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期货笔记

21-12-01 08:43 3816次浏览
爱一进二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期货

期货,英文名是Futures,与现货完全不同,现货是实实在在可以交易的货(商品),期货主要不是货,而是以某种大众产品如棉花、大豆、石油等及金融 资产如股票、债券等为标的标准化可交易合约。因此,这个标的物可以是某种商品(例如黄金、原油、农产品 ),也可以是金融工具。交收期货的日子可以是一星期之后,一个月之后,三个月之后,甚至一年之后。买卖期货的合同或协议叫做期货合约。买卖期货的场所叫做期货市场。投资者可以对期货进行投资或投机。

历史
期货市场最早萌芽于欧洲。早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就出现过中央交易场所、大宗易货交易,以及带有期货贸易性质的交易活动。最初的期货交易是从现货远期交易发展而来。第一家现代意义的期货交易所1848年成立于美国芝加哥,该所在1865年确立了标准合约的模式。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现代期货交易所应运而生。我国有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和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四家期货交易所,其上市期货品种的价格变化对国内外相关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最初的现货远期交易是双方口头承诺在某一时间交收一定数量的商品,后来随着交易范围的扩大,口头承诺逐渐被买卖契约代替。这种契约行为日益复杂化,需要有中间人担保,以便监督买卖双方按期交货和付款,于是便出现了1571年伦敦开设的世界第一家商品远期合同交易所——皇家交易所。为了适应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改进运输与储存条件,为会员提供信息,1848年,82位商人发起组织了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1851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引进远期合同;1865年芝加哥谷物交易所推出了一种被称为“期货合约”的标准化协议,取代原先沿用的远期合同。这种标准化合约,允许合约转手买卖,并逐步完善了保证金 制度,于是一种专门买卖标准化合约的期货市场形成了,期货成为投资者的一种投资理财工具。1882年交易所允许以对冲方式免除履约责任,增加了期货交易的流动性。
中国期货市场产生的背景是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随着国家取消农产品的统购统销政策、放开大多数农产品价格,市场对农产品生产、流通和消费的调节作用越来越大,农产品价格的大起大落和现货价格的不公开以及失真现象、农业生产的忽上忽下和粮食企业缺乏保值机制等问题引起了领导和学者的关注。能不能建立一种机制,既可以提供指导未来生产经营活动的价格信号,又可以防范价格波动造成市场风险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1988年2月,国务院领导指示有关部门研究国外的期货市场制度,解决国内农产品价格波动问题,1988年3月,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发展各类批发贸易市场,探索期货交易,拉开了中国期货市场研究和建设的序幕。
1990年10月12日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以现货交易为基础,引入期货交易机制,迈出了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的第一步;
1991年5月28日上海金 属商品交易所开业;
1991年6月10日深圳有色金属 交易所成立;
1992年9月第一家期货经纪公司---广东万通期货经纪公司成立,标志中国期货市场中断了40多年后重新在中国恢复;
1993年2月28日大连商品交易所成立;
1998年8月,上海期货交易所由上海金属交易所,上海粮油商品交易所和上海商品交易所合并组建而成,于1999年12月正式运营。
2006年9月8日中国金融交易所成立;
2010年4月16日中国推出国内第一个股指期货——沪深300 股指期货合约;
2011年4月15日中国大连商品交易所推出世界上首个焦炭期货合约;
2012年12月3日中国郑州商品交易所推出首个玻璃期货合约。
2012年11月股指期货成交量和成 交额回升,11月股指期货成交量1181.94万手,环比增长23.47%,日均股指期货成交量53.72万股;股指期货总成交额7.87万亿元,环比增长18.73%;日均股指期货成交额3576.6亿元,环比下降2.86%。月股指期货成交额占股票交易额比4.49。
期货市场及行业的金融创新和改革已在监管制度改革、产品扩容和业务创新等多个方面齐头并进:在监管制度改革方面,主要为推进期货市场手续费、套保、套利、保证金及限仓等改革,提升市场效率;在产品创新方面,贴近“三农”需求,开发更多面向农业和农民的证券 期货产品,开发国债期货、股票期权等金融产品;在业务创新方面,证监会支持期货公司业务创新,推动开展境外经纪业务试点和客户资产管理试点,推动专业化的期货投资基金试点,支持符合条件的期货公司发行上市。



随着期货市场和期货行业改革的深入推进,期货行业将进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机遇期。短期内,随着市场扩容和市场效率提升,期货行业将有望迎来业绩拐点;从长期来看,随着业务创新的全面铺开,期货行业将打开持续。
(以上内容来自百度 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C%9F%E8%B4%A7/124686?fr=aladdin。以下相关内容同此。)
打开淘股吧APP
1
评论(235)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爱一进二

