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预判热点性质,是主流热点,还是次主流热点还是非主流热点
2.预判可以先试错轻仓买入,确认后再追涨加仓
3.对于主流热点,实盘操作中可以直接买相对确定的龙头也可以买后发品种,仓位稍重些也无妨,
以新三板为例,2月23日确定新三板为阶段主流,当天先部分买入龙头
苏州高新,热点强度超预期后,午后再加仓
天地源,
2月24日逢高卖出天地源,2月25日再加仓苏州高新,之后冲高过程中分批卖出。
4.若是次主流,有绝佳机会也可以重仓搏杀,若是非主流,轻仓参与,隔日卖出。
1.我的重要理论之一,符合主流热点的新故事是赚大钱的机会。
2.既然准备赚大钱,何必着急卖出。
3.即使行情弱于预期,宁愿回落卖出,少赚些无妨,但是提早卖出,错失的可能一年中为数不多的绝佳机会,两者权衡,先持有观望是上策。
1.热点来自题材,持续性来自赚钱效应
2.
海量信息的快速识别来自于对于股市的深刻理解
3.基本面往大了说无穷尽,选主要的就是,如净利润
4.敏感性部分属于道的范畴,从量变到质变,看个人悟性
5.有时间的话,尽量全面考量,咨询越全面,判断越客观
6.我在小资
金时就有分仓惯
7.市场情绪看赚钱效应和亏欠效应,热点接力看赚钱效应能否持续
8.复盘,有时间的话多看,精简的话,选择重要板块,重要个股做复盘
1.股票操作只有买入和卖出,没有止损和割肉。
2.卖出后重新审视市场捕捉新机会,不必为了所谓的解套而错失其他的机会。
3.只要系统没有问题,赚钱不值得激动,因为那是概率,亏钱也不必懊恼,因为那是概率。
交易的本质是群体博弈,追根溯源的话,就是随时衡量,场外的潜在买入者的钱的数量和买入倾向,与场内筹码的数量和卖出倾向,
当前者大于后者就买入,当后者大于前者就卖出。
买入倾向的推理,大多来自赚钱效应,卖出倾向的推理,大多来自亏钱效应。
然后再结合大盘,主流热点这些,进行瞬间的操作判断,操作是瞬间的,判断是动态的。
各种现象,并不一定都能得到解释,但是有些是有普遍规律性的,例如我之前说过左侧交易的好时机是连续一段下挫后的集体大幅下挫,
那么对于连续上涨一段后的集体涨停就要小心了
1.先判定是否主流热点,如是,不必等涨停也可随时先买入,等确认强度后再行加仓。
如果不是主流热点,等,如果强度够高 ,就排队龙头,大幅度超过预期,就同时排,但同时仍需注意仓位控制。
2.早期作为试错出击,随着整体资金的增大目前基本全部放弃,因为分散精力,同时即使有赚对整体收益率也无大益。
3.强势阶段,一种直接买强势标的,另一种买低位未启动的。
4.小资金仓位变动通常较大,在强势阶段,可不必过于在意资金管理,不过如果有意为未来做准备,也可当做大资金来练分仓操作。
5.强势阶段,买股得逻辑是因为赚钱效应下的资金不断进入,那么强的标的被后来资金选中的概率大,所以选强。
弱势阶段,买股的逻辑是因为市场亏钱效应的扩散导致恐慌盘的不断宣泄,那么宣泄待尽的,只要少量买盘就可以推动上涨,所以低吸。
技术图形相对次要,对于市场情绪的把握才是重点,但是这个没有图表,很难量化,确可以揣摩。
1.职业炒股以来,一直寻找针对股市不同阶段下同时兼顾安全与效率的最佳策略。
2.目前是弱势,就大致说下弱势中的反弹策略。
2.1.初期,选择做强势股的回调反抽,或者新热点。
2.2.中期,选择做超跌股,重点在时机,一般是连续下跌一段后的再度猛跌时。
2.3.末期,选择做符合主流热点有爆发力的强势股。
3.心理分析
3.1.下跌初期,市场并不完全认同,仍然期待会有新高,因此对于新热点和强势股的回调的反抽仍然有新高的欲望。
3.2.中期,市场已经认同弱势,强势股的反弹往往遭到更多的抛压,而超跌股伴随着崩溃盘得出现,抛压稍显缓解,
此时稍有部分买盘便有机会推动超跌股进行一定的反弹
3.3.末期,由于市场对弱势的认同,使得很多资金处于在外观望状态,随着市场出现部分赚钱效应,
这部分外部资金在个别股票上会展现出强大动力。
4.对于目前的格局,初步判定为弱势末期,市场最弱的
创业板已经有10天以上的相对横盘期,出现部分强度较高的强势品种如
天业股份,
昨天
五矿发展、
中国铝业这样的大块头也有涨停表现,今天早盘的
金地也是。
5.对于阶段的判断本身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可能会错,但是好的策略,就是在判断错误的时候仍然可以占有一定的应变优势.
6.也许后市还有低点,但是我相信随着盘面出现的一些新的变化,那些在场外观望已久的游资心中那份被隐藏多日的激情又会被重新点燃,
此时好的策略就是把筹码放在最有爆发力的个股上。
主流,通常是涨幅大,跨度时间长,操作策略是反复做,第一波赶上的话就做足,没赶上的等回落后还能再做下一波。
支流,各支流循序轮动,涨幅各异,时间上契合主流,直至主流完结,策略上,在主流不倒的情况下,按照以主流为中心的逻辑逐步挖掘。
次主流,涨幅和时间跨度上少于主流,但是仍然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策略上,以围绕龙头操作为主。
非主流,时间短,但是因为技术面或者消息面等因素短期会有一定的爆发力,策略上,快进快出,隔日超短为主,爆发初期可参与,
后市不追高。
1.弱势初期低吸止损,是个股形态尚未破坏,反抽时市场仍有期待新高,因此仍有一定的追涨动力,到时可从容卖出套利。
2.弱势中段低吸崩溃,市场已经不指望新高,但是抛压经过一轮释放后,短期套牢盘被锁在高位,稍微有些买盘就可以轻易推高,
但是越往上越容易触及套牢盘,可以提前于套牢盘之前卖出套利。其上涨的本质不在于买的力量有多强,而在于抛的力量瞬间真空。
3.弱势末端追涨强势,进过弱势一段时间后,短线资金因看空后市而导致大队人马在场外观望,此时一旦有强度较高的热点,
容易引发场外大量资金的关注,一旦赚钱效应形成,因场外资金级别大过短期套牢级别,所在压力位被逐个突破,并不断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