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期货笔记

21-12-01 08:43 3826次浏览
爱一进二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期货

期货,英文名是Futures,与现货完全不同,现货是实实在在可以交易的货(商品),期货主要不是货,而是以某种大众产品如棉花、大豆、石油等及金融 资产如股票、债券等为标的标准化可交易合约。因此,这个标的物可以是某种商品(例如黄金、原油、农产品 ),也可以是金融工具。交收期货的日子可以是一星期之后,一个月之后,三个月之后,甚至一年之后。买卖期货的合同或协议叫做期货合约。买卖期货的场所叫做期货市场。投资者可以对期货进行投资或投机。

历史
期货市场最早萌芽于欧洲。早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就出现过中央交易场所、大宗易货交易,以及带有期货贸易性质的交易活动。最初的期货交易是从现货远期交易发展而来。第一家现代意义的期货交易所1848年成立于美国芝加哥,该所在1865年确立了标准合约的模式。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现代期货交易所应运而生。我国有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和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四家期货交易所,其上市期货品种的价格变化对国内外相关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最初的现货远期交易是双方口头承诺在某一时间交收一定数量的商品,后来随着交易范围的扩大,口头承诺逐渐被买卖契约代替。这种契约行为日益复杂化,需要有中间人担保,以便监督买卖双方按期交货和付款,于是便出现了1571年伦敦开设的世界第一家商品远期合同交易所——皇家交易所。为了适应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改进运输与储存条件,为会员提供信息,1848年,82位商人发起组织了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1851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引进远期合同;1865年芝加哥谷物交易所推出了一种被称为“期货合约”的标准化协议,取代原先沿用的远期合同。这种标准化合约,允许合约转手买卖,并逐步完善了保证金 制度,于是一种专门买卖标准化合约的期货市场形成了,期货成为投资者的一种投资理财工具。1882年交易所允许以对冲方式免除履约责任,增加了期货交易的流动性。
中国期货市场产生的背景是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随着国家取消农产品的统购统销政策、放开大多数农产品价格,市场对农产品生产、流通和消费的调节作用越来越大,农产品价格的大起大落和现货价格的不公开以及失真现象、农业生产的忽上忽下和粮食企业缺乏保值机制等问题引起了领导和学者的关注。能不能建立一种机制,既可以提供指导未来生产经营活动的价格信号,又可以防范价格波动造成市场风险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1988年2月,国务院领导指示有关部门研究国外的期货市场制度,解决国内农产品价格波动问题,1988年3月,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发展各类批发贸易市场,探索期货交易,拉开了中国期货市场研究和建设的序幕。
1990年10月12日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以现货交易为基础,引入期货交易机制,迈出了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的第一步;
1991年5月28日上海金 属商品交易所开业;
1991年6月10日深圳有色金属 交易所成立;
1992年9月第一家期货经纪公司---广东万通期货经纪公司成立,标志中国期货市场中断了40多年后重新在中国恢复;
1993年2月28日大连商品交易所成立;
1998年8月,上海期货交易所由上海金属交易所,上海粮油商品交易所和上海商品交易所合并组建而成,于1999年12月正式运营。
2006年9月8日中国金融交易所成立;
2010年4月16日中国推出国内第一个股指期货——沪深300 股指期货合约;
2011年4月15日中国大连商品交易所推出世界上首个焦炭期货合约;
2012年12月3日中国郑州商品交易所推出首个玻璃期货合约。
2012年11月股指期货成交量和成 交额回升,11月股指期货成交量1181.94万手,环比增长23.47%,日均股指期货成交量53.72万股;股指期货总成交额7.87万亿元,环比增长18.73%;日均股指期货成交额3576.6亿元,环比下降2.86%。月股指期货成交额占股票交易额比4.49。
期货市场及行业的金融创新和改革已在监管制度改革、产品扩容和业务创新等多个方面齐头并进:在监管制度改革方面,主要为推进期货市场手续费、套保、套利、保证金及限仓等改革,提升市场效率;在产品创新方面,贴近“三农”需求,开发更多面向农业和农民的证券 期货产品,开发国债期货、股票期权等金融产品;在业务创新方面,证监会支持期货公司业务创新,推动开展境外经纪业务试点和客户资产管理试点,推动专业化的期货投资基金试点,支持符合条件的期货公司发行上市。



