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
湖北省油菜籽市场年度分析报告
纵观2021年国内外菜系商品市场,菜籽和菜油价格整体呈现高位宽幅震荡、先抑后扬走势。受新冠疫情持续扰动、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走强、马棕油减产库存偏低、美豆丰产美豆油需求旺盛等因素错综复杂的作用下,国内油脂油料商品价格整体波动加剧。在国内外油脂油料行情大背景下,全年省内菜籽、菜油市场呈现“三新高一倒挂”的主要特点:菜籽价格、菜油价格、豆菜油价差创历史新高,进口菜籽成本与国产菜籽价格形成倒挂。预计2022年油菜籽供应依旧偏紧,菜籽油消费偏弱,菜系商品市场走向更大程度取决于疫情、货币、天气等不确定因素。
一、菜系商品市场行情特点
(一)油菜籽收购价创历史新高,进口菜籽成本与国产菜籽价格形成倒挂。
全年油菜籽收购价格呈前低后高的“V”形走势。分阶段看,1-3月省内菜籽余量处于常年同期较低水平,油菜籽供应紧张,省内收购均价总体保持在6250元/吨的高位横盘运行。4-5月是我省新季油菜籽上市前期,确定的阶段性供应宽松预期使得油菜籽收购价承压下行,在5月中旬最低下探至5800元/吨。5800元/吨的价格即我省新季油菜籽的平均收购价,较上年同期高800元/吨。5月底至8月底,受国际货币宽松带来的输入性通胀影响,加上油菜籽进口量明显减少,油菜籽收购均价从5800元/吨一路上涨至6150元/吨。9-10月油菜籽市场表现比较平稳。而11-12月经历了一波明显上涨,由6150元/吨涨至6400元/吨,创油菜籽收购价历史新高。全年油菜籽上涨300元/吨,涨幅达4.9%。
加拿大菜籽减产预期推动期价连创新高,油菜籽进口完税价高于国产菜籽收购价,出现从未有过的进口、国产菜籽价格倒挂现象。过高的菜籽进口成本令油厂压榨利润亏损,菜籽进口意愿降低,1-11月共进口油菜籽228.5万吨,同比减少16.7%。
(二)菜籽油价格震荡走高不断刷新高,年末豆菜油价差快速攀升创新高。
上半年,先是马棕油大幅回落,然后美豆油需求旺盛价格不断走高,二季度马棕油库存增加,原油价格大幅下跌,美豆油走高等多因素影响下,国内油脂宽幅震荡。省内国标四级菜籽油出厂价总体上在10500-11650元/吨区间宽幅震荡。下半年马棕油领涨全球油脂,国内油脂强势上行。三季度省内菜籽油价格走势较为平稳。进入第四季度,在全球油菜籽供给趋紧的背景下,菜籽油市场看涨预期强烈,菜籽油价格开启了一波强势上涨。受加拿大再次下调油菜籽产量预测数据以及外盘菜籽油期货价格大幅上涨影响,国内菜籽油期货价格在12月初创下本轮牛市新高。此时我省国标四级菜籽油出厂价达13400元/吨为历史新高,较年初涨幅高达35.7%。
全年豆菜油价差走势跌宕起伏。2月下旬极寒天气使美豆出口节奏放缓,加上南美大豆收割进度缓慢,进口大豆供应忧虑支撑国内豆油价格走势强于菜籽油,豆菜油价差跌至最低不足1000元/吨。二季度生猪价格大幅下跌,
养猪出现亏损,豆粕补库积极性减弱,中国进口大豆需求减弱,导致外盘大豆期价大跌,国内豆油价格跟盘下跌,6月底豆菜油价差回升至2300元/吨上方。三季度,天气炒作叠加陈豆供应紧张对大豆市场形成支撑豆油价格走强,而菜籽油价格表现平稳,豆菜油价差下跌。四季度,菜籽供应紧张预期加强而大豆供给预期改善,豆菜油价差快速攀升一举突破3000元/吨关口,创下历史新高。
(三)
水产养殖旺盛需求拉动菜粕上涨。
湖北是全国水产养殖第一省,淡水养殖面积、养殖总产稳居全国第一。2021年前三季度水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养殖利润较好刺激水产养殖规模扩大,作为生产水产养殖
饲料原料的菜粕需求显著提升,加上今年全球油菜籽供应紧张,菜籽进口成本不断上涨,菜籽进口量下降导致国内菜粕供应减少,加上豆粕强势带动菜粕价格震荡走高。第四季度水产养殖需求季节性转淡,加上淡水鱼类价格下跌,养殖利润明显缩水,菜粕承压高位回落。
二、市场走势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持续发展的全球新冠疫情等外部因素不断扰动油脂油料市场走向。
历时两年的新冠疫情还在持续影响全球贸易,由于供应链危机国外许多生活物资出现短缺。疫情爆发初期,因严格的防疫措施使得国内物流一定程度受阻,产品滞留产地而终端消费价格上涨。疫情得到控制后,国内供应链比较畅通,供应链危机主要出现在外围。油脂油料市场供应链同样出现一些问题,比如东南亚疫情封锁造成棕榈油农场劳工短缺,大量成熟的棕榈果无人采摘,棕榈油减产比较明显,加重全球油脂供应紧张局面。此外疫情严重干扰原油市场节奏,两年来原油期货价格经历暴跌暴涨,生物柴油需求随之剧烈波动。为应对疫情对经济的冲击,以美联储为代表的各国央行纷纷向金融市场注入流动性,过度的宽松政策是2021年大宗商品走出牛市行情的重要推手。
