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处女贴注册三年半,资深投顾为大家诊股!

21-11-06 14:37 1538次浏览
xiaoooo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从业人员一直再做一二级市场投资!擅长趋势判断,沉水三年,看到实盘比赛一些投资人对于买卖点和趋势缺乏一些基本的判断,看着割肉我都心疼!发一个主贴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打开淘股吧APP
1
评论(34)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xiaoooo

21-11-06 14:50

0
(三)央企赋能资产注入,博雅生物未来可期!



2021年7月6日,监管层同意华医药受让高特佳集团所持博雅生物6933.19万股份、接受表决权委托并全额认购博雅生物定向发行等方式取得博雅生物控制权的整体方案。
这意味着华润医药收购博雅生物的交易尘埃落地,博雅生物的发展也迎来了全新的时代。
华润医药集团的产品组合包括了化学药中药、生物制剂以及营养保健品,覆盖治疗领域广泛。但是与国药集团相比,仍缺少血制品疫苗等重要的生物药板块,借此收购博雅,也完成了集团的重要补充。

那么华润的入主,能否能让博雅生物重新焕发投资价值呢?
一、血制品行业的趋势,头部企业有望长期向好
血制品行业一直以来在市场眼中一直都是弹性不高的防守板块,在医药板块被市场爆锤的当下,一方面我们看到了其防守的价值,另一方面也感受到其缓慢转好的长期趋势。
1、政策壁垒,市场份额愈发集中:2001年后,国家就不再批准设立新的血制品公司,经历多年来的收购兼并的发展,行业内目前仅有不足30家血制品公司,行业呈现资源向龙头企业靠拢的趋势。根据华兰生物2020年报显示,中生集团、华兰生物、上海莱士泰邦生物四家企业的采浆量总和占2020年全国总采浆量的50%以上。
2、新设浆站放开的趋势:根据Statista数据,2019年美国采浆量约5.3万吨,约占全球采浆量的70%,当前是全球最大的血制品供应国家。国内在血制品的No.1品种人血白蛋白的进口批签发占比超过60%,对进口产品依赖较大。疫情下,随着血制品国家生物安全战略资源属性进一步被突出,上游浆站设立的限制将会逐步松绑。2020年底,云南省卫健委发布关于《云南省单采血浆站设置规划(2020~2023)》征求意见稿,预计十四五期间将有更多省份出台新增单采浆站规划相关政策。这将利好部分国内获取浆站能力强的头部企业,迅速壮大采浆规模。
3、部分血制品的涨价预期:2017年以前血制品供不应求,血制品厂商普遍对终端掌握程度不强,后国家“两票制”推行,迫使血制品厂商由经销转向学术推广。可以看到,各血制品企业的存货周转天数在近年开始回落,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也陆续企稳,在渠道低库存的情况下,部分血制品有望迎来价格缓慢上涨的周期。