22-03-30 15:39

0
日前,乌克兰农业部预计,乌克兰今年春季作物播种面积预计将比去年减少一半以上。在断供压力下,全球粮食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部分国家出台政策限制国内农产品出口,以保证本国粮食安全。

受国际市场价格输入影响,我国豆粕、玉米等饲料原料价格跟涨明显,国内豆粕供应紧张加剧。目前,全国豆粕现货价格最高上涨至5430元/吨,直冲6000元/吨。而玉米期货合约价格,则突破3000元/吨,创下历史新高。3月25日起,海大、澳华、通威、湘大等国内大型饲料公司都宣布涨价,最高涨400元/吨。

受到国际市场影响,国内豆粕、玉米等饲料原料价格跟涨明显,国内豆粕供应紧张加剧。目前,全国豆粕现货价格最高上涨至5430元/吨,直冲6000元/吨;而玉米期货合约价格,则突破3000元/吨,创下历史新高。不过,国内整体涨幅远逊于海外市场。

3月25日,国内饲料行业再掀起一轮涨价,海大、澳华、通威、湘大等公司都将3月25日起大涨价,最高涨400元/吨。统计显示,春节过后饲料行业已经历五轮涨价,本轮涨价涉及品种主要是猪禽料和鱼料,猪料涨价约50-150元/吨,普水料涨价约160-280元/吨,特水料上涨较多,涨价范围在200-400元/吨。

即便如此,国内外价格仍然普遍存在倒挂现象。以玉米为例,据我国农产品网数据显示,截至3月中下旬,美国玉米进口到港完税价为3206.75元/吨,大幅高于国内广东港口价格2900元/吨,进口利润倒挂明显,贸易商买船积极性大幅减弱,进口前景堪忧。此外,依据当前国际期货市场报价测算,当前进口至我国的大豆理论完税成本集中在5500-5600元/吨之间,棕榈油成本更是高达13500元/吨。

“国内豆粕、玉米、棕榈油等品种基差价格,在不断走高,提货难度也在明显增加。以豆粕来看,华北地区豆粕基差普遍攀升至1000元/吨,其他地区也差不多,现货供应紧张格局也在一定程度带动期货盘面走高。”一位期货市场资深分析师认为,大豆等进口依存度较高的农产品,远月船期缺口仍然明显较大,如果国际市场供应紧张格局持续走高,国内豆粕等期货价格后市仍可能进一步补涨。

根据Mysteel农产品统计,豆粕库存为32.16万吨,同比去年减少49.35万吨,减幅60.54%。部分地区受疫情影响提货,库存略有增加,但较去年乃至近3年都处于历史低位,大豆、豆粕均供应紧张。
爱一进二

22-03-26 10:25

0
饲料价格上涨对生猪养殖端的影响过程:饲料原料价格传导至养殖端
养猪育肥周期为6个月左右,因而对于目前已3月龄的商品猪而言,饲料原料价格对其饲料养殖成本的影响只有50%。
而目前刚出生,9-10月出栏的商品猪需要全程吃高价饲料,其养殖成本全程受饲料原料价格上涨影响,如果其他成本保持不变,生猪养殖成本可能会从目前的15.5元/公斤上涨到16.5元/公斤,每头商品猪的总成本或提升100多元。
爱一进二

22-03-24 13:21

0


爱一进二

22-03-24 13:07

0
爱一进二

22-03-16 09:44

0
油菜陆续收割,新季油菜籽行情如何?油菜籽2.8-3.2元/斤 云众地农服 发布时间: 2021-05-18 15:42
三农领域创作者关注油菜籽是重要的油料作物,长江流域是主产区,长江中下游地区以稻油轮作种植为主。目前油菜陆续收割,机械化收获程度提高,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工收割成本逐年上升,导致效益不佳,但近年来通过提高机械化水平,油菜种植面积回升,多地种植面积创新高。今年全国冬油菜种植面积9600多万亩,比上年增加400万亩左右,其中四川省、湖南省油菜种植面积突破2000万亩。

1、新季油菜籽行情如何?
油菜籽收获后对价格行情比较关注,根据近期市场的油菜籽行情看,各地油菜籽价格2.8-3.2元/斤,比去年油菜籽价格有所上涨。四川省油菜全面开镰收割,预计5月20日左右能收割完,5月底将大量上市,近日当地油菜籽价格在3.1-3.2元/斤,价格比去年约2.8元/斤高出几毛钱。

油菜籽价格完全由市场供需决定,受到国际油料市场影响较大,也会因种植面积下降或不良天气导致产量下降引起供应偏紧、价格上涨。近期国际上陈季油菜籽供应紧张,需求依然旺盛,导致全球植物油市场价格上涨。根据赵广钰、万晓泉的《四川地区油菜籽产业链调研报告》,市场收购主体普遍预期国产油菜籽供需依然偏紧,开秤价明显高于去年,给国产菜籽油提供成本支撑。

