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一点,当下中国高层是非常重视资本市场的,这点毋庸置疑。为什么呢?因为中国要崛起,要复兴,那么,
金融 市场层面,也要成长为一个大家伙。
在这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中,
中国资本 市场乱象是很多的,尤其是最近的2015年给中国留下了不可磨灭难以回忆的印象,在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后,高层定调,中国资本市场要逐步成为一个健康、平稳的市场。深刻地理解到这句话,炒股的进退,就有了最底层的依据。
下面逐个分析。
怎样是健康发展?健康这个词原本是用在人身上,就比如身体健康。一个人身体怎样算是健康,不就是没毛病嘛。健康的资本市场,最简单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能持续经营且盈利的公司在市场上存续,视盈利情况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不能持续盈利的逐步出清。把握好这一点,就明白行业要怎么选,公司要怎么选。
怎样是平稳发展?我们还是用对立的思想来理解,平稳,就不能过山车,大起大落,而是要进三退一,进三退二,不能像之前一口气进十。平稳这一点就决定
大金 融板块注定不可能有好的表现,它们如今的作用即是节奏器,起个平滑作用。
以上两点是关于高层对于市场如何发展的分析,当然还要有高层对于经济的看法,基本上每个阶段国家都会指定哪些是可以炒的,这些方向都在五年计划里面写好了。
还有一点也很重要,那就是流动性。怎么理解流动性对股市的影响?钱就是水,池子就是股票池,水位就是股票价格。水多了,水位
自然 就上去了。只是说水怎样在池子里流动和怎样在不同的池子里流动。理解好这些,就可以掌握先机了。
至于炒作,这个可以用一句电影黑社会以和为贵里的台词来定调:不是不让你们生存,但是要适可而止。
其实股票就是用来炒的,交易员只交易沙丁鱼罐头,而不能去关心罐头里的沙丁鱼到底能不能吃。最最关键的,是在沙丁鱼即将变坏前脱手。
以上说的都是超大逻辑,并不牵涉市场的具体细节。在有效理解以上内容后,准备真刀真枪开干时,有几点是一定要牢牢把握住的。
第一个就是流动性的问题,即池子里的水在当下和接下来一个时期,能达到怎样的高度。
水涨则船高,自然可以乘风起浪。水浅则触礁,自然要待在港湾里候时。
流动性变化的问题,超出了我的能力范畴,但市场里能人很多,他们对中国目前的经济情况对央行收关水龙头的研判把握能力是不错的,可以借鉴他们的东西。
但其实也不用这么麻烦,水变多的时候,对水位变化敏感的人总是有的,他们自然进场,促成水的进一步增多进而引发正向反馈,直到水达到当下总量的上限。
那我们什么时候进场?等到市场很差的时候,港湾都是船的时候,突然有人进场,猛搞一只票,打出巨大的挣钱效应,这个时候,就是风向转变的时候。即意味着,接下来,水要逐步变多了,要准备好出击。就比如说上半年,年后市场猛烈下跌,一片哀鸿遍野。到了三月,
碳中和概念突然大放异彩,
顺控发展 开启无敌模式,这个时候,就是高层向市场传递的信号——帮我稳定一下人心。这和当年的特力a异曲同工。
市场崩塌,高层需要稳定人心,对市场炒作自然会网开一面,这个时候就要大干快上。大炒碳中和,即是风向的转变。后面就可以出手干起来。
流动性的问题,归根结底,一是热钱总量的问题,二才是全部总量的问题。
第二个,则是水在不同池子间流动的问题。又可以细分为,第一,出现怎样的情况会促进水在不同池子间的流动;第二,水具体是怎样流动的。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的是,可以用来蓄水的池子有多少,池子的优先级和大小是怎样的,这一点的分析,则是具体的市场功力的显现。
主流的炒作一定是在五年计划里提及的,即池子有哪些,基本上是写在五年计划里面。那么接下来就是池子优先级要如何判断,这个就要看哪些问题是当下最紧迫的,即国家层面推进这些方向的力度何如?
水在不同池子间流动的问题,当下我依旧在感受市场,试图找到答案。至今明白的是,这个问题,其实指向的是当下市场的灵活变化,很难说有确切的东西来指引,唯有参与市场,去细心揣摩聆听,才能有一二所得。要说有什么指引,我能想到的就是满则溢,盛则衰,具体说就是看进入池子的资金的总量和池子里水的位置。
在大致明白以上内容后,要做的就是真金
白银 投入到市场,这个阶段下会有几个问题,大方向下面哪些是可以买的,什么时间什么价格去买,分别买多少,什么情形下出,出多少。这就是具体的战术层面,要解决的就是仗怎么打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