随着期货市场和期货行业改革的深入推进,期货行业将进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机遇期。短期内,随着市场扩容和市场效率提升,期货行业将有望迎来业绩拐点;从长期来看,随着业务创新的全面铺开,期货行业将打开持续。
(以上内容来自百度 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C%9F%E8%B4%A7/124686?fr=aladdin。以下相关内容同此。)
打开淘股吧APP
1
评论(235)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爱一进二

21-12-15 10:12

0
2019年-2021年房屋新开工面积变化情况
2019年1-12月房屋新开工面积22715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5%。
2020年1-12月房屋新开工面积22443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2%。(上半年下降,下半年增长)
2021年1-11月房屋新开工面积18282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9.1%。(降幅自7月起逐月扩大)
爱一进二

21-12-14 23:10

0
锻炼性开仓机会在纯碱2205的夜盘上充分体现。
完全可以不慌不忙地平仓、开仓,再开仓、平仓!!!机会在耐心等待中产生。
爱一进二

21-12-14 16:51

0
做多、做空的机会都是存在的!!! 
继续试错。若担心被套,可以小仓。例如:1/4仓或1/3仓。
爱一进二

21-12-14 11:12

0
2020年全国人口净增204万人  创下了1962年以来的新低
在疫情、育龄妇女减少等多因素的影响下,2020年出生人口创下近年来的新低,同时,我国总人口净增长也明显下降。
根据国家统计局近期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2021》显示, 2020年相比2019年,全国人口净增204万人。第一财经记者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对1949年以来历年人口净增量梳理发现,2020年净增人口数量创下了1962年以来的新低。


1961年以来历年人口净增量(注,数据不涉及港澳台地区。来源:第一财经记者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整理)


数据显示,受三年自然灾害影响,1960年、1961年总人口连续两年下降。1962年迅速反弹,当年净增人口达到了1436万人。其后,从1963年开始到1975年,年净增人口均超过了1500万人。1976年后净增人口数量虽然有所下降,但也都在1100万以上。尤其是,从1986年到1990年净增人口均超过了1500万人。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净增人口也一直保持在1000万以上。
跨入世纪之交的2000年,净增人口39年来首次下降到1000万以内,为957万人。到2010年,当年净增人口只有641万人。不过,2012年当年净增人口达1006万人,成为新世纪以来的新高点。
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当年净增人口也达到了906万人,随后几年,年净增人口不断减少,2017年至2020年分别为779万人、530万人、467万人、204万人。
此外,如果以10年为一个阶段来观察,上世纪50年代人口增加了13040万人,60年代在前两年人口下降的情况下,总增长人口仍达到了13464万人,70年代增长人口为16871万人,80年代净增人口为15162万人,90年代增加了13082万人。
进入到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国内人口仅增加了7664万人,第二个十年在生育政策调整的情况下,人口共增加了7558万人。也就是说,新世纪以来的20年里,我国人口净增加量低于上世纪70年代的增量。
从发展趋势来看预计,今年人口净增幅度可能继续走低。这其中的一大原因是,近年来,净增人口持续下降,与出生人口的变化紧密相关。
根据第一财经记者统计包括贵阳、河南等地公布的,前三季度出生人口数据、新生儿筛查或户政出生登记等数据都出现了同比下降的情况,降幅均超过一成,延续了持续下滑的态势。
人口专家、广东省人口发展研究院院长董玉整教授对第一财经分析,从现有的情况来看,人口总量增加的动力缺乏,越来越难,出生人口越来越少。发展的趋势,就是越来越接近于出生人口与死亡人口相交叉的边缘。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王培安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人口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也是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变量。人口多了不好,但也不是越少越好。如果生育率太低,规模降得太快,年轻人口缺乏,老龄化问题就会很突出,削弱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加重经济社会的负担。因此,要切实把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落到实处,大力构建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提高出生人口数量,改善人口年龄结构,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
爱一进二

21-12-13 22:40

0
  
理解和准确把握分时走势十分困难。
用中线趋势思维进行短线或日内操作,也极其困难。
爱一进二

21-12-13 21:01

0
期货交易里的集合竞价是什么?
期海策略6 人赞同了该文章一、集合竞价概念

期货交易里的集合竞价指在每个期货交易日开市前的规定时间内,由投资者按照自己所能接受的心理价格自由地进行买卖申报。
集合竞价的规则是:每一交易日开市前5分钟内,前4分钟为投资者对期货合约买、卖价格指令申报时间,后1分钟为集合竞价撮合时间,集合竞价产生的价格即为开盘价,随即在行情栏中显示。