2、油菜产量与种植效益
据有关数据预计,今年油菜籽总产量将达到1450万吨,同比增长2.8%,创历史最高纪录。
根据油菜生产看,高产油菜品种的一般产量达300-400斤,少量超高产的油菜可达600-800斤,而传统自留油菜品种的产量较低,一般200斤左右。
今年油菜正在陆续收割中,产量平均单产未统计,下面看看近两年全国油菜单产数据。
2019年全国油菜产量平均单产323.24斤/亩。
2020年湖北省油菜籽平均单产310.8斤/亩,安徽省油菜籽平均单产为329.6斤/亩,河南省油菜籽平均单产为251.8斤/亩,贵州省油菜籽平均单产为233.3斤/亩。

油菜种植成本包括物质与服务费用(包括种子、化肥、农家肥、农药的费用)、机械作业成本、人工成本、土地成本。油菜生长期间较长,需肥多,但病虫害相对较少,在选用抗病较强的品种情况下农药的成本较低,每亩物质与服务费用一般200-300元。
长江中下游地区冬种油菜多与水稻轮作,土地成本基本保持稳定。
种植成本增幅最大的是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50%左右,每亩平均人工成本400-500元。
不计算人工成本,每亩有300-400元的收益,扣除人工成本的利润为负,也就是说种植油菜赚到是自身劳动的费用,种植效益不高。
爱一进二

22-03-16 09:33

0
油菜籽收购价

2021年06月24日 16:08 来源:土流网
每到五月底至六月初,我国各地的冬油菜籽便成熟采收,而采收后的油菜籽可榨成油菜籽油售卖。






油菜籽现在(2021年6月24日)价格在2.8-4元/斤,贵的可以卖到15元/斤。
具体因市场、产地、品种的不同价格会存在一定差异。

河北:石家庄市灵寿县2.8元/斤,邢台市广宗县2.88元/斤。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牙克石市2.73元/斤。
辽宁:铁岭市开原市15元/斤。
江苏:南京市江宁区10.98元/斤,宿迁市沭阳县9.02元/斤。
安徽:安庆市宿松县3.14元/斤。
江西:九江市湖口县3.20元/斤。
山东:济宁市任城区3.50元/斤。
河南:安阳市安阳县2.80元/斤。
湖北:荆门市钟祥市3.14元/斤。
湖南:常德市鼎城区3.30元/斤。
广西:桂林市全州县3.00元/斤。
四川:成都市简阳市3.12元/斤。
贵州:安顺市普定县3.25元/斤。
云南:曲靖市师宗县3.12元/斤。
爱一进二

22-03-10 14:07

0
菜籽出油率多少?
一般来说,榨菜籽的出油率约为32%-40%。
最好的油菜籽在青海,100斤油菜籽可以生产40公斤以上的油。

菜籽油产量如何计算?
出油率=油的数量/(总数量-杂质)*100%
出油率对油籽油菜商人和农民叔叔来说非常重要。
榨油机、油菜籽质量会影响出油率。
质量:如杂质的多少、饱满度、品种的好坏、干湿程度等。

油菜籽的出油率和什么有关?
1.气候条件
油菜籽中的油来自叶子、茎皮和角果皮光合作用产生和积累的营养物质(碳水化合物),然后被转化。
因此,在角果的发育期,阳光充足,天气晴朗,茎皮、叶、角果皮等绿色部分可以充分利用阳光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更多的养分并转化为油,使种子含油量高,但相反,种子含油量低。

2.培养条件
在角果的发育期,如果施氮肥过多,种子中的蛋白质含量会增加,而含油量会相对减少,因此后期不宜过多施用氮肥。
缺钾、磷、硼,油菜植株不能正常生长发育,光合作用能力减弱,产生和积累的养分较少。即使产生的碳水合物也会留在叶片中,不能运输到种子中,因此种子的含油量低。
因此,应增加磷肥和钾肥的施用,注意硼肥的供应。
此外,在开花结果期,油菜的光合作用能力及其种子的含油量会因病虫害、叶片受损、土壤过干过湿、植物早衰而减弱。

3.土壤条件
中性和微酸性土壤(pH5-6)中油菜籽的含油量较高,其次是强酸性土壤(pH4),碱性土壤(pH7-pH5-8)中含量最低。

提高出油率的方法:
1.除杂:一般油菜籽中有一些泥沙,所以榨油前最好先将这些泥沙中的杂质去除,否则在榨油过程中会吸油,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出油率。
2.热料:有些人可能不知道温度高的时候油分子最活跃,所以要趁热进行,这样会增加出油量。
3.加糠:榨油的时候可以加一些糠在里面,用的时候筛掉灰尘。加入后,能很好地减缓油菜籽的滑动速度,从而提取更多的油。

