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今天市场非常惨烈,但凡是偏成长,估值偏高,有抱团特征的标的,几乎毫无例外被“杀”了,资金再度向“低估值”聚集,比如
上机 、宋城、
万科 、
老板电器 等。
是什么导致了今天市场的崩塌呢?
原因在于国际局势的动荡,*。
这个事件是一个导火索,点燃了市场对于“高估值”的恐慌情绪,导致了市场的“崩塌”。
关于“高估值”的问题,我们最近这几天的文章包括昨天的《高瓴巨额减持,
凯莱英 跌停!怎么看?》都在说,我们当前对于普遍抱团成长股的态度是明确的:
第一,性价比不高,选对20%,选错30-50%的下跌;
第二,当前不宜再买入,甚至应该减仓。
所以,最近CXO的表现很好地体现了我们的判断。
但是,话说回来,CXO、
新能源 包括
医美,是目前A股市场数的出来的高成长赛道,在流动性充沛的市场环境下,资金又能去哪呢?
去传统权重吗?可能性极低,我们说过传统经济是围绕
房地产去打造的,现在房地产一个是已经步入夕阳,一个是政策前途未卜,资金大规模进入的可能性极低。
所以,一旦市场重回稳定,成长还是资金最主要的选择方向,当然资金也会去挖掘一些细分领域的绩优股,但那些方向能够承载的资金也相对有限。
再说流动性的问题。
目前Shibor利率依旧维持在箱体震荡区间。
国债收益率虽然有所反弹,然依旧维持在相对低位。
央行昨天开展6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含对8月17日MLF到期的续作)和100亿元逆
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分别为2.95%、2.20%,继续满足
金融 机构流动性需求,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从我们对7月份中国经济数据的分析来看,7月份我们的经济在全面降准之后表现依然不乐观,PMI持续走低,M2、社融等数据下滑,可以说是非常不理想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央行进一步保障流动性的预期应该是提升的,而不是正相反,因为我们说过,现在最重要的目标还是稳经济,通胀是我们短中期需要容忍的因素。
所以,在流动性但中期不会缺失的背景下,我们前文说了,资金大概率会去哪呢?可能还是高成长赛道里面。
但不可否认的是,百倍以上的高估值透支了未来5年以上的成长,希望股价像过去一样节节高攀可能性不大,需要时间去消化估值,所以,我也说了,现在除非是性价比特别好的,成长性特别好的方向,不适合买入,甚至应该考虑减仓。
至于清仓,我认为倒也大可不必,因为我们已经选择一条相对不错的赛道,我们希望看到这些成长性事物的渗透率能够一个更大的提升,我们再选择退出,现在从
新能 源、CXO以及医美来看,我认为目前还只是开了个头,我们认为这些方向都是能够支撑十年以上的逻辑,我们更希望在进入中程的时间点离开。
好了,今天就说这么多,记得关注、点赞,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