需要注意的是:
1,集合竞价期间的申报价格盘面是不显示的,投资者无法查看,只能根据自己的预判进行申报,申报价格范围为上一交易日结算价的涨跌停板价。
2,日盘品种(指无夜盘的品种)的集合竞价时间是:8:55-8:59,撮合成交时间是8:59-9:00。夜盘品种的集合竞价时间是:20:55-20:59,撮合成交时间是20:59-21:00,有夜盘的品种日盘不再进行集合竞价。
3,集合竞价只能使用限价指令申报,不能使用市价指令。
4,股指期货与国债期货没有夜盘。

二、集合竞价产生原理

集合竞价采用最大成交量原则,即以此价格成交能够得到最大成交量。
国内期货交易所均采用计算机撮合成交方式,指交易所的计算机交易系统对交易双方的交易指令进行配对的过程,按价格优先、时间优先的原则进行配对。
首先,交易系统分别对所有有效的买入申报按申报价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申报价相同的按照进入系统的时间先后排列;所有有效的卖出申报按申报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申报价相同的按照进入系统的时间先后排列。
接下来,交易系统依此逐步将排在前面的买入申报和卖出申报配对成交,直到不能成交为止。
由集合竞价产生的价格即为期货开盘价:1,如最后一笔成交是全部成交的,取最后一笔成交的买入申报价和卖出申报价的算术平均价为集合竞价产生的价格,该价格按各期货合约的最小变动价位取整。2,如最后一笔成交是部分成交的,则以部分成交的申报价为集合竞价产生的价格,也即开盘价。
3,如若集合竞价没有可撮合的价格,连续竞价后产生的第一笔成交价格将作为开盘价。

三、集合竞价举例详解

假定,某合约申报排序如下表所示(最小变动价为1元)。

配对情况为:

1,排序为1的买进价高于排序为1的卖出价,成交30手。
2,排序为1的买进价还有20手没成交,由于比排序为2的卖出价高,继续成交20手。
3,排序为2的卖出价还有40手没成交,由于比排序为2的买进价低,继续成交40手。
4,排序为2的买进价还有50手没成交,由于比排序为3的卖出价高,成交50手。
5,排序为3的卖出价还有70手没成交,由于比排序为3的买进价高,显然无法成交。
这样,最终的开盘价就是2588元,在此价位上成交140手。
(30+20+40+50=140,如按双边计算则是280手)

四、申报指令撮合成交原理

申报指令的撮合成交原理为:
1,高于集合竞价产生的价格的买入申报全部成交。
2,低于集合竞价产生的价格的卖出申报全部成交。
3,等于集合竞价产生的价格的买入或卖出申报,根据买入申报量和卖出申报量的多少,按少的一方的申报量成交。
拿玉米来举例,玉米没有夜盘,所以其集合竞价时间是在8:55-8:59,撮合成交时间是8:59-9:00,在撮合成交时间段,C1701有如下申报单:

假设集合竞价最后产生的开盘价是1460。

则对于买单,根据“高于集合竞价产生的价格的买入申报全部成交”原则,1461和1462的买入单都成交。
对于卖单,根据“低于集合竞价产生的价格的卖出申报全部成交”原则,1459和1458的卖出单都成交。
而等于1460的买入或卖出单,原则是:根据买入申报量和卖出申报量的多少,按少的一方的申报量成交。该例子中,1460买入是20手,卖出是30手,故撮合成交20手,卖出单有10手没有撮合成交。
集合竞价撮合成交期间的未成交申报单在开市后自动参与连续竞价交易,当天若未成交,结算时则会自动撤单(文华条件单可以设置永久有效)。
爱一进二

21-12-12 21:29

0
玻璃年报 玻璃阶段性供需错配 纯碱仍大有可为 类别:市场动态 日期:2021-12-7 来源:华泰期货黑色研究
玻璃品种:
2020年是玻璃大起大落的一年,前三季度伴随着房地产高消费,玻璃库存一直大幅去化,期货盘面主力合约从年内低点1683元/吨上涨至3163元/吨。随后受地产下行影响,企业产销走弱,同时下游资金面偏紧,盘面一路下行,跌至低点1572元/吨。

