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最大消息:中国农业科学院
饲料研究所10月30日宣布,我国在一碳生物合成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全球首次实现从一氧化碳到蛋白质的合成,并已形成
万吨级工业产能。这一举突破了天然蛋白质植物合成的
时空限制,为弥补我国农业最大短板——饲用蛋白对外依存度过高提供了
国之利器,
同时对促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深具意义。她强调,在人工条件下,利用天然存在的一氧化碳和氮源(氨)大规模生物合成蛋白质,则不受此限,故长期以来被国际学术界认为是影响人类文明发展和对生命现象认知的革命性前沿 科学技术。
以工业化生产1000万吨乙醇梭菌蛋白(蛋白含量83%)计,相当于2800万吨进口大豆(蛋白含量30%)当量,“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开辟了一条低成本非传统动植物资源生产优质饲料蛋白质的新途径,可减排二氧化碳2.5亿吨,节省耕地10亿亩(以平均亩产大豆300斤计)(全国20亿亩耕地)以下问题还算问题吗??
(MSCI 近期发布报告《中国2060碳中和目标》 (China’s 2060 Carbon-Neutrality Target)显示,如果企业按照目前轨迹保持不变,到2030年,MSCI中国 指数中企业的预计温室气体排放水平与目标温室气体排放水平之间将存在13.84亿吨二氧化碳当量(MtCO2e)的差距。)利好面1.中粮科技:不用再进口大豆了,周五应该得到消息,来了个涨停2.首钢股份:出资北京首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王贵阳)----北京首钢朗泽新能源 科技有限公司----首钢股份 (利好钢铁、火力发电等产业) ①直接获益 ②钢铁产业链--一氧化碳合成蛋白质优先试点的可能性3.叠加碳中和为大豆蛋白饲料产业提供了国之利器,同时也为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和工业流程的绿色再造提供了国之重器,如果能在我国所有的钢铁企业、煤电厂、石化企业和煤炭 加工厂应用,将是一场人类对碳循环、碳利用、碳捕集有效促进的碳革命,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十分显著,战略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