二、困境反转的博雅生物:两个核心竞争力的透视
在血制品行业,决定了企业在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有两个主要方向:浆站资源(规模)、血浆利用率(利润),以此来透视博雅生物的核心竞争力。
1、浆站资源:血制品产业链中,上游采浆站采集血浆,中游为血液制品生产企业,下游则是医院、药店等销售终端。决定中游血制品企业规模的,主要是每年能从上游获得的血浆数量,换而言之就是企业只要拥有足够多的采浆站,那么就可以取得规模优势。以博雅生物目前拥有的浆站数量来看,公司位居行业二线梯队,并且公司2019年的采浆量在7家上市公司中排名倒数第二,原料血浆不足成为其发展的最大局限。
2、血浆利用率:据光大证券数据显示,2019年博雅生物的吨浆收入(血制品营业收入/投浆量)约 270 万元,吨浆净利润(血制品净利润/投浆量)约 80 万元,在A股血制品上市公司里名列前茅,综合血浆利用率较高。
原则上能够分离出越多产品的公司盈利能力越强,博雅生物血制品主要收入来源是白蛋白、静丙和纤原,其中白蛋白收入基本能覆盖成本,静丙和纤维蛋白的较高收入保证了公司较强的盈利能力。另外,博雅生物在研管线还有人凝血因子VIII(临床三期)、手足口病人免疫球蛋白(IND阶段)。
虽然企业存在一定瑕疵,但由此才凸显这次大股东变更的重要性。
三、华润终入主博雅,带来的两个预期有“共和国长子”之称的华润入主博雅,使得公司在成分性质上从民营转变为国资,这对拥有高行政管制壁垒的血制品行业来说,显然是是利大于弊的。同时,新实控方华润的实力,也能够给公司带来非常多的催化和预期。
1、未来丹霞生物的注入预期
丹霞生物目前拥有25个单采血浆站,因广东省十四五规划中对单采血浆站管理作出较大变化,公司单采血浆站采集许可换证工作收到一定程度影响。从最新调研反馈的情况看,有8个分站应该无法续证了,其他17个浆站之前有十几个采浆证到期暂停,在华润的帮助下续证工作正稳步推进,后续除了几个需要异地重建的浆站,其他浆站在年内都有望续证。丹霞生物2020年实现销售收入1.7亿元,2017年-2019年丹霞生物原料血浆采集量分别为223吨、277吨和304吨,至2021年2月末库存血浆约613吨。
反观博雅生物,公司去年采浆380多吨,今年预计420-430吨,未来公司如果完成对丹霞生物的收购,那么采浆量有望跃升到千吨级别,跻身国内血制品第一梯队。即便短期内无法完成收购,也可以使丹霞部分浆站改变供浆关系,跨省直接供给公司,提升公司整体的规模,同时改善丹霞的亏损现状,推进收购进程。
2、剥离药物资产,远期注入疫苗资产的预期
华润成功入主后,由于涉及同业竞争,博雅原有的化药业务大概率将在5年内被剥离,剥离后华润未来可能将博雅打造成以“血制品+疫苗”双主线的大平台。在博雅生物已有的布局中,本身就持有罗益生物10+%的股份(罗益生物主营A+C脑膜炎疫苗)。去年,博雅打算收购罗益生物48.87%股权,收购价为7.78亿,但被否决。收购公告显示,2019-2022年承诺的净利润分别为0.71亿、0.9亿、1.2亿和1.4亿。未来,华润也许能够借助其影响力和实力,帮助博雅把罗益生物收进来,往疫苗方向发力。
小结:可预见的是,如果华润能够一步步将丹霞生物梳理好,随着基本面的明朗和装入预期的不断催化,博雅生物市值绝不止于此。
四、血液制品上市公司近期的板块表现
天坛生物从最高点53.39元跌到最低点27.88元 跌幅45%
华兰生物从最高点75.7元跌到最低点27.6元 跌幅65%
上海莱士从最高点10.86元跌到最低点6.34元 跌幅40%

博雅生物从最高点57.82元跌到最低点22.02元 跌幅68%
派林生物从最高点50.31元跌到最低点25.29元 跌幅45%
卫光生物从最高点51.38元跌到最低点27.55元 跌幅48%
说明整个板块收到了流行病的影响,整体重心在下降,这是一个共性,不只是博雅生物本身的特性
五、我个人对于博雅未来走势的一些判断:
首先,对于每只股票,我都会给出比较明确的意见,并且会配上一直K线图,这样能够让投资人更加直管的了解趋势和价格。博雅生物从2020年8月4号57.82元高价下跌到今天,已经是整整一年零三个月、经过长时间的震荡整理,博雅生物已经到了一个中长期的底。这个底整整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可谓是坚固无比,初步判断短暂下破半年线的34元是底部价位,博雅生物的短期和中长期趋势都处于多头上行走法,会一直朝着突破前高方向挺近。近期博雅生物表现强劲,一直在沿着5日线运行,可以执行五日线买入策略。如果有调整建议跌到20日线就可以进行补仓。

感谢薛叫兽 瞪羚社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祝君投资顺利!!
xiaoooo

21-11-06 14:49

0
(二)华兰生物,现在就是低估!