供给方面:截至12月3日,2021年国内玻璃产线新建/复产共24条线,新增日熔量16530D/T,冷修11条线,减少日熔量7100D/T,净增9430D/T。截至目前,国内玻璃生产线在剔除僵尸产线后共计296条(产能5867.55万吨/年),其中在产263条,冷修停产33条,浮法产业企业开工率为88.85%,产能利用率为89.49%,浮法玻璃在产日熔量约为17 D/T左右。按照统计局数据,2021年1-10月国内平板玻璃累计产量84298.7万重箱(吨位?),同比增长8.9%。
展望2022年,浮法玻璃计划复产和新建产线约10条,合计日熔量7600T/D,同时冷修13条线,合计日熔量8150T/D,净减少日融550T/D,总体看全年玻璃在产产能小幅回落。产量方面,由于受到产能小幅下降,以及今年高利润驱动带来的高产量基数,预计明年在利润回归正常水平的同时,玻璃产量有望持平或小幅回落。

需求方面:今年上半年,伴随着房地产行业的高竣工,玻璃需求一直稳中向好,三季度以来,随着房地产行业下滑,地产销售逐渐走弱,并逐步传导到新开工和竣工,进入9月后消费走弱较为明显,据测算,2021年1-10月浮法玻璃表观消费同比增长6.6%,预计全年增长4.8%。2021年全年消费正增长更多是来自于上半年的贡献,现阶段消费逐步走弱,10月份同比去年降幅达10%左右,随着国家防止地产硬着陆,地产资金面有松动迹象,后续消费有环比改善空间,但国家“房住不炒”政策的持续实施,后期形势仍不容乐观。

展望2022年,房地产政策仍然是决定玻璃价格走势最重要因素:
(1)在当前条件下,若房地产行业仅边际改善。预计2022年玻璃需求会逐步下滑,同时供给端部分产线冷修,产量预计有小幅下滑,整体玻璃仍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在淡旺季转换期间仍有阶段性供需错配机会;
(2)若国家对经济增长目标较高,如经济增速达到5.5%及以上水平,必然需进一步加大政策面对房地产经济的刺激作用,预计房地产行业全年持平或拉至正增长,玻璃仍有阶段性供不应求状况。

库存方面:虽然协会和第三方咨询公司的数据有差异,但整体趋势相同。年初季节性累库,2月份达到上半年高点,伴随着消费回升和下游企业补库,玻璃库存快速去化,5月份达到年内相对低点。随后库存步入缓慢累积过程,按照隆众资讯统计,目前库存达到历年同期高位,全国样本企业库存3521.6万重箱,环同比上涨32%。

成本利润:自2020年年中以来,玻璃始终维持着高利润状态,利润率屡创历史新高。以石油焦为例,年内利润高点达到1700元/吨附近,煤制气和天然气玻璃,年内高点达到1400元/吨附近。10月以来,随着消费的走弱,玻璃价格大幅下挫,玻璃利润大幅走低,其中天然气制玻璃利润已经降至100-200元/吨往年正常水平附近,同时期货盘面价格也接近生产成本线附近。
综合来看,2020下半年至2021上半年,是玻璃行业高光时刻,玻璃价格、利润不断创出新高,库存连续去化,进入下半年后,玻璃价格逐渐回落,利润大幅收窄。

展望2022年,房地产政策仍然是决定玻璃价格走势最重要因素:
(1)在当前条件下,若房地产行业仅边际改善,预计2022年玻璃需求会逐步下滑,同时供给端部分产线冷修,产量预计有小幅下滑,整体玻璃仍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在淡旺季转换期间仍有阶段性供需错配机会;
(2)若国家对经济增长目标较高,如经济增速达到5.5%及以上水平,必然需进一步加大政策面对房地产经济的刺激作用,预计房地产行业全年持平或拉至正增长,玻璃仍有阶段性供不应求状况。综合来看,政策面对明年的消费影响至关重要。

纯碱品种:
受纯碱新增产能有限,加上检修、能耗双控等供给端扰动,同时下游浮法玻璃、光伏玻璃等新增需求较多,2021年纯碱行业是高价格、高利润的一年,主流市场送到价从年初的1430元/吨涨至3700元/吨,涨幅2270元/吨。期货盘面主力合约从1400元/吨附近的低点上涨至3648元/吨。10月份后,随着玻璃消费走弱和动煤价格下挫,下游采购意愿减弱,同时企业待发量减少,暗降出货,市场低价已跌至2800元/吨附近。

供给方面:近两年纯碱产能变动不大,产量略有增加。目前国内生产企业合计41家,合计产能3392万吨,扣除停产和搬迁的产线,实际产能3159万吨。产量上,根据统计局统计,2021年1-10月累计产量2423.33万吨,同比增长2.2%。