很多地方,农民自用的油,是去榨油厂换。3公斤籽换1公斤油。
按今日现价算:
3公斤籽价值:3X6.300=18.90元(3月9日合肥)
1公斤油价:14.00元/公斤(3月9日宣城)
1公斤菜粕价:3.92元/公斤(3月9日泰州)
1公斤油 + 2公斤菜粕 = 21.84元。
21.84 — 18.90 = 2.94元/(3公斤)相当于0.98元/公斤加工费。
爱一进二

22-02-28 11:27

0
乙二醇(ethylene glycol)又名“甘醇”、“1,2-亚乙基二醇”,简称EG。化学式为(CH2OH)2,是最简单的二元醇。乙二醇是无色无臭、有甜味液体,对动物有毒性,人类致死剂量约为1.6 g/kg。乙二醇能与水、丙酮互溶,但在醚类中溶解度较小。用作溶剂、防冻剂以及合成涤纶的原料。乙二醇的高聚物聚乙二醇(PEG)是一种相转移催化剂,也用于细胞融合;其硝酸酯是一种炸药。

乙二醇是一种重要的石油化工基础有机原料,主要用于生产聚酯纤维(涤纶)、聚酯薄膜、包装树脂、其他聚酯(工程塑料等)、防冻剂等,同时也用于生产润滑剂、增塑剂、水力制动用液体、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乙二醇醚、炸药、涂料、油墨等,用途十分广泛。从全球和国内两个视角看,聚酯产品(包括涤纶、 包装树脂、聚酯薄膜、其他聚酯)占乙二醇消费量的87%以上。其中,我国超过90%的乙二醇用于生产涤纶。

PET 聚酯,即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是由对苯二甲酸(PTA) 和乙二醇(EG) 缩聚而成,主要用于生产PET 切片、PET 聚酯纤维(涤纶)、PET瓶级聚酯、PET 聚酯薄膜、其他聚酯(PET 工程塑料等)。PET 切片有纤维级、瓶级和薄膜级三种类型,分别主要用于生产PET 聚酯纤维、PET 塑料瓶和PET 聚酯薄膜,因此可以说PET 切片是一种“过渡性中间产品”。

涤纶的直纺和切片纺生产流程。按照是否经过PET 切片,涤纶的生产流程可以分为直纺和切片纺两种。直纺(又称一步纺),是指精对苯二甲酸PTA 和乙二醇EG 在生产过程中不生成切片,而是直接喷丝而成,即“PTA+EG→涤纶”,目前大多聚酯生产厂家都采用直纺。切片纺(又称二步纺),是指PTA 和EG 在生产过程中先生产出PET 切片,用PET 切片融解后喷丝而成,即“PTA+EG→PET 切片→涤纶”。PET 瓶级树脂和PET 聚酯薄膜按生产流程也有一步法和两步法(经过PET 切片)之分。

按照原料来源不同,乙二醇的生产可以分为石油和非石油两条工艺路线
石油路线法以乙烯为原料, 经环氧乙烷制取乙二醇。目前国际和国内绝大多数装置都采用石油路线生产乙二醇。该生产工艺的优点是工艺成熟,缺点是生产过程水耗大、能耗大、成本高,且关键技术基本由壳牌公司、美国SD公司以及美国陶氏化学三家公司垄断。石油路线可以分为石脑油原料法和乙烷原料法两种。石脑油原料法采用的是“原油→石脑油→乙烯→环氧乙烷→乙二醇”路线,其产能约占全球石油路线法总产能的70%,是目前全球普遍采用的生产方法。乙烷原料法采用的是“乙烷→乙烯→环氧乙烷→乙二醇”路线,其产能约占全球石油路线法总产能的30%,是目前中东和北美采用的主要生产方法。
非石油路线法是以天然气煤炭或生物质资源为原料,采用不同的方法合成乙二醇。其中,以天然气和煤炭为原料制取乙二醇采用的是“天然气/煤炭→合成气(CO+H2)→环氧乙烷→乙二醇”路线。我国目前已大规模工业化的是褐煤制乙二醇,该种生产工艺符合我国缺油、少气、煤炭资源丰富的资源特点,且相对石油路线法成本优势明显,具备工艺流程短、能耗低、水耗低、排放低、盈利能力好等优势。
爱一进二