一段时间,华兰生物因回调较深而深受质疑,本文以简述的方式为大家进行一些辨析,供参考。
华兰还是那个华兰,只是市场情绪变了,三季报的数据改善似乎让我们更能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华兰一直是稳健经营的典范,虽然在很多新锐思维里略显老态,但如果忽略了赛道,资源禀赋,企业惯性,与一帮新锐药企对标研发强度,技术路线,就无法发现企业已经具备的实际能力,更无从在长期价值上建立高纬度认知。
公司疫苗存在的问题:

1、产品结构相对单一,99.81%的收入来自于流感疫苗。2018-2020年度,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流感疫苗、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和重组乙型肝炎疫苗(汉逊酵母)的生产和销售;其中,流感疫苗的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86.87%、99.42%和99.81%,占比较高且呈逐年上升趋势;2018年度,公司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国内独家上市,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收入占当年营业收入的74.73%;2019年度相比2018年度,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销售收入增长37,135.66万元,占公司当年营业收入的92.59%;2020年度相比2019年度,公司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销售收入增长137,454.13万元,占公司当年营业收入的96.68%
2、竞品上市。
截至2020年12月末,除公司外,国内已有金迪克等4家企业的四价流感疫苗产品获得批签发:另外还有多家企业的四价流感疫苗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2018-2020年度,公司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批签发量占比分别为100.00%、86.10%和61.41%,批签发数量大幅增加的同时市场占有率出现下滑。随着其他竞争对手对标产品的上市销售,公司面临着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导致利润大幅下滑甚至亏损的风险。

3、毛利润下滑
越来越多的疾控中心客户将流感疫苗纳入地方免疫规划疫苗,则公司未来毛利率将面临下滑的风险。
潜在利好:
1、2020年,我国流感疫苗的接种率约4.1%,不足美国的1/10,未来流感疫苗市场空间广阔。目前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是国内流感疫苗的主流产品,与同行业疫苗企业相比,公司在生产规模、客户积累、产品质量、研发能力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公司生产的流感疫苗在短期内不存在被同行业对标产品替代的风险。
2、高瓴骅盈持有公司9%的股份。
3、大股东在27-30附近增持2000w以上。
4、政府部分推广免费疫苗,有利于产品快速打开市场,并且疫苗每年都要打,不是终身免疫。这样行业龙头企业能享受较稳定的利润。
5、公司单抗产品研发,以及血制品分组的申请上市等,都能提高毛利润。目前公司市值没有体现单抗产品价值。
下跌逻辑:
1、研发能力本来市场预期很高,结果被重重打脸,快两年了,新冠临床都上不了。疫苗公司重要的是研发能力,你研发能力跟不上,没有后续产品出来,老产品被不断竞争。被市场抛弃。

2、作为基本盘的浆站拓取能力又不行,血制品未来增长能力就没想象空间了,两个预期增长点都被掐死了。
3、半年报营收利润下滑,导致股价跌停。
4、疫苗单独上市,影响了公司的想象空间
目前的华兰从中报之前的40多跌到了现在的30,公司还是那个公司,变化的是市场风格、市场情绪对整个消费医药杀估值。当然华兰也有自身的问题,突出表现为一个“慢”字,2年没有新浆站获批,研发太慢,除了流感疫苗别的拿不出手。目前的市场认知反映的是一个停滞不前的华兰。由于去年疫情影响造成的采浆量减少集中体现在上半年的签发量,所以下半年的血制品会有所回暖,加上今年的流感疫苗大概率高于去年,而集采的消息早已被证伪,华兰的景气度还是可以的,再加上消费医药的整体估值反弹也会提升助力,现在就是熬时间,后面很有希望涨回去。

