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司在第一批次拿地较多,现在关于二三批次供地的规则有些变化,也在管控拿地金额占销售金额的比例,请问公司在二三批次拿地的策略是怎样的?是否会受到拿地比例40%的限制?
虽然公司在第一批次拿的地不少,但是还是留了一些子弹拿后面的地。关于拿地比的限制去年就有了,它不是刚性限制,是一个观察指标。公司半年度报告也披露了相关数据,指标超了不多。我们在销售的提升等方面控制指标。在下半年,公司依然有很强的拿地能力。总体看好集中供地的政策,同时观察起拍价等落地因素。
2、公司在拿地的同时,权益比例也在提高,关于限制拿地销售比的政策是否是一个强硬的数,还是指导性的要求?对于一些三条红线表现较好的公司会不会给予额外的增量空间?
拿地销售比是一个观察指标,没有明确说明怎么处理,并没有说超过40%就不能动了。关于具体控制时是否会倾斜,我个人认为多少会有一点。如果企业风险较大,监管机构肯定会控制;如果企业比较健康,情况相对好一些。目前,公司还没有受到这方面的制约。
3、在上半年投资基数较高的情况下,公司是否会考虑加大合作的比例,把权益比例提升的节奏放缓一些?
权益比例提升一直是公司的诉求和目标,已经被纳入公司内部考核指标,目前不会调整权益比例提升的方向。
4、从公司自身角度看,利润率水平包括结算的利润率水平等,未来几年的发展方向如何?
近几年利润率的趋势是往下走的。在结算利润率上,与前几年拿地的高地价有关,尤其是当时拿地时对价格的高预期。随着各种调控措施的出台,价格达不到原来的预期。因此两年以来,公司一直强调可研的兑现,将其作为重要的管理措施。我们在拿地的时候,通常来说不能预期未来的地价。与前几年比,公司对今年上半年的拿地质量非常放心。
关于利润率走低的趋势,我们认为会逐渐放缓。
招商蛇口利润率在行业内较低,与公司的一些安排有关,因此把基础夯实了才能往上走。至于什么时候利润率最低,我个人认为当
房地产行业风险释放后、洗牌动作基本结束后,行业才能有相对稳定的利润率。供地政策的调整或许是一个信号,如果再过一年可以确认,那基本就到达行业利润的最低点了。
5、公司在十四五时期的开发、销售、业绩等方面是否有大致的规划与预期?
关于十四五时期的规划,公司没有对外讲目标和数据,认为情况不确定。在十四五规划中,招商局集团为公司提出了方向性的指引。
(1) 规模靠开发。公司要保证开发业务的市场地位,在行业调整期招商蛇口作为国企具有一定优势。
(2) 价值靠经营。从集团到公司非常重视对资产价值的经营,拥有境内外两个
REITs的通道以及现在大力发展的写字楼轻资产、购物中心管理、
物业管理等业务。
(3) 发展靠创新。公司积极寻找新的赛道,现在比较好的赛道就是物业管理和购物中心,相信未来也会有好的新赛道出现。希望规模可以靠主业开发业务保持住,同时在其他赛道尤其是轻重资产的结合中有所突破。
6、现在感受到市场有些压力,公司下半年推货的节奏是否有调整?计划的货值铺排情况如何?如果下半年去化率有持续下降的压力,公司会如何应对,是否会采取一些价格上的方式促进推货?
公司有信心完成今年制定的3,300亿销售目标。对于出现的下半年销售下降的趋势,我们认为公司上半年拿的地不错,可以增加下半年的货值。由于下半年的货值比之前考虑的要高,因此即使去化率下降,也可以保证完成销售的目标。关于是否要降价,现在还没有到需要考虑的时候,目前公司没有这方面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