22-02-25 13:09

0
豆粕
一、豆粕概述
豆粕是大豆经过提取豆油后得到的一种副产品,按照提取的方法不同,可以分为一浸豆粕和二浸豆粕二种。其中以浸提法提取豆油后的副产品为一浸豆粕,而先以压榨取油,再经过浸提取油后所得的副产品称为二浸豆粕。在整个加工过程中,对温度的控制极为重要,温度过高会影响到蛋白质含量,从而直接关系到豆粕的质量和使用;温度过低会增加豆粕的水份含量,而水份含量高则会影响储存期内豆粕的质量。一浸豆粕的生产工艺较为先进,蛋白质含量高,是国内目前现货市场上流通的主要品种。

二、豆粕的用途
豆粕是棉籽粕、花生粕、菜籽粕等12种动植物油粕饲料产品中产量最大,用途最广的一种。作为一种高蛋白质,豆粕是制作牲畜与家禽饲料的主要原料,还可以用于制作糕点食品,健康食品以及化妆品和抗菌素原料。
大约85%的豆粕被用于家禽和猪的饲养,豆粕内含的多种氨基酸适合于家禽和猪对营养的需求。实验表明,在不需额外加入动物性蛋白的情况下,仅豆粕中所含有的氨基酸就足以平衡家禽和猪的营养,从而促进牲畜的营养吸收。在家禽和生猪饲养中,豆粕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利用。只有当棉籽粕和花生粕的单位蛋白成本远低于豆粕时才会被考虑到使用。事实上,豆粕已经成为其它蛋白源比较的基准品。
在奶牛的饲养过程中,味道鲜美、易于消化的豆粕能够提高出奶量。在肉用牛的饲养中,豆粕也是最重要的油籽粕之一。豆粕还被用于制成宠物食品。玉米、豆粕的简单混合食物与使用高动物蛋白制成的食品具有相同的价值。最近几年来,豆粕也被广泛地应用于水产养殖业中。豆粕中含有的多种氨基酸能够充分满足鱼类对氨基酸的特殊需要。

三、其他
按照国家标准,豆粕分为三个等级,一级豆粕、二级豆粕和三级豆粕。从 目前国内豆粕现货市场的情况看,1999年国内豆粕加工总量(不含进口豆粕) 大约为1000万吨,其中一级豆粕大约占20%,二级豆粕占75%左右,三级豆粕约 占5%,三个等级豆粕流通量的变化主要与大豆的品质有关。从不同等级豆粕的 市场需求情况看,国内少数有实力的大型饲料厂使用一级豆粕,大多数饲料厂 目前主要使用二级豆粕(蛋白含量43%),二级豆粕仍是国内豆粕消费市场的主流 产品,三级豆粕已很少使用。
豆粕一般呈不规则碎片状,颜色为浅黄色至浅褐色,味道具有烤大豆香味 。豆粕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40%~48%,赖氨酸2.5%~3.0%,色氨酸0.6% ~0.7%,蛋氨酸0.5%~0.7%。
豆粕是棉籽粕、花生粕、菜籽粕等12种动植物油粕饲料产品中产量最大, 用途最广的一种。作为一种高蛋白质,豆粕是制作牲畜与家禽饲料的主要原料 ,还可以用于制作糕点食品,健康食品以及化妆品和抗菌素原料。
大约85%的豆粕被用于家禽和猪的饲养,豆粕内含的多种氨基酸适合于家禽 和猪对营养的需求。实验表明,在不需额外加入动物性蛋白的情况下,仅豆粕 中所含有的氨基酸就足以平衡家禽和猪的营养,从而促进牲畜的营养吸收。在 家禽和生猪饲养中,豆粕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利用。只有当棉籽粕和花生粕的单 位蛋白成本远低于豆粕时才会被考虑到使用。事实上,豆粕已经成为其它蛋白 源比较的基准品。
在奶牛的饲养过程中,味道鲜美、易于消化的豆粕能够提高出奶量。在肉 用牛的饲养中,豆粕也是最重要的油籽粕之一。豆粕还被用于制成宠物食品。 玉米、豆粕的简单混合食物与使用高动物蛋白制成的食品具有相同的价值。最 近几年来,豆粕也被广泛地应用于水产养殖业中。豆粕中含有的多种氨基酸能 够充分满足鱼类对氨基酸的特殊需要。

