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照20年7月的证券行情的反省。。
1,从宏观大逻辑上来讲。20年6月下旬开始监管就一直在喊金融改革。大市值的证券票,如
东方财富,
中信证券都是要15年股灾之后这四五年来的新高。
中信建投也是创了上市以来新高并且长期单边走强。这一次政策面上并没什么直接的刺激,就是说要稳。那顶着全球大跌的情况下这么逆市走强更像是护盘的节奏。并且东财、中信、建投这些大屁股都是处于超跌的位置。
2,从板块角度来讲。20年6月下旬市场没有什么大题材,
金融科技类的小票有反复活跃。证券带动
大金融拉起来的时候金融科技小票虽然是被抛弃但是并没有什么负反馈。 而现在这一轮行情,指数和汽车以及景气赛道绑定比较深。今天下午2点资金从汽车跟景气赛道跑路的时候给指数的负反馈太大了。证券当时正是处于一个比较敏感的阶段等待日内选择向上向下的方向。结果这些负反馈成了压死骆驼的稻草。
3,从资金的角度来讲。这一波大证券出现板块效应应该是昨天尾盘的急拉。尾盘突袭之后其实昨天很多人都预判证券会有惯性会走一波。所以今天放量是放在了开盘区,几只一进二全部上板。而之后包括午盘前后拉上去在高位震荡感觉都是比较后续乏力的。前后排的标志太明显了,所以情绪资金抢了前排之后后排没人来买了。那么多标的到了涨停边上就是封不住。这么就多票只差临门一脚却上不去给整个板块带来的是一定的负反馈。而20年7月是在午盘前拉高以及午后放量。前后排的界限不像今天这么明显,而且证券的逼空也相对今天更突然一些。所以愿意追近来的资金也就更多。接二连三的上板又再次给给予了板块趋势上的正反馈。 证券这样的大板块要走强机构肯定是最大的主力,那波机构发力拉起来后情绪资金跟着就往里冲了往里干,机构一看一呼百应OK那继续干吧。而这一波机构猛买一波之后发现情绪资金都怂了,机构也不敢继续猛干了。
今天跟20年7月2号前面走的非常像,上午震荡后午盘前捞到高位。午后震荡了一小时等选方向。两者也同样是放量的第一天。但最终7月2号向上,今天直接向下了。之前觉得大金融是耍流氓还是真硬最主要的是要看量,毕竟这么大的体量真金
白银做不得假。光这么看还是太片面了。盘中的时候虽然看着前排那么多一进二占满却没有一只首板是觉得哪里不对劲,而且盘前思考的时候是觉得这一波各方面都没20年的那么强。也是不想要后排(
太平洋不一样,最便宜的证券票,没波都虽迟但到,而且从不坑人。今天要不是证券板块这么拉胯估计它明天也有肉吃。), 但当时满脑子都是怕逼空怕踏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