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关于可转债交易违规操作的问题!

21-09-15 23:23 4703次浏览
柠檬妹妹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刚看到上海证券 报的新闻,有人几万元操作可转债因为违规被罚了30万。


我还是没搞明白这点钱怎么就违规了呢?是因为委托过高造成一下拉升几个点的原因吗?
我资金只有几十万,但是属于超高频交易,每天成 交基本都在一两千万左右。
我有个惯就是每次买入之前惯委托高于现价几个点,卖出也是委托低于现价几个点。基本只参与热门债,偶尔有几次盘中突发消息买过冷门债,也一下把股价拉了一两个点。
这样会造成违规吗?
想请教一下各位可转债大佬,还请不吝赐教。🙏谢谢
@花少论市  
@过得缸
@可转债茅台哥
@人类-思考
@大米吧
@MAX不简单
@njau000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24)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黑埔军校

21-09-16 08:49

1
奇葩监管,不足为奇!
柠檬妹妹

21-09-16 07:15

1
我也有这种困惑,专门做可转债的基本都是高频做T,有时候突发利好不高挂好几个点根本抢不到,直线杀的时候不直接低挂几个点卖都卖不掉。
既然是T+0为什么不能随意买卖呢?不解
unfxxkable

21-09-16 07:05

1
每笔盈利1-2%,
不知道违规在哪里,
快速变动市场价格不挂高价成交不了。高频的话,不快速卖出,很快就拐点了。

所以这个的错是高频?还是spoofing?
盘感07

21-09-16 00:15

1
区区数十万,操纵四只可转债!神秘年轻夫妇终遭重罚

孙忠  上海证券报  昨天

权威、深度、实用的财经资讯都在这里

2020年可转债“妖券”横空出世,借助“T+0”机制,一些游资毫不忌惮离谱的估值,肆意炒作小盘转债,将转债估值刷出了天际。

在那波“妖券”炒作的行情中,有一对神秘的年轻夫妇翻云覆手,共同控制使用账户组交易可转债,集中数十万元资金连续买卖,涉嫌操纵4只可转债价格。手法简单粗暴,先是暴力拉升,随后立即出货。

然而,广东证监局近日一纸罚单,将他们“打回原形”。

他们是如何利用数十万元资金对这4只可转债形成操控的呢?

玩转妖券的 “夫妻档”

广东证监局近日披露了一起“夫妻”账户联袂操控转债的案例。

当事人是一对年轻夫妻,均开设了转债账户。从披露信息看,男方卜某 1989年1月出生,女方凌某1995年1月出生,住址为广东省。

两人为夫妻关系,双方均知悉对方名下证券账户的账号、密码,共同控制并决策使用卜某银河证券账户、凌某银河证券账户、凌某光大证券账户等三个证券账户(以下简称账户组)。账户组的交易资金主要来源于自有及家庭资金,盈亏由二人共同承担。

2019年3月14日至2020年2月18日,卜某、凌某共同控制使用账户组交易可转债,集中资金优势连续买卖,操纵“横河转债”“利欧转债”“蓝盾转债””“联得转债”等4只可转债价格。

从四只转债标的看,均系市场热衷炒作的妖券,特别是横河、利欧和蓝盾这三只转债,是被市场公认的当年“妖券”品种。

2019年,“妖券”作为一个特殊品种出现了。借助“T+0”优势,游资炒作小盘转债,不仅不顾及估值,并且涨势毫无逻辑,呈现出高价格、高换手率、高转股溢价率的特点。不过,在2020年之前,这类成交量并不算大。

从此次案例看,这对年轻夫妇提前在市场启动之前,把握住了“妖券”流通盘小的特点,借助资金优势,7次出手,轻松获利,无一失手。可谓是这场“妖券”炒作潮中的赢家之一。

不过,最终广东证监局认定这对夫妇的上述行为,违反了2005年《证券法》第七十七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构成2005年《证券法》第二百零三条所述情形。

根据当事人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及社会危害程度,依据2005年《证券法》第二百零三条的规定,广东证监局决定没收该夫妇违法所得46852.93元,并处30万元罚款。

数十万元如何形成操控?

几分钟内完成T+0,屡屡得手,这对年轻夫妇对于转债市场的熟悉程度可见一斑。

他们操作最为密集的品种是横河和利欧两只转债,这也是“妖券”的龙头品种。不过,当时成交尚不十分活跃。

2019年3月14日,横河转债正经历第一次炒作,在连续大涨后,当日横河转债暴跌16%。

正是在这一天,他们出手了。利用账户优势,他们拉高价格,轻松获利出局。此后该券一泻千里。

广东证监局的罚单,还原了当时的操作细节。

当日9时32分56秒69毫秒至9时34分29秒10毫秒,在开始委托的前一笔市场成交价为156.80元/张的情况下,账户组中卜某银河证券账户、凌某光大证券账户分别以157.02元/张至161元/张不等的价格,分5笔委托买入横河转债合计9750张,其中以不低于卖一价申买量为7300张,占比74.87%。合计买入成交5220张,成交金额830555.20元,占同期市场成交量的比为23.56%,将横河转债的价格从156.80元/张拉抬到160.80元/张,可转债涨幅为2.55%,同期正股涨幅仅0.85%。

拉高后,他们迅速出货。当日9时34分3秒74毫秒至9时34分38秒21毫秒,前述买入的“横河转债”5220张全部被卖出。经证券交易所计算,他们盈利6368.34元。

图片

第二笔交易发生在横河转债第一波爆炒后。在阴跌一阵子之后,横河转债于2019年6月18日有一个反弹,这对夫妇利用账户拉出了当日高点。

2019年6月18日,11时24分4秒36毫秒至11时25分17秒97毫秒,在开始委托的前一笔市场成交价为109.78元/张的情况下,账户组中卜某银河证券账户、凌某光大证券账户分别以110.02元/张至115元/张不等的价格,分5笔委托买入横河转债合计18320张,其中以不低于卖一价申买量为18320张,占比100%。合计买入成交4172张,成交金额470223.90元,占同期市场成交量的比为23.88%,将横河转债的价格从109.78元/张拉抬到114元/张,可转债涨幅为3.85%,同期正股涨幅仅2.76%。

当日11时24分28秒67毫秒至11时27分3秒9毫秒,这对年轻夫妇前述买入的横河转债4172张全部被卖出。经证券交易所计算,他们盈利9303.25元。

图片

从结果看,该夫妻账户操作无比精准,七进七出,每笔皆有盈利。

图片

其实论手法并不复杂,他们利用资金价格优势打出高点,随即出货。而这种“T+0”操作显然属于操纵市场的行为,即利用资金优势干扰市场价格,从而高位获利。

值得一提的是,他们是如何利用数十万元资金对这4只可转债形成操控的呢?

有机构人士表示,流动性不足是困扰可转债投资的一个短板,也是游资活跃的一个因素。不少基金甚至不敢重仓转债,尤其是2019年市场流动性相对较为紧缺。这也给游资制造了炒作的机会,频繁利用价格优势拉升转债价格,然后进行T+0减持。
柠檬妹妹

21-09-15 23:27

1
各位大佬是如何委托的呢?是锁定买5和卖5价这种吗?还是其他呢?
我感觉低于成交低于1亿的冷门债真的不能再去了,万一哪天无意之中造成了违规可真麻烦了。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