豆粕在饲养业中的使用(%)
家禽 52
猪 29
牛 7
奶牛 6
宠物 2
食品工业 2
其它 2
总计 100

交易品种 豆粕
交易单位 10吨/手
报价单位 元(人民币)/吨
最小变动价位 1元/吨
涨跌停板幅度 上一交易日结算价的±4%
合约月份 1,3,5,7,8,9,11,12月
交易时间 每周一至周五9:00~11:30,13:30~15:00和交易所规定的其他交易时间
最后交易日 合约月份第10个交易日
最后交割日 最后交易日后第4个交易日
交割等级 大连商品交易所豆粕交割质量标准
交割地点 大连商品交易所指定交割仓库
交割方式 实物交割
交易代码 M
上市交易所 大连商品交易所
附件:大连商品交易所豆粕交割质量标准
F/DCE D001-2006DCE QUALITY SPECIFICATION OF THE DE LIVE RY SOYBEAN MEAL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 本标准规定了用于大连商品交易所交割的豆粕的质量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
1.2 大连商品交易所豆粕期货合约中所规定的豆粕是指以大豆为原料,以预压-浸提或浸提法取油后所得饲料用大豆粕,产地不限。
1.3 本标准适用于大连商品交易所豆粕期货合约交割标准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应符合GB/T 19541—2004中规范性引用文件的有关规定。

3 术语和定义
应符合GB/T 19541—2004中术语和定义的有关规定。

4 要求
4.1 感官性状:本品呈浅黄褐色或浅黄色不规则的碎片状、粉状或粒状,无发酵、霉变、非挤压性结块、虫蛀及异味异臭。
4.2 夹杂物:应符合GB/T 19541—2004中夹杂物的有关规定。
4.3 标准品的质量指标: 项 目 取 值 水分(%) ≤13.0 粗蛋白质(%) ≥43.0 粗纤维(%) ≤7.0 粗灰分(%) ≤7.0 尿素酶活性(以氨态氮计)[mg/(min?g)] ≤0.3注:粗蛋白质、粗纤维、粗灰分三项指标均以87%干物质为基础计算。
4.4 卫生标准:应符合GB/T 19541—2004中卫生标准的有关规定。

5 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
包装按《大连商品交易所交割细则》的规定执行,其它应符合GB/T 19541—2004中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运输和贮存的有关规定。

6 附加说明
6.1 本标准由大连商品交易所负责解释。
6.2 本标准自2007年3月合约开始实施。
------------------------------------------------------------------------
1. 生产情况
美国、巴西、阿根廷、中国、印度、欧盟等国是世界主要的豆粕生产地区,一直以来,美国豆粕产量占全球30%以上的份额。
近几年,中国压榨行业快速发展,中国豆粕的发展速度保持了约20%的年增长速度。
我国是豆粕的生产大国。2000年起,我国豆粕的年产量首次突破1,500万吨,2001年后,豆粕产量出现持续快速增长趋势。2004年豆粕产量首次超过巴西与阿根廷,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在国内豆粕产量迅猛发展的同时,我国豆粕生产布局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90年代中期以前东北三省是我国豆粕主要生产基地,产量约占全国60%以上,而到2002年,东北三省的豆粕产量虽然较前期有所增长,但增长幅度远远落后于华东及华南沿海地区。随着近几年沿海地区压榨行业的快速发展,山东、江苏、广东等沿海地区已取代东北地区成为我国新的豆粕生产基地。

2. 消费情况
近几年来,世界豆粕消费呈现跳跃性的增长。2005/06年世界豆粕消费量为14,500万吨,连续几年出现豆粕消费量超过当年产量的情况。目前,豆粕消费占世界蛋白粕总消费量的60%以上。欧盟和美国是全球豆粕最大的两个消费市场。欧盟2005/06年的豆粕消费量达到3,233万吨,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豆粕消费地区。2001年前,美国一直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国,近几年,美国的豆粕需求量维持在2,700-3,000万吨的规模。
1995年以后,东亚国家如中国、韩国、日本以及东南亚各国的豆粕消费量呈现迅猛增长的态势,这在很大程度上拉动了全球消费。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城乡居民对肉蛋禽鱼等食品的摄取量大幅增加,促进了饲料加工业的迅猛发展。家禽、优质瘦肉型猪所用饲料迅速增加,刺激了对优质蛋白饲料的需求。我国饼粕类产品很多,菜籽粕和棉籽饼的产量也很大,但这两种饼粕都要经过脱毒后才能用于饲料。因此,目前国内使用的优质粕主要是大豆粕。从地区分布来看,珠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地区是目前我国豆粕的主要消费地。从具体省市来看,豆粕消费主要集中在广东、四川、江苏、湖南、浙江、江西、安徽、湖北、福建、北京和上海等省市。

