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投资,记录时代!
[淘股吧]“发基金前,一帆风顺;发基金后,饱经风霜!”这是云蒙夫妇对发私募后的总结。
今天,无意间在网上刷到云蒙基金清盘的消息,让人感慨万千。
看到消息后,我专门去云蒙的论坛主页查了一下们基金净值的情况,发现云蒙基金的净值公布只到2018年10月,当时的基金成立17个月,净值为0.42514,不到一年即腰斩,的确是亏得够迅速!
看完令人唏嘘不已,想当年,他们夫妇是何等风光!
说起,云蒙夫妇,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
银行股!在论坛上,对银行股的研究如果云蒙夫妇认第二,没人敢认第一!
这要先从他们的经历说起。
云蒙夫妇,一个是出自央行,另一个也是部委干部,熟悉专业,熟悉规则,投资银行股具有先天的优势!从2007年起,他们开始买入
招商银行。之后,碰上大熊市,他们不断加仓,坚守了7年,终于在2014年解套,并大赚500万,随后在那场牛市里继续加杠杆单吊银行股,在那一轮银行股的大牛市里把资产做到了2000万,一时风头无两,成为故事的传奇!
2017年,怀着对财富的向往、对自由的向往,在北京有房的云蒙夫妇,依然决然地从央行和部委辞职,夫妻双双把家还,回到
湖北县城,买了大房子,实现了衣锦还乡!成立一家注册在开曼群岛的的私募基金公司,开始了创业之路。
基金成立后,还是以前的操作模式:只买银行股,而且是高杠杆+重仓,先后踩雷中
国华融、
民生银行、重庆农商银行,唯独没有买大牛股
招商银行,美其名曰价值投资!连续踩雷,一年多的时间,基金净值跌到了0.42。之后再也没有公布过净值!
按照国内私募基金净值0.7的清盘线,加上这两年银行股的表现,云蒙的基金可以清盘100次!
云蒙的投资已经彻底失败,失败的原因很简单:单吊+杠杆。正应了那句话,凭运气赚来的钱,终将凭实力亏掉。
不可否认,在论坛上,云蒙夫妇对银行股的研究深度和研究水平超过99.99%的论坛友,他们专业能力确实毋庸置疑!但是这和股价涨不涨关系不大!他们或许就是对自己的专业能力太过自信,加上招商银行投资成功,形成了路径依赖,于是2.5倍杠杆重仓了华融、民生等垃圾股,最终亏到清盘。
但他们和徐志一样,始终坚持自己是价值投资!
看到这大家肯定是感慨万千,云蒙夫妇的经历,让我们看到了股市可以让人实现财富自由,也可以财富灰飞烟灭!
这是,这三年,不论对港股还是对A股都是大牛市,不过是
白酒医药的大牛市,不是金融的大牛市。云蒙夫妇集中所有资金在银行股上,刚好完美错过了消费大牛市,亏到清盘!
我无法理解,他们为什么非要买银行股!是信仰?是执念?是专业?还是赌博?买个银行股还需要专门辞职?天天去研究?
加杠杆还重仓单一板块,他们还坚称是价值投资!我记得价值投资的核心就是分散和不加杠杆,难道是我记错了?
这就是云蒙的大败局,满融满仓单吊一个板块,不要说是基金经理,连普通散户都不会干这种事!因此,我认为他们的失败充满了必然性,从来没有人因为坚持投资一个板块而永远成功!大家怎么看?
她初入股市的第一笔交易就是招商银行,买完之后亏了,于是就拼命研究银行股的,然后无比执拗的认为持股标的没问题,自己的投资必将成功,于是加杠后招商银行立马启动变成牛股赚了10倍不止。人在股市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把运气当成实力,幻想股价上涨是自己学研究的结果,并且可以在市场里长期复制,她的成功来源于买入后的研究而并非研究后的买入,她的不服输和持续投入,类似于"我就不信这个邪",下跌就补仓,再跌了就加杠杆,我认为这是赌徒心态炒股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