我个人对于华兰生物未来的一些判断:
从2020年8月4号75.7元高价下跌到今天,已经是整整一年零三个月、经过时间的整理,华兰生物已经确立了26.6元就是长期的一个钻石底。这个底整整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可谓是坚固无比,10月28日股价再次探底到27.68回踩有效。也把一个标志性的W底形成。
从日线,周线和月线上来看,大中小三层循环都形成了蓄势上攻的形态。仅仅四个交易日,便把五日 十日 二十日线踩到脚下,四个交易日的量能和换手也在增加,股性随着价格的升高,参与资金的增多而激活。
下面用我做$华兰生物( 002007 )的走势预测图形结尾
xiaoooo

21-11-06 14:47

1
(一)被错杀的中泰化学,现在就是低估!



一、中泰化学盈利的逻辑
1.新疆煤炭市场相对独立。$中泰化学( 002092 )$英 力 特( 000635 )$鸿达兴业( 002002 )$鲁西化工( 000830 )
由于新疆远离内地,公路铁路运输都不是很发达,而新疆地区矿石资源又非常的丰富。由于运费的问题,很多好东西都运不出来。中泰化学生产电石和PVC所需的煤炭实际上都是用的本地煤炭。新疆的煤炭价格,截至现在也就是125-400多块钱一吨,而新疆是个独立的市场。实际成交价可能比这个要稍微高一些,还有部分到厂的运费,还有中泰有部分地区煤价是相对比较高的。总体而言,新疆如果要把煤炭运出去,运输到主要用煤的地方,平均运费大概900块,大部分时间,国内的煤炭都会低于1000元的,你花几百块运费,这就不划算了。所以目前来说新疆是个相对封闭的市场,新疆的煤炭价格,特别是准东地区,长期低于150元/吨。
下面是新疆乌昌地区3月1日 6月1日 9月1日 和11月3日的煤炭价格 以小三八块煤为例
价格分别是165元 125元 180元和420元



2.特高压等能源外送通道不足
目前疆电外送主要依靠特高压,而特高压目前外送电大概是3000万吨煤每年,实际新疆一年的煤炭产量在2亿吨以上,后期还有比较大的增量。新疆煤矿资源好,露天矿多,产能扩张较快。
3.将能源转换成搞附加值产品
将低成本的风电光伏和煤炭能源转化为高附加值的产品,是搞新疆经济的主要解决方法,比如电解铝,工业硅,多晶硅,特高压输电、化工等等。这些年大部分高耗能企业都在新疆,而中泰化学的PVC也是其中之一而已。在新疆之外的PVC企业,因为煤炭成本的提升,原料成本大涨。例如三友化工,这个企业的原料成本就大涨了,现在生产一吨PVC估计成本都在1.3万元以上了。这时候他必须涨价,涨到不亏钱的1.5万元。而新疆的两家企业不用,新疆天业和中泰化学的原料煤炭就没涨价,就算是涨价又能涨多少呢?而整个产品端大幅暴涨,新疆PVC同样要涨价,以前生产一吨PVC,新疆5000元成本,内蒙6000元,卖8000元的时候不明显。现在新疆成本6000元,内蒙1.3万成本,卖1.5万的时候,这个区别可就大了。
二、PVC行业到底处于什么阶段
我们贴一下中泰化学英力特和鸿达兴业pvc产品的三季度毛利情况:
中泰化学40.53% 英力特22.79% 鸿达兴业42.52%

