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系统14:节奏就是模式,模式就是节奏
1.出手点一定是在大局观之下对盘面有了综合判断。综合判断包括指数(整体市场赚钱效应)和投机情绪(情绪周期),得出的是情绪周期的位置。
2.情绪周期的位置,是交易的节奏,也决定出手的模式和方向。
3.无论情绪周期的位置如何,出手的个股一定是具有辨识度的,无论是转债还是次新的过渡或防守。所谓强者恒强,如果没有辨识度说明是随机的毫无逻辑的。
4.周期位置对应的出手点在一定时间内是固定的,对应各个周期无非是情绪转折日(启动)、延续、首次分歧、修复一致、延续、2次分歧(强分)、修复/退潮、2次强分(1冰)、启动。每个周期位置对应的出手点,都离不开高辨识度和个股超预期表现。
5.纠错,在关键周期节点如果没有做对节奏,这里最大问题就是如何纠错。一是空仓等待。二是快速切换。三是转债/次新过渡。亏损的最大根源就是做后排杂毛和对周期的错误判断。另一方面是对周期不同位置没有匹配的模式手法。
6.计划交易,动态修正。在低于预期的情况下如何处理手上个股和切换目标个股。最合理和最正确的方式就是空仓。从交易的角度,想要做大,每个月只需要20%就可以成为最顶级的yz,那么根本不需要太多的出手,每天出手本身就是错误的。除非有把握的看得懂的出手点。但从周期和交易节奏上来说也是没有太大的益处。
7.那么模式是什么?就是对应周期位置的出手点,如果是高辨识度那么一定是高位和带速度和强度的,市场合力的个股,就一定不会有舒服的买点,如果是舒服的买点一定是低于预期的,那么参与高辨识度个股一定要在合适的周期位置超出预期的表现。这两者是矛盾的,如果超预期那么就不会有分歧,如果有分歧就不会是超预期。所以在主升期买龙头一定是头铁的,正如92科所说。所以关键还是周期位置。当龙头明牌时就是加速了,龙头加速就没有了买点,那么只有龙头断板再超预期反包才有机会延续。(如建投/
天保基建/中交)。所以模式就是节奏,节奏就是模式,在龙头加速前买入,在龙头分歧时格局,再在龙头弱转强时买入。因为无论何种模式都绕不开高辨识度和超预期,那就绕不开高度和龙头,不同模式最后都是殊途同归,而区分他们的是对周期的理解力,谁早谁迟,谁的模式确定性更早谁先上车,那么市场上有没有最正确的版本?
8.交易的选择,更追求的是稳定性而不是更有效率。从复利角度,稳定更重要,在看不懂的时候选择空仓等待,在提前预判确定性低的时候轻仓试错。这些都是最正确的做法,也只有这样才能走在正确的方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