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我们要什么

21-11-28 10:47 347次浏览
大魔王江辰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首先,给出一个观点,所有大趋势产生的增量,必然是结构性的;这是由其内在逻辑所决定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一个大趋势的产生、发展;必然伴随着旧趋势的转弱、消亡。大到王朝的转换交替,小到世事的变迁都是如此,概莫能外。既然大趋势所产生的增量一定是结构性的,那么人们又该如何应对呢?也会有人会说:当然是坚决拥抱变化了。这话说得太过简单、轻巧。道理谁都懂,可是当大趋势来临的时候却不尽是如此,为什么?
对于一个变化,通常会有三种态度,即:支持、中立、反对。反对的通常都是利益的既得者;支持的通常都是未来的趋势方向;中立的基本上都是在观望。前面两者都有自身的立场,却唯独基数最大的中立是在观望。为什么?其实是与中立者本身的眼界学识以及自身的利益相关。眼界学识不足导致看不清楚这变化的大小深浅,看不清楚未来的趋势;自身财富较少,以至于不敢去拥抱这样的变化。40年前的改革开放,30年前的房地产,当下北交所设立、科创板的设立、新能源 碳中和,每一次的变革都是一个对大趋势,一个不可逆的大趋势。我们能做的就是拥抱大趋势,然后参与其中;而不是观望。态度有了,至于怎么参与,参与哪些就是接下来我们要思考的问题了。
现在居然还有人在关注房地产。对于那些既得利益者,不能说不对。只是格局小了点。新的增量市场已经产生,你不要,难道还在存量市场里打价格战么。对于那些没什么利益在其中的,更加不用去关注了。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人口拐点已经出现。这同样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虽然政府在出台相关鼓励多胎以及相关的政策刺激多生,减小育儿的成本;但仅仅这些够么?显然是杯水车薪。根本性的问题没有解决,没有足够的力量去支撑,趋势依旧,这是规律,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思想文化和环境的不同,这一点也是不可逆的。未来,只要政府放开价格管制,除了一二线城市还会有比较好的支撑,下面的与人口结构不相匹配的城市的房价都会大幅下跌。有人说,怎么跌都跌不出地价。理由也很简单易懂,地价是成本的成本。有这种想法的人应该不在少数。如果是打群架,人多势众,那么肯定会赢。只是这不是打群架。我们假设,地方政府为了维持土地财政,地价不变。但是不要忘了,一二线大城市天然的对小城市在人口上是具有虹吸效应的。也就是说,小城市人口会越来越少,房子是具有金融 属性,但是它的第一属性是住,人口变少了,需求小了,哪里还会有开发商有很大的意愿进来呢,即便是存量市场,随着时间的推移,投资性的存量必然会最先抛出,而一旦开启多杀多,底部又么有支撑,价格也就只有一只降。除非你想做,9000多间房屋轮流住也不是不可以。
房地产有两重属性,金融属性以及居住属性。金融属性的产生有历史性的原因(税制改革、土地财政),城市化,市场经济改革,以及长期高速的gdp增长所带来的M2(货币供应总量)。表象为房价的长期上涨。
这两年因为疫情的关系,世界经济都按下了暂停键。国际局势多变,国内也是政策改革频频。多事之秋,也正当其时。明眼人都看出来了,国家要拿掉房地产的金融属性,只保留居住属性。建立健全的资本市场,作为未来的蓄水池,利用资本培育发展创新型企业,产业升级;打击垄断,用市场来实现共同富裕。当下的资本市场,就是第一个方向。至于碳中和新能源 ,这个棋局有点大,属于国家战略层面的;国际话语权指挥棒的争夺。外道超车就看这个了。这个趋势,参与的都以企业为主。当然个人也不是不能参与,只是目前为止,参与的场景比较少,静观其变吧。
有句话叫做多学点东西总归没错。老一辈的人只知道储蓄,现在市场经济必须学会理财。没有理财,可能一不小心,你的财富就变少了;因为跑不赢通胀。而通胀在经济发展中必然会出现。有个比较好的苗头是现在的90后,00后甚至在读的学生都开始慢慢参与到理财之中,这是个好的现象。慢慢琢磨,总归是能学会的。比那些只看不做的人强多了。身处江湖,只会观望的人注定是要被落下的。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0)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