3. 出口情况
目前世界豆粕主要出口国为阿根廷、巴西、美国、印度等国家。其中,阿根廷和巴西一直占世界豆粕出口量之首。2005/06年,阿根廷和巴西两国的豆粕出口量占到全球总出口量的72%以上,美国约占14%。印度的豆粕出口主要面向东南亚等地区,出口总量约占全球总量7%的水平。
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豆粕的产需状况发生了显著变化,1994年以前,中国是豆粕出口大国,其年出口量一般都超过100万吨。但其后几年国内市场对豆粕的强劲需求及国内榨油用大豆的减少,导致国内豆粕生产远不能满足消费需求,转而变成了主要豆粕进口国。1997/98年度,中国豆粕进口400万吨。从1999年开始,随着国内压榨企业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我国大量进口大豆用于压榨,国产豆粕才得以满足快速膨胀的消费需求。
------------------------------------------------------------------------------------------
(一) 豆粕供应情况分析
1. 大豆供应量豆粕作为大豆加工的副产品,大豆供应量的多少直接决定着豆粕的供应量,正常情况下,大豆供应量的增加必然导致豆粕供应量的增加。大豆的来源主要有两块,一是国产大豆,其次是进口大豆。我国的东北及黄淮地区是大豆的主产区,近几年,我国大豆年总产量在1,600万吨左右徘徊,其中商品大豆量约为600万吨。我国每年从美国、巴西和阿根廷进口的大豆都超过2,000万吨。
2. 大豆价格大豆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豆粕生产的成本,近几年,我国许多大型压榨企业选择进口大豆作为加工原料,华东地区日趋成为我国豆粕主产区和主要报价地点,进口大豆价格对我国豆粕价格的影响更为明显。
3. 豆粕产量豆粕当期产量是一个变量,它受制于大豆供应量、大豆压榨收益、生产成本等因素。一般来讲,豆粕产量与豆粕价格之间存在明显反向关系,豆粕产量越大,价格相对较低;相反,豆粕产量减少,豆粕价格则上涨。
4. 豆粕库存豆粕库存是构成总产量的重要部分,前期库存量的多少体现着供应量的紧张程度。供应短缺则价格上涨,供应充裕则价格下降。由于豆粕具有不易保存的特点,一旦豆粕库存增加,豆粕的价格往往会调低。

(二) 豆粕消费情况
我国是豆粕消费大国,近几年,豆粕消费保持了13%以上的年增长速度。豆粕在饲料业中家禽的使用量占52%,所以牲畜、家禽价格的影响直接构成对饲料需求的影响。正常情况下,牲畜、家禽的价格与豆粕价格之间存在明显的正向关系。
目前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的饲料生产国,豆粕的主要用途是加工成饲料。
统计显示,90%以上的豆粕消费是用于各类饲料,所以饲料行业景气度状况对豆粕需求的影响非常明显。

(三) 相关商品、替代商品价格的影响
1. 豆粕与大豆、豆油的比价关系豆粕是大豆的副产品,每1吨大豆可以压榨出大约0.18吨的豆油和0.8吨的豆粕,豆粕的价格与大豆的价格有密切的关系,每年大豆的产量都会影响到豆粕的价格,大豆丰收则豆粕价跌,大豆欠收则豆粕就会涨价。同时,豆油与豆粕之间也存在相互关联,豆油价好,豆粕就会价跌,豆油滞销,豆粕产量就将减少,豆粕价格将上涨。
大豆压榨效益是决定豆粕供应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油脂厂的压榨效益一直低迷,那么,一些厂家会停产,从而减少豆粕的市场供应量。
2. 豆粕替代品价格的影响除了大豆、豆油等相关商品对豆粕价格影响外,棉籽粕、花生粕、菜粕等豆粕的替代品对豆粕价格也有一定影响。如果豆粕价格高企,饲料企业往往会考虑增加使用菜粕等替代品。

(四) 相关的农业、贸易、食品政策
近几年,禽流感、疯牛病及口蹄疫的相继发生以及出于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考虑,越来越多的国家实施了新的食品政策。这些新食品政策的实施,对养殖业及豆粕的需求影响都是非常直接的。

(五) 相关信息网站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http://www.fao.org
美国农业部 http://www.usda.gov
美国大豆协会 http://www.soygrowers.com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 http://www.cbot.com
美国谷物协会 http://www.grains.org
中国农业信息网 http://www.agri.gov.cn
中国畜牧业信息网 http://www.caaa.cn
中国饲料在线 http://www.chinafeedonline.com
中国饲料信息网 http://www.china-feed.com
中国汇易咨询网站 http://www.chinajci.com
世纪农网 http://www.21agri.com
中国大豆网 http://www.dadou.com.cn
爱一进二

22-02-25 12:48

0
菜粕
菜粕是从油菜籽里机械压榨浸出提取所有油脂后剩余的残渣,呈黄色或者浅褐色,形状为碎片或者粗粉末并夹杂小颗粒。

菜粕的用途
主要用作饲料蛋白原料;还可以用来生产有机肥料、制作酱油或者食品添加剂、提取植酸、单宁等化工原料。

饲料方面:主要用在水产养殖上,菜粕的添加量达到30%-40%,部分养殖户甚至直接用菜粕养鱼;也用于禽类、肉牛、奶牛、猪等,但由于菜粕加工后含有微毒性,会导致动物发病,因此用量一般较少。

