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憾有啥用啊,那天上板的前一天,二选一
洲明科技和
青岛中程,看青岛中程当天好像挺高没去。。。。说明底子还是太差。。。
还有,技术指标真的只是工具。。。。我电脑里面没有几百也有两三百了,弄得多了就知道了,那玩意对了是运气。进进出出进进出出,都是在筹码交换,一旦没人接了,就下来了。弄得多了就知道了。
说到底还是谁在买,谁在拉,谁在接,上涨过程是吸筹式拉升,还是吃货性拉升,等等。
我们这些小虾米能做的只是做好跟随。那么所谓的跟随,是到底怎么跟?打板跟、半路跟,还是低吸跟,这是一个手法和节点的问题。打板是看有没有人来接,半路是看有没有人来吃,低吸是看有没有人来拉。
学费交多了也就知道了。。。。
还有,模式
思维需要训练:有没有清楚看着一个个牛股一天天是怎么拉起来的?注意不是事后看,而是一天天看,为什么今天拉起来能站稳,要不要买,明天怎么走,等等。事后看是看不到过程的。华晨首拉14点当天,进不进?为什么?第二天要不要上车怎么上车,参考点是什么?
东岳硅材看着首拉、二拉、调整、再拉、再低开再拉、再横盘,这是一个上涨是否
可持续性的问题,等等。。。
一个过程,事后看没有用,预期+计划+买入标准+买入+符合预期+卖出决断,完整的一个过程,要动态分析而非事后的静态分析。再展开来就是一大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