(二)国产菜籽供给增加,但难以缓解市场供应偏紧局面。
全国油菜籽产量增加,湖北生产“两增一减”。国内油菜籽总产继续增长,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20/2021年度全国油菜籽产量为1400万吨,较上年度的1348.5万吨增加51.5万吨,增产3.8%。湖北省实现面积、产量“双增”。根据省统计局数据,2021年全省油菜籽产量251.78万吨,较上年增加10.78万吨增幅达4.5%;播种面积1641.03万亩,较上年增加231.03万亩;单产306.8斤/亩,较上年减少4斤/亩。全省油菜籽连续三年增产。从全国总产和湖北省产量看,油菜籽供给都明显增加,但国产油菜籽价格同比不降反升,主要原因是国内油脂油料市场价格对外依存度较高,价格主导力量在国外。
(三)压榨消耗较快、菜籽库存水平持续偏低支撑收购价高位运行。
全年菜籽油价格高位震荡,没有发生较深调整。虽然进口菜籽压榨利润亏损,国产菜籽压榨获利情况相对较好。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湖北油脂企业油菜籽商品库存总体保持在常年同期偏低水平,下半年略高于上年同期水平。2021年湖北企业收购国产油菜籽31.2万吨,较上年的28.3万吨增加2.9万吨。国产油菜籽本省企业收购量占产量的12.4%,较上年提高了0.7个百分点。本省产油菜籽本地企业购进率上升的原因主要是:2021年初,湖北省制定了菜籽油产业链5年发展规划,目标是到2025年实现该产业链综合产值达500亿元,大部分省内油脂企业将其视为中长期发展利好,积极增加菜籽加工产能,提高加工技术水平。
(四)库存持续低位支撑菜籽油高位震荡上行。
全年油脂供应整体偏紧,库存持续低位。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省内企业主要油脂品种豆油和菜油商品库存合计有7个月低于12万吨,而上年只有1个月低于该水平。从菜籽油库存数据看,2019年省内企业菜籽油商品库存呈快速下滑后,自2020年初以来,菜籽油库存一直在6000-8000吨区间小幅波动。菜籽油库存低位是其价格高位运行的重要支撑。
三、2022年行情展望
(一)预计油菜籽供应偏紧局面短期难以改善。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数据显示,12月预测2020/21年度加拿大油菜籽产量1260万吨,较上年度减少688.5万吨,是全球油菜籽减产的关键因素。
最近农业农村部发布《12月中国
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预测2021/22年度中国食用植物油产量2966万吨,较上年度增产110万吨。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数据显示,预测2021/22年度全国油菜籽播种面积10200万亩和产量1400万吨,与上年度持平。
湖北省以油菜轮作工作为抓手,提升冬闲田利用率,力争2022年夏收油菜面积达到1720万亩,较上年扩大80万亩以上。以科技服务油菜产业链为抓手,积极做好各项油菜生产技术的试验示范与推广工作,提升菜籽产量和品质。目前天气拉尼娜事件进行中,南方冬季易出现低温冻雨灾害天气,夏季易暴雨洪涝灾害,我省油菜籽是否丰产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因此2022年油菜籽供应偏紧的局面难以改善,国产菜籽价格支撑力较强。
(二)菜籽油消费偏淡,预计价格走势强于豆棕油。
原油期货价格已回升到80美元上方,生物燃料掺混需求加大,但
环保机构提议削减生物燃料掺混量,预计2022年植物油生物燃料方向消费量中性偏弱。
去年12月初南美干旱,对大豆减产影响令市场担忧,下调美豆出口量利多国内油脂市场。我国棕榈油进口需求保持较高水平,东南亚棕榈油产区洪涝不利于棕榈果收获,支撑油脂市场整体延续强势。
目前还未见明显改善食用植物油供应偏紧和库存低位局面的迹象,短期油脂价格仍将高位震荡运行,而菜籽油基本面在油脂中最强,虽然当前超高的豆菜油价差抑制了菜籽油消费需求,预计菜籽油价格走势强于豆棕油。
南方居民依旧偏爱浓香型菜籽油,国产菜籽流向小机榨比例难以下降。除了小榨坊,省内部分中小型油厂也根据消费偏好生产浓香型风味菜籽油,此类菜籽油售价较高,还将受到市场追捧,油厂有望取得不错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