太顺了,骄傲了,太自信了,结果自然是受到了市场的惩罚。现在是有必要要稍微沉下来一些了!
kistor

21-12-13 12:53

0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以下几方面有所强调:
1.“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恶意逃废债被点名,通过“红绿灯”来防范资本无序扩张;2.房地产放在国民经济循环中论述,房住不炒依然在,保障性住房建设排在前;
3. 科技政策,强调落地,关注三年行动方案。4.强调区域平衡,东中西东北协调发展。4.共同富裕,目标是“长期的”,路径是先做大蛋糕再分好蛋糕,力度是量力而行;

芯片领域:
国内一线的芯片龙头厂商三安、华灿、聚灿乾照都已经有Mini LED 专线产能布局,其中三安切入了三星、TCL 产业链;华灿Mini 成品导入了群创、华为等厂家;

在芯片公司中,我们比较看好三安光电。三安光电是国内LED 芯片龙头厂商,产能规模领先,之前投资120 亿元的湖北三安项目侧重于Mini LED 和Micro,2021 年4 月开始试产。

在封装公司中,我们比较看好鸿利智汇
在设备当中,我们比较看好新益昌
在PCB公司中,我们比较看好鹏鼎控股

其中调味品:市场规模3000亿,同比增速7%,酱油950亿,醋350亿,味精200亿,耗油80亿,复合调味360亿。

白酒:市场规模6000亿元,同比增长13%;啤酒:市场规模1500亿元,当年同比增长7%;红酒/白葡萄酒:收入约290亿,下降9.5%。

乳制品:市场规模4000亿,同比增速2%,液态奶2500亿,2018年之前增速一直下降,2019年扩大增速;酸奶1300亿,增速12%。
从数据中可以看到,快速消费行业的需求和市场规模每年都在不断增长,甚至可以说消费行业的增长动能远未衰竭。
kistor

21-12-13 10:15

0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种业进入强政策支持周期再获确认,政策力度和持续性逐步提升。受益于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种业板块将迎战略机遇期,优质种企将获政策扶持和资源倾斜。叠加行业景气度反转和生物育种产业化,种业将迎市场规模扩容和竞争格局优化,龙头种企有望进入快速增长通道。继续重点建议关注种业板块,推荐具备生物育种研发优势的大北农、具备优质种质资源和品种资源的杂交玉米种业龙头登海种业


新能源汽车|11月销量再创新高,行业持续高景气
2021年11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45.0万辆,环比+17.3%,同比+121.1%,符合市场预期。国内市场,行业高景气持续;海外方面,补贴政策料加速落地,美国市场有望重回高成长,欧洲市场在逐步趋严的碳排放新规下预计将保持高景气。全球新能源汽车步入高速成长阶段,当前时点继续建议把握全球电动化供应链优质标的机会,尤其是特斯拉宁德时代、LG化学的供应链。

碳化硅因材料特性带来器件的性能优势,直击新能源行业的发展痛点,并将缓解电动车的“里程焦虑”与“充电焦虑”,预计碳化硅功率器件渗透率将快速提升。首次覆盖第三代半导体行业,给予“增持”评级。我们重点推荐碳化硅IDM龙头三安光电(600703.SH),碳化硅导电型衬底企业东尼电子(603595.SH),碳化硅器件制造/设计与模块企业斯达半导(603290.SH)、华润微(688396.SH)、士兰微(600460.SH)与扬杰科技(300373.SZ)。

天风证券
银行板块的大行情或将开启。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之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时隔两年重提“逆周期调节”,要求“跨周期和逆周期调控政策要有机结合”,政策托底的信号尤为强烈,个股推荐招商银行邮储银行宁波银行无锡银行
券商:券商是全面注册制的核心受益载体,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预计2022年沪深主板注册制落地可期。创投:创投行业是金融行业中景气度正在提升的子行业,我们认为,创投行业是金融行业中景气度正在提升的子行业。个股推荐四川双马(与建筑建材组联合覆盖)、光大控股。

方向上,根据Wind数据统计,本周北向资金买入较多的也集中在消费、金融等板块的核心资产。

碳达峰、碳中和要建立在统筹安排基础上,先立后破,不能运动式,冲锋式发展是总结经验教训提出的新的碳中和发展思路。
kistor

21-12-13 07:52

0
经济不确定性降低,风险评价下行、风险偏好抬升,助力跨年行情。随着重要会议的召开,政策的核心边际剑指稳经济,按照稳增长的发力先后顺序,以及悲观预期的修正幅度,推荐:1)消费:加速迈出预期底部,推荐业绩有支撑且负面预期淡化的白酒、生猪、家电、家具以及社服/旅游等方向;2)金融:券商银行;3)科技制造:消费电子与半导体;4)新能源:光伏、新能源车等高景气方向。

从营收贡献角度来看,投行收入排名前四的券商均贡献了12%的调整后营收,其中中信建投投行收入贡献占比21.49%,中金公司贡献占比19.06%;从投行业务净收入的集中度角度来看,行业投行业务收入CR4从2019年的38.08%提升至21Q3的41.12%。因此我们判断全面注册制将进一步提升投行业务集中度,判断未来投行龙头将继续受益于注册制改革的红利。

投资建议:随着全面注册制的落地推广,企业客户服务水平高的头部券商更具竞争优势,推荐中信证券中金公司(H)。

结构性机会,且将逐步从央企,向国企和优秀民企过渡。推荐港股中的中国金茂融创中国,受益旭辉控股集团,A股标的推荐中南建设万科A、保利地产金地集团招商蛇口等;地产中介方面,受益我爱我家;同时推荐物业板块,受益招商积余碧桂园服务,推荐中海物业宝龙商业
kistor

21-12-12 13:56

0
放量二板为什么会在过去成为最经典的龙头战法。

原因在于,当时的超短市场还没有一致化认知,所以市场需要在第二天用时间用合力去再度确认它的强势。而这个放量,就是确认的代价。 

我们要先思考一个前提问题:放量二板为什么会在过去成为最经典的龙头战法。

原因在于,当时的超短市场还没有一致化认知,所以市场需要在第二天用时间用合力去再度确认它的强势。而这个放量,就是确认的代价。

而随着近些年随着信息流通的便捷,市场参与者的认知普遍升级,所以,确认的代价就减少了。换言之,在一个情绪上升周期里,过去半年最好赚钱的是什么?是新启动题材的二板开一字的T板。甚至是秒板。而这些票打头抢了市场地位之后,后面需要放量的上板二板们反而叫:弱了,不够强。

所以,龙头模式失效了吗?不,只是进化了。(去仔细看看,现在最有溢价的放量板模式都是出现在前一个题材大规模转弱之后,新题材放量上板卡位。

超短龙头模式本质是一场瞬间合力的认知比拼,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理解力。基于这种理解力衍生出来的可以被量化的模式,是会随着市场的状态,不停变化的。如果你把量化部分当做模式的真理,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那就是:
刻舟求剑。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