需求方面:近些年纯碱整体表现偏过剩,2020年表现尤为明显。但随着浮法玻璃和光伏装机投产,2021年纯碱由原来的偏过剩向紧平衡转变。预计2021年全年表观消费量约2473万吨,同比增长9%。

库存方面:纯碱库存季节性较强,一季度和四季度表现累库,二、三季度表现去库。今年年初企业厂库库存94.98万吨,年后随着需求启动以及期现公司拿货,库存一路下滑至26万吨附近。随着企业开工率缓慢抬升、下游拿货积极性偏弱,进入累库。截止12月4日,厂库库存126.08万吨,已超年初水平。

成本与利润:得益于纯碱价格的上涨,2021是纯碱行业绝对高利润的一年,联产利润从年初230元/吨附近涨至最高点2300元/吨左右。10月份后,虽成品价格大福回落,但动力煤等燃料也在让利,纯碱企业仍有1000元/吨以上的利润,依然属于绝对的高利润。

综合来看,2021年纯碱价格的上涨,主要得益于下游需求增量,另一方面盘面大部分时间处于升水状态,期现公司进场,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展望2022年,供给端受连云港碱业、德邦等产能变动,整体上供给端要小于2021年或持平。需求端,浮法玻璃全年日熔量整体稳中小降,如没有大规模集中冷修,对纯碱需求有望保持稳定。而光伏玻璃仍然是纯碱新增需求的最大增量来源,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新增光伏日融量大约43000T/D,如按照20%对纯碱需求拉动测算,粗略估计明年增量需求在190万吨。考虑到光伏投产仍受硅料等其他因素制约,假设明年新增投产50%落地,也将拉动约95万吨纯碱需求,同比增长3.3%。在供给平稳需求有增量的情况下,2022年纯碱价格整体仍可期待。但同时应注意如地产调控下玻璃消费明显走弱,将抵消光伏带来的增量消费,进而压制纯碱价格。
——————————————————————————————————————
分析不透彻,数据解读不详细。胡说八道成分大。
爱一进二

21-12-11 20:23

0
玻璃淡季回调行情开启 2021年12月09日 16:39 作者: 魏朝明 来源: 期货日报
基本面偏弱
受冬季户外施工条件不佳限制,当下实际需求面临季节性回落,从往年情况来看,需求低迷或延续至明年正月中旬前后。

图为浮法玻璃生产企业库存(单位:万重量箱)


玻璃期现货价格于11月中旬见底回升,12月上旬现货价格平稳,期货价格再度走弱。玻璃期货行情表现显著弱于黑色建材类其他商品,在房地产政策预期进一步回暖的当下走出相对独立的下行态势。主要原因在于高供应、高库存和需求季节性下滑。玻璃企业利润短暂修复后,淡季回调行情再度开启。

玻璃供应及库存高企
2021年玻璃行情大起大落,年末行业面对高供给、高库存及低需求的不利态势。上半年玻璃期价持续拉升,2201合约于7月涨至3079元/吨。这推动玻璃产线加快点火复产及延后冷修计划,二季度及三季度初玻璃供给显著增加。截至11月底,全国浮法玻璃生产线共计307条,较年初增加8条;在产产线266条,较年初增加14条;日熔量176775吨/天,较年初增加10500吨/天或6.3%。
库存方面,10月底浮法玻璃企业库存增至5791万重量箱,创年内新高及历史同期新高。截至11月底,浮法玻璃企业库存小幅回落至5480.5万重量箱,仍居于历史同期高位。

需求面临季节性下滑
今年年初,深加工企业订单维持高景气度,下游需求旺盛,随后高价格对需求形成一定程度抑制;三季度房地产企业资金面紧张,深加工企业订单下滑,预期相对平稳的竣工需求释放落空,中下游贸易商、加工商基于订单状况和风险控制需求削减原片采购,玻璃表观需求逆季节性持续偏弱。
四季度房地产竣工需求预期边际转暖,玻璃盘面价格跌破成本线后,下游补库需求温和释放。当前,房地产市场发展态势进一步明朗,待进入良性循环后,延后的房地产竣工端需求在明年将继续释放。受冬季户外施工条件不佳限制,当下实际需求面临季节性回落,从往年情况来看,需求低迷或延续至明年正月中旬前后。