产地
20世纪50年代,世界油菜种植主要是集中在亚洲地区,尤其是集中在中国和印度。
目前世界五大洲都有油菜种植,其主产国有中国、加拿大、印度、澳大利亚、乌克兰、欧盟国家等。
主要的出口国为加拿大、澳大利亚和乌克兰。





2010年之前,我国菜粕生产能力分布与油菜籽主产区较为一致,主要在长江流域、西南和西北地区。
但随着国家限制主产区进口油菜籽,导致两广、福建等非生产区开始改建和新建压榨油厂,进口量和压榨量不断增加。
虽然国家对油料作物种植有扶持政策,但我国受耕地面积有限,以及油菜种植效益较低的影响,未来总产量大幅增加的可能性不大,我国进口的幅度也可能不会有太大增加。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肉、蛋、奶和水产品的消费需求将继续保持增长形式,国内饲料产量和蛋白粕需求继续增加的局面不会改变。
消费方面上,我国菜粕主要用于国内消费,受国内需求持续增加影响,出口量在不断减少。

季节波动
菜粕消费具有季节性影响。
2—4月份,国产菜粕库存量较少,水产养殖开始增加,菜粕价格一般会出现上涨。
5—8月份,国产油菜籽集中上市,菜粕的新供给量大幅增加,国内菜粕往往会价格下跌。在新季节菜粕供应能力最强的6—7月份之间,价格往往跌至年内低点。
8—10月份,国产油菜籽压榨季节陆续结束,菜粕供应能力趋于减少,水产养殖却进入对菜粕需求的旺季,呈现出预期减少和需求明显增加的格局,一般这时候菜粕价格上涨比较明显。
11——次年2月份,水产养殖业采购旺季结束,价格往往会经历一段时间的下跌。
菜粕的这种季节性,我们通过上面的大致情况就能看出,其与豆粕的季节性很类似,因此我们才会看到大多数时候,菜粕跟豆粕的走势几乎一致。
菜粕和豆粕不是一类品种,虽然同样是饲料品种,但使用的对象还是有区别的,因此菜粕与豆粕有时候走势不一致,也不必感到意外。



期货
自2015年之后,每年的2月份—6月份均会有一波行情,当然这些行情有大有小,比如2016年、2018年、2019年等,每次行情的起爆原因也是有所区别。因此我们在操作方面,如果要是做多的话,在选择合约上应该选择05合约。
如果选择做空的话,那么在6月之后,如果价格确实处在高位,政策上没有变化的,可以考虑空09合约到7月底。
同样如果再度做多的话,8月中旬会是一个较好的选择,同样可以做一波反弹,当然在合约上就要以01合约为主了。
如果期现基差较大,做一下09合约的基差修复行情也是不错的。
10月左右01合约就不再适合开多了,可以相应的布局空单,当然这个持续的时间可能要涉及到更换合约,持仓可能要进入05合约一直持续到次年的2月底。

消费和进口
加拿大的菜粕质量优于中国,价格相对又低,更适合饲料养殖行业,这就刺激了国内厂商对加拿大菜粕的进口需求。
如果这时候跟加拿大闹矛盾,政策上计划削减(是不是真削减先不讲,至少明面上这样表示过)这也是为什么到了上涨的季节,菜粕就是不涨,甚至涨幅有限的原因。
比起季节性来说,供需才是价格涨跌的根本。

谈到涨跌因素这点,影响我国菜粕涨跌的因素都有哪些呢?
第一、供需对价格的影响。产量下降,价格就会上涨。相反产量增加,价格就会下跌。消费增加,价格上涨;消费下降,价格下跌。
第二、进口对价格的影响。进口增加会导致菜粕价格下跌,反之亦然。
第三、国际市场的影响。国内菜粕价格与国际油料市场供需状况联动性较强;国际市场价格上涨会引起国内价格上涨,反之亦然。
第四、其它蛋白粕价格变化对菜粕价格的影响
1、豆粕。菜粕在我国供需量的上是我国第二大蛋白粕品种,占全部蛋白市场的比重却远小于豆粕。菜粕与豆粕的价格关联性较强,菜粕价格走势受豆粕价格变化的影响较大。豆粕与菜粕价格上有趋同性,但涨跌是有区别的。
2、棉粕。棉粕和菜粕在饲料应用中都属于限制添加的蛋白原料,棉粕与菜粕搭配使用,在实际运用当中是一种互补关系。不同蛋白含量的棉粕价格不同,大多数情况下40%的棉粕价格都高于菜粕。一般情况下,棉粕的走势与菜粕的走势具有趋同性。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