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丰能源开盘没多久就分2笔卖了。没问题。
安徽建工坐了过山车,拿到尾盘竞价卖。 这笔确实反映了自己的缺点:
开盘区冲高、转强的话总会想着再等等,说不定就涨停了! 如果是逻辑不明显的票,我一般会看情况卖。 但但凡有点儿逻辑支持,我就容易无脑拿着死等。 基本上不能涨停的话就会回落后卖得很差。以前很多次都是这样,但我总会觉得这只是贪心,下次多注意就行。 但实际上
贪心只是表层原因,根本原因是自己思考的不够全面。 自己在预判的时候想到了今天回走一发基建,但没有具体去想这个所谓 走基建 能走多远,没有去思考它的强度。 另外就是,安徽建工昨天就是20亿的成交额,再涨停到前方筹码峰值区域,日活近40亿。 要怎样的板块强度才能支持它封板? 走缩量的话市场跟板块要多强才能支持这40亿的资金锁仓? 走换手的话得有多少资金来接力才接的住这40亿。。而且安徽建工显然也还不是板块的核心标的,那得强到什么程度才能把它也接起来? 即使预判今天基建会冲,大概率也强不到这种程度。 这些在盘中可以想,但其实盘前思考预判的时候就能想到。
怎么做才能在盘前去把这些也想想? 很难在事前就想那么全面,但要尽量去想。 以后要尝试着去做,具体来说的话,对于每只持仓的票:
对于所在板块: 第二天会不会走? 走的话能走多远? 是轮动还是整体转强? 很多时候也是要结开盘后的反馈看,但盘前还是应该尽量去思考思考各种情况对应的个股走法。
对于个股,一定要把每个持仓票的属性都列出来!
买的逻辑是什么, 有多少活跃盘,地位如何。
市场资金的活跃度如何,持筹者以及接力者心态也要尝试去分析。
因为很多时候要借着盘面的反馈去思考,如何处理。 把这些都列出来之后盘中自己的反应才会快一些。
就比如今天的安徽建工,盘中处理完九丰能源,看它冲得那么猛。 我都忘记了它的筹码结构了,如果当时脑子里想到它特么有40亿的筹码等着解放军兄弟我肯定就直接卖了, 不会去YY涨停。
吃一堑长一智。说自己贪心手贱都只是借口,实际上还是准备不充分认知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