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改性塑料行业发展迅猛,产量、消费量均快速增长。以加工塑料产品的数量而言,中国已取代欧盟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塑料加工产品产地,也涌现出一批改性塑料龙头企业。
改性塑料产品属于国家“十三五”期间大力支持的新材料,主要产品包括高性能改性尼龙、高性能改性
聚酯 、工程化聚烯烃及色母粒和功能性母粒等,广泛应用于电动工具、
汽车零部件、家用电器、电子电气、办公家具类制品等多个行业领域
“改性塑料在汽车中的用量可以降低整车成本、重量,并达到节能效果(汽车轻量化)。改性塑料在汽车中的应用有:踏板、遮阳板、置物架、风扇、雨刷、空调壳、
保险杠、保险带夹等汽车内饰、汽车外饰、汽车发动机周边、空调系统及照明系统等。”
20世纪90年代初,塑料件达到了汽车自重的7%-10%。
随着国家对汽车轻量化及其安全性能更为重视,提出了多样化、个性化、高性能化、低成本、长寿命的要求,功能件开发也开始受到重视。预计未来几年汽车行业将成为工程塑料消费量增速最快的领域。到2020年我国汽车年产量将达到2840.60万辆,按照300kg/台汽车改性塑料保守使用量,未来5年内汽车改性塑料行业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5.89%。
行业分析:
1.全球改性塑料行业不断发展,国内行业稳定增长,下游需求旺盛,市场容量不断扩大。根据欧洲塑料制造商协会(plasticsEurope)统计,全球塑料产量由2011年的2.79亿吨增长至2018年的3.59亿吨,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7%。在国内市场方面,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中国塑料制品产量由2011年的5474.4万吨增长至2019年的8184.2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2%。
2.中国塑料制品规模以上主营业务收入从2011年的15583.74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19077.4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6%。2004年我国塑料改性化率仅为8%,到2016年我国塑料改性化率大致在19%左右,到2024年有望达到30%,市场前景广阔。下游市场方面,我国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电动手提式工具产量为2.53亿台,2019年产量为2.02亿台,2009年到2019年我国汽车总产量从1379.1万辆增长到2572.1万辆,年均复合增长率达6.4%。下游市场发展较快,需求不断增长。市场容量不断扩大。
总结:受我国经济转型、全球贸易战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制造产业逐步开始转型升级,对供应链的建设更为重视,强调自主可控,高端改性材料作为重要的新型材料,其实现进口替代的需求愈发迫切。国内规模以上的本土企业通过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开发功能化、高性能化的改性塑料产品,并与国内的先进制造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互动关系,逐步进入高端改性材料市场。因此,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推动了材料领域的进口替代,为本土具有自主研发、自主创新能力的改性材料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契机。
相关公司包括:
江苏博云 ,
南京聚隆 ,
金发科技 ,
道恩股份 ,
国恩股份 ,
普利特 ,
沃特股份 等。
塑料色母粒:江苏博云,
宝丽迪 ,
宁波色母 ,道恩股份等
免责声明:本文属于个人随笔,纯属个人兴趣爱好,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 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