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这段时间打首板的摸爬滚打,我也在这些过程中触摸到了首板模式选股的关键,就是放量涨停,无量不打,但是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我现在是否只是为了打板而打板?只知其术不知其理,我觉得这样的交易不是很好,优秀的交易应该对自己的每一个操作都能有自己的逻辑解释,否则就没有意义了,为什么买?因为放量了?为什么放量买?因为赚钱吗?这种可笑的逻辑显然是站不住脚的也说服不了我的。
量真的那么重要吗?我认为量只是市场情绪的一种体现吧,是市场情绪的折射现象,如果能直接通过市场情绪来进行操作那么量是否也无关紧要了?我是否陷入了量的陷阱?我应该去理解情绪明白逻辑,而不是抱残守缺自以为是的以为自己找到了一种稳定盈利的方式,可能这种模式的稳定盈利在市场变动之后就不复存在了吧?所以我想要勘探市场情绪的本质,理解市场情绪。
首先由首板涨停的种类分割,分为放量涨停板和缩量涨停板,为什么放量?因为分歧大?因为有人接货?为什么打放量?和市场情绪有什么关系?我认为量的本质是筹码的充分互换,缩量涨停的首板筹码互换是不充分的,隔日的溢价高,但是持续性几乎没有,上二板的几率几乎为零(消息刺激除外)而且炸板率极高,而放量涨停就不同了,放量说明筹码的充分互换,但是充分互换就一定能大涨吗?答案是否定的,放量不一定大涨,放量也可能炸也可能低开活埋,如何避免呢?这就要结合市场风格,市场情绪来对题材进行判断,首板买于起势,你都觉得他不能拉出一段行情你买他干嘛呢?看长做短,追求隔日溢价不妨把时间拉长,看得远一点,因为如果你鼠目寸光目光短浅连后天都看不到,那么明天谁接你的货呢?量能反应筹码互换,筹码为什么互换?买方想赚钱,卖方赚钱离场,这两方势均力敌的时候量能
自然 拉大了,放量涨停无非就是买方战胜卖方,但是买卖双方数量是动态可变的,涨停一直炸买方力量削弱卖方力量就会增强,一板都封的软绵绵谁还能指望你走出一波行情呢?所谓吸筹洗盘不过是持筹者的自慰罢了,除非第二天弱转强封个大硬板否则可能保本都是问题吧,筹码首板充分互换这时候打板你不应该只看他放量所以你去打,应该思考他的放量是不是要带来一波行情?市场情绪市场环境是否允许他走出这一波行情?哪怕只有两三天,如果你只能看涨到明天你去搭末班车,那么放弃这个涨停板吧,明天大家谁接你货呢?你要在打板的时候思考清楚,你买的是一波行情的开始吗?能否走出持续性?如果没有所谓的持续性,保本跑路就理所应当了,为什么那天那么烂的
科达制造 能有1.8的溢价?为什么那么看好的
华微 没溢价,这就显而易见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