总体看上半年,是pvc日子比较好过的时候,主要原因是下游的强劲需求。而需求端也是最大的风险来源,我们测算这个风险,到底对行业有多大影响。PVC最大的风险,是中国房地产出问题。中国房地产会不会出问题,我觉得这个概念大到是我们无法拿出结论的,如果房地产出问题,那么经济就完蛋了,我倾向于不出问题。在不出问题的情况下,房地产开发有没有可能降低开发速度,这是可能的,而且是大概率。做个假设,未来两年PVC需求下降20%,而国际上实际在重启产业链,会对冲整个需求,实际边际下降大概10-15%。现在电石产能是控制死了,基本上除了新疆,其他地方就没有新增产能,而且好多产能在退出,从总的PVC产能来看,国际上的高油价,新建石油装置动力不足,直接卖油岂不是更好。也就是极端情况下,PVC产能需求会降低10-15%,新疆之外的PVC装置,在内蒙、乌海等地区的,基本上今年三季度就开始亏损了,这次煤价上涨实际上是在出清pvc产能,英力特刚发布三季报,公司三季度亏损。
还有一个因素,就是煤炭保供,也就是电煤现在先拉到电厂,不管三七二十一,先保证发电。很多PVC厂连煤炭都搞不到,别说生产,而且现在生产就亏损。所以市场定位PVC处于周期顶点,我是不认同这个看法的。实际上,这次煤价上涨是提高了行业的集中度,是属于行业谷底,或者阶段性底部。高煤价大概率会持续到今年年底,春节前后。这三个月,多少企业得破产,特别是双控的背景下,重启都比较艰难了。到了明年,煤价下去了,PVC在双控和供应萎缩的背景下,产能真的会提升吗?价格真的会下降吗?至少我觉得电石和PVC的差价,是不会缩小的。当然,对于中泰化学来说,他最好的盈利空间在于200块坑口煤价+900元运费,也就是煤价维持在1100元左右。唐山港口的煤炭价格1100元,意味着宁东地区,鄂尔多斯地区煤价在800-900元一吨,就目前煤炭行业的情况来看,煤炭价格会长期维持这个价格。我个人判断,煤炭价格很难跌破700块了,除非中国房地产真的完蛋。当然也需要长期跟踪煤炭行业产能释放情况。
我个人觉得,在双控坚定不移执行,坚定推动新能源建设这两个宏观背景下,能源价格便宜不了,煤炭价格也便宜不了。在石油价格比较高的情况下,乙烯法成本也不低。中泰化学的盈利中枢,实际上随着能源价格的上涨,原油很快会突破100美元。在这种高油价情况下,炼化成本大幅提升,pvc会长期保持高位。在供给充足的情况下,乙烯法存在停产的可能,就算是不停产,那么至少保证了价格中枢的提升。中枢是抬升了的。而股价根本没有反映盈利中枢,属于错杀品种。


三、产业链整合及低成本价格下的优势突出
而新疆的煤炭资源非常丰富,在去年下半年全国煤价大涨的时候,新疆的煤价跌了,这种成本的剪刀差,也会拉高价格中枢。就算是全国煤价下跌,也不会比新疆价格更低,而全国煤价在新疆之外的地区去产能的情况下,会大幅提升电力、纯碱的价格。
同时公司的煤炭,石灰石,水泥的产业链延伸,会把让利润提升更加明显。

我个人判断PVC会长期维持在目前的8000元售价以上,全年170万吨,按照去年5500的成本,也就是说公司最保底的利润,都是35亿人民币以上。如果按照10倍最保守的估值,公司市值至少350亿,加上公司新产能投放,其他产业链延伸,公司我个人认为,最低市值400亿起步,周期顶点可以做到1000亿。按照目前7.88倍市盈率计算相应的股价 50元-126元 目前的价格停留在10元,远远低于实际价值
还有一个3号发生的消息值得大家专注一下, 002776 st柏龙实控人将控股权委托给了中泰集团期限三年。明年将壳清理干净后,估计会有集团的产业注入其中 借壳上市。
四、我个人对于中泰化学未来走势的一些判断:
首先,对于每只股票,我都会给出比较明确的意见,并且会配上一直K线图,这样能够让投资人更加直管的了解趋势和价格。中泰化学从2020年7月31号4.45元高价下跌到今天,已经是整整一年零四个月、经过长时间的震荡整理,中泰化学已经到了一个中长期的底。这个底整整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可谓是坚固无比,初步判断9.35将是在这个底部的中心位置,建议破了9.5就可以进行补仓。
xiaoooo

21-11-06 14:44

0
除了免费诊股之外,我会在这里同步发一些有价值的研报!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