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有没有做量化的老师

21-11-08 12:33 20411次浏览
裸奔的蜗牛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跌跌撞撞做了大半年量化,深刻的认识到了程序交易和人的巨大差距,但一个人要做起来感觉比较难。周围做这一块的朋友又很少,接触的一些量化机构也不会有诚意 的交流。想在股吧里找找做量化的老师互相交流,多多请教学。个人觉得未来可能就是中线持仓和高频量化两个交易方向了,纯手动交易获利空间会越来越窄。
打开淘股吧APP
33
评论(133)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wufengld

21-11-08 21:33

2
量化的核心,应该是基本面+T0结合。
例如联创股份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还有很多新能源上游化工股都是这个道理,湖北宜化永太科技同样是很典型的,这些票的逻辑极硬,这类股就是底仓+T0的最好标的。
所以,对基本面或政策的深刻理解及跟踪,找到相对应的个股,日线上也有资金确认了,这时候你跟随着介入就好,例如今天的4680电池也是例子,中国宝安亿纬锂能就是理想标的。
至于T0逻辑,你不T,别人T,所以某段时间大家T的个股极容易上涨,这个才是看不到的利润。
量化最大的风险来源于同行抢跑或板块被弃,这是多杀多,例如联泓新科
至于兄说的隔日策略,这个偏预测为主,是很难的事。
愚见,说错莫怪。
裸奔的蜗牛

21-11-08 21:32

0
@左良 我也是这样认为的,量化就是找概率找规律。就像火电出个5板的闽东,风电就出个5板的吉新。因为我现在一直在看那种隔日的数据,单边持有的一些方式没有怎么看过,波段牛股的走势规律我也有一些自己的研究,但还没有加入到量化交易里面去,可能短线做惯了,觉得持仓就是风险。
灯心人

21-11-08 21:25

5
股票的量化应该是由期货演变而来的,我的一个朋友好多年前就涉足这个了,不过好的模型一般人家都自己用,卖给你的基本也是过时的。
如果想找这方面的人才,去期货那边更容易找到。
左良

21-11-08 21:13

0
@裸奔的蜗牛 前辈好,我可能表达不清楚,我的策略就是通过设置选股条件的组合,然后单边持有的策略(因为我的选股思路是右侧交易买在主升浪起点或者主升浪途中,持仓期间不做T),只不过这种策略在震荡市和熊市的胜率和赔率不行。我的初衷是想找到波段牛股的走势规律(顺便一提,我认为用最简单的语言解释炒股,其实就是个找规律游戏),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手速和动态反应会逐渐变慢(例如,现在由于华鑫上海分公司等席位,很多首板客抱怨打不到板),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可以是找几个年轻人给资金让他们操盘,很多游资也是这么做的,还有一个就是交易策略/模式的转型,即便不考虑手速和动态反应,从资金规模增大的角度讲,交易策略/模式的转型也是必须要做的。希望和蜗牛前辈深入交流(选股条件的思路和逻辑等等)
行乞三年

21-11-08 21:07

0
路过,看看,你们继续哈。
裸奔的蜗牛

21-11-08 20:55

3
我中途也想过放弃,真正做过的人都能感受到这是未来的方向,客观的说这个市场打板我还是能赚一点钱,但因为要去弄量化,都放弃了盘中的套利机会。我认同兄弟的观点,量化只是个名号,更多的是走势之间的一种概率相关性。只要找到了,交易中没有出现明显的偏离,就可以坚持下去。
裸奔的蜗牛

21-11-08 20:51

0
左良兄,你的这种策略我3年前和别人在聚宽上聊过,相对来说还是要有一定的主观性,可能更类似CTA策略,可CTA因为是期货有T0,这样的话更灵活一些。我是觉得趋势的话可能单边持有是最好的策略。因为我还没有真正交易过这种趋势波段过,剩下的我们可以私聊,看看能不能互相结合一下。
裸奔的蜗牛

21-11-08 20:44

3
不能看大基金的量化收益,这样没有参考意义的。我接触的那些量化产品一样,是有很稳定一年几倍的收益,但他们不卖给你,给你推荐其他的。你有想过大基金是否也有我们买不到不对外的产品吗。我之所以发这个帖子就是想找到和我一样迷茫在量化路上的朋友,专心研发出这种策略。
henryzhong

21-11-08 20:31

1
量化只是个名号,其实我觉得超短来说还是找模式。
我个人自研了三年量化(因我自己是个程序员),也积累了不少数据,中途要亏放弃过几次,现在还在坚持。
左良

21-11-08 20:25

2
@裸奔的蜗牛 我做的主要是趋势波段品种的量化策略,容量足够但是也有很多缺点,先说说部分研究心得。 
1、趋势股/波段股的量化策略,震荡市或熊市之中是坚决不能给持续性预期的,而增量行情在A股中时间占比较少,这就使得量化模型的出现频率整体降低,但在增量行情中能够很好的把握机会加杠杆直接干。这里我的数据回测了接近三年(前面几年的情绪很难回溯所以没有回测)
2、在增量行情中,我的两个量化策略的思路分别是率先走强介入和情绪阶段低点之后走强介入,是标准的右侧交易,左侧交易由于时间成本较高,不确定性增高,所以没有研究。另外我也是一个人闭门造车,思路上没有问题,但具体设置策略和回测数据的时候,为了提高成功率可能存在过度拟合的情况。
3、趋势品种的交易策略高度依赖增量行情、和指数有较强相关,我反复思考目前没有找到更进一步优化的方式。比如 000422 的10月份的行情,我思考并验证了几种引发股价上涨的因素,但是回测下来的赔率和胜率都不理想。只能解释为行情差的时候有个别波段牛股脱颖而出。

不好意思写的有些乱,我个人也是深感闭门造车的局限,苦于周围没有研究这类问题的氛围,所以想和前辈多交流一下。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