成本线再度面临考验
在高供应、高库存、低需求的共同影响下,玻璃期现价格岁末年初再度跌破成本线的概率增大。明年一季度价格低迷期也是玻璃生产安排冷修的季节,价格跌破成本线将推动更多玻璃生产线冷修,从而减少供给。当前燃煤生产线利润在150元/吨左右,天然气生产线利润在300元左右,后期玻璃价格与冷修生产线数目的相互影响是研判玻璃行情的重要抓手。
同时,2022年玻璃价格及产业利润水平可能不及2021年,但亦不会太悲观。延后的房地产竣工需求释放、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的窑炉能效提升及落后产能退出、城市更新需求崛起等积极因素都将支持玻璃产业高质量发展。
综上所述,当下需求面临季节性下滑,玻璃淡季回调行情已经开启,且有一定延续性。中长期来看,玻璃供需面相对平稳,建议产业链中下游企业根据自身需求择机把握低位买入套期保值机会。(作者单位:方正中期期货)
爱一进二

21-12-11 19:35

0
需求预期仍在 不必唱衰纯碱市场 发布时间:2021-12-10 19:53 来源:隆众资讯 责任编辑:杨肖
12月上旬,国内纯碱现货市场表现依旧不温不火,供需持续博弈。目前,主流华东地区重质纯碱的出厂价格在2900-3000元/吨。反观纯碱期货市场,截至12月10日收盘,SA201合约收于2392元/吨,结算价格在2338元/吨。纯碱期货、现货价差较前期有所收窄,但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近期,纯碱企业出货情况不太理想,库存继续表现增加趋势,据隆众资讯数据统计,本周(12月2日-9日)国内纯碱企业总库存146.79万吨,环比增加20.71万吨,涨幅16.43%,库存增速有所放缓。考虑到纯碱企业现货价格偏高,下游厂家以消耗原料库存为主,或更倾向于采购社会库纯碱。
据了解,尽管纯碱企业当前面临较大的出货压力,但挺价的意愿仍然比较强烈,这其中一个原因要在于浮法及光伏玻璃行业对于纯碱的潜在需求。

图一 纯碱下游消费量统计


来源:隆众资讯


据隆众资讯测算,2021年1-11月,国内浮法和光伏玻璃月平均消化纯碱126万吨,去年同期月平均消化112万吨,同比增加14万吨。2022年,预计纯碱整体需求表现稳中有涨的态势,其中主要的增长点依然来自于浮法玻璃和光伏玻璃行业(引者注:浮法玻璃2022年需求应该是下降的,因为房地产新开工面积2020年、2021年都是下降的,竣工在2022年。)。在产能下降、供给减量、成本压力等影响下,预计纯碱价格难以深跌,或将在2200-2900元/吨区间震荡。
回顾即将结束的2021年,上半年, 纯碱市场总体运行平稳,价格稳中有涨,厂家产销持平,正常出货,下游按需采购,维持一定的库存;下半年,纯碱市场高歌猛进,在企业集中检修、货源供应偏紧、能耗双控限产等利好因素支撑下,纯碱价格连续上涨,创历史最高水平。11月中旬开始,随着前期检修的企业逐步恢复生产,纯碱供应端有所提升,与此同时,在交割库的库存暂时转移到下游玻璃企业从而导致下游对碱厂的现货需求减弱的情况下,纯碱厂家出货压力增大,价格开始松动,即便如此,从下图中可以看出,2021年纯碱价格仍然处于同期历史高位水平。

图二 纯碱主流价格走势


来源:隆众资讯


短期来看,供应端,除连云港碱业计划年底前完成搬迁计划之外,河南中源化学、重庆和友碱胺也有停车或减量计划,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由于纯碱整体库存偏高,市场供应相对充足,所以个别装置的检修并不会对纯碱供给端带来较大的影响。需求端,由于今年春节假期来临较早,在下游厂家库存有所消耗的情况下,预计其补货的时间较往年会有所提前,届时纯碱厂家的库存压力或将有所缓解。
爱一进二

21-12-10 16:04

0
纯碱2205在最后半小时多方占据明显优势。急拉¥70。
最后45分钟(14:15-14:30),空方也急速打压的,但还是挡不住多方。

红枣今日日线,近2日日线组合;也充分确认:趋势一旦巨量巨幅反转,则会延续。

生猪今日早盘尾盘急拉2%,回调1%,再继续上涨。这个特征可以利用。

生猪日线也说明,在巨量巨幅反转后,趋势一定是延续的。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