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
机械锂电设备专题交流-
一、主讲人介绍
1、结论:锂电设备未来5年维持高景气,长期看好三类设备供应商
1)看好对于电池电芯良率影响关键的中后道制程设备
先导智能 、
赢合科技 ;
2)关注目前自动化率仍低的模组、pack自动化设备
先惠技术 ;
3)同步于电池装机容量增长的结构件厂商
科达利 、
斯莱克 。
2、今年超预期的要点
1)行业下游需求高景气,锂电设备厂商基本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大部分厂商有扩产的压力和要求。一方面,1H20疫情压制电池厂投资需求,近期产能报复性释放。另一方面,
新能源 渗透率高速增长;
2)景气延续性方面,专用设备企业一般容易受到行业周期波动影响,但目前来看锂电设备中期具备持续高增长前景,天花板超此前预期。根据中金
汽车 组的预计,2020-2025年,
电动车 行业年化增速将超过40%。动力电池方面,随着单车带电量的提高,动力电池需求将会持续高于
新能源汽车需求增长。预计2025年动力电池装机容量将超过1,430GWh,年复合增速50%以上;其中中国市场将达到428GWh,海外市场合计1,052GWh,海外需求占比达到七成。
3)在更新替换需求方面,
锂电池设备的更换速度也快于我们的预期。动力电池提高能量密度和降低生产成本的要求下,锂电后段设备的更新换代速度从过去的5-8年的更换周期缩短到目前3-5年的更换周期。根据我们的测算,假设设备投资额为1.6-1.8亿元/GW,锂电池价格为0.8元/Wh,锂电池企业销售净利率为10%,锂电池企业成本回收期仅为3年左右。
3、对锂电设备需求测算
1)自上而下:
(1)全球汽车销量:根据中金汽车组预测,2021-2025年全球汽车年均销量稳定在9,000-11,000万辆之间。
(2)新能源汽车渗透率: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为3.7%。奔驰、宝马等传统造车巨头计划于2025年实现25%左右的电动化率,我们保守假设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至20.6%,新能源汽车当年销量约为2077万辆。
(3)单台车带电量:随着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电池组能量密度等要求不断提升,电动车单台车带电量呈上行趋势。根据中金电新组测算,2020年新能源汽车单台车带电量约为45kwh,预计至2025年上升至69kwh。
(4)产能利用率:我们预计,目前全球动力电池产能利用率在70%左右,假设未来5年将以每年2pct的速度提升,至2025年将提升至80%左右。
(5)产能更新周期:假设原有动力电池产能3年更新30%左右。
(6)单GWh设备投资额:目前锂电池单GWh设备投资额约为2亿元左右,在锂电设备不断降本增效+自动化率要求提升(将提升设备投资额)两个因素的互相影响下,我们预计未来5年单GWh投资额不会出现大幅度的降低,假设投资额每年以5%左右的速度下降。
据此测算,我们测算出2021-2025年全球锂电设备需求量超5,0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59%。其中2025年锂电设备需求仍将达到1,516亿元,当年同比增长速度21%。2025年锂电池前、中、后道设备市场容量将会分别达到576亿元、485亿元和455亿元。
2)自下而上测算
根据我们的统计,国内CATL、BYD、
国轩高科 以及国外LG化学、三星、SKI、
松下 共7家全球龙头电池厂,截至2020年底已有产能合计为437GWh,规划新增产能超1TWh,其中大部分新增产能将于2023年之前投产,我们测算新增设备投资额合计超3,000亿元。
4、主要标的梳理
在电芯制程设备当中,我们最关注影响电池生产效率、良率,且竞争相对集中的中后道设备。
前道设备:
科恒股份 、赢合科技
竞争相对激烈中道设备:先导智能、赢合科技等
后道设备:
杭可科技 、先导智能等
模组、Pack自动化:先惠技术、
星云股份 、先导智能
二、投资者问答
利元亨 公司情况:利元亨设备偏后道,与杭可、泰坦有一定区别。后两者主要是化成分容设备,利元亨主要做检测设备。2025年后道设备市场预计达到450亿元,预计主要由国内企业提供,考虑成本等因素,日韩竞争力不如国内企业,利元亨等二线厂商也具备成长空间。
先惠技术与
宁德时代 对比:先导在自动化方面的发展思路是成为解决方案的综合供应商,不局限于锂电领域,会向
光伏、汽车等其他领域延伸。在模块自动化方面,先惠与德系厂商的合作历史较悠久,与大众、宝马建立了紧密联系,今年重点突破了宁德时代。先导智能做Pack产线自动化的时间晚于先惠技术。由于德系厂商对安全等因素关注度更高,因此自动化率水平较高。预计先导也会逐渐与这些厂商开展合作。
工艺升级对设备的影响:固态和半
固态电池是对锂离子电池的升级,但目前产品尚不成熟。另一方面,这种变化不影响后道环节的设备需求,充放电设备和测试设备不受工艺变化影响。在中道环节,目前卷绕工艺在方形、圆柱电池使用较多,叠片工艺在软包电池使用较多。目前先导、赢合等中道设备领先企业在卷绕和叠片技术均有布局。例如先导智能的叠片设备也做到了国内第一。考虑类似情况,未来存在工艺升级时,具备先进技术敏感度的企业。
叠片和卷绕技术路线:预计国内方形和卷绕仍将是主流。软包电池的问题在于,过去受制于铜箔、铝箔成本较高,目前材料成本下降后,加工速度仍然无法达到卷绕的效果。消费电池领域,软包电池是主流方向。对于动力电池,生产效率、生产成本、良率需要综合考虑,因此在效率问题无法解决的前提下,预计方形卷绕还将是主流。
卷绕的占比:从占比来看,卷绕没有明显提高。预计未来一段时间,软包占比会有一定上升,卷绕份额维持稳定。目前优质卷绕设备的加工良率在98%左右,随着控制技术的提升,良率仍有提升空间。赢合科技是龙头公司。
日本选择氢能电池的原因:近期本田宣布停产氢
燃料电池车。汽车工业在美国、德国、日本的发展历程中,日本一度占据领先地位,尤其是凭借超高的精细管理能力。在电子行业也是类似,90年代日本有16家企业是全球制造业市值前50企业,而如今只剩6家。人口结构变化、企业治理结构变化导致企业创新意识不足,产品缺乏创新迭代。例如日本将电子产品视为耐用品,产品创新迭代周期较长,而后来实际上电子产品成为了快消品,诞生了
苹果 等持续创新迭代的企业。在新能源领域,日本将动力电池视为一种过渡技术,直接将更接近终态的氢能技术作为重点对象,缺少对过渡技术锂电池的足够重视。
锂电设备订单是否向二线企业外溢:行业龙头供不应求,先导智能去年8000人,今年上半年扩到了1.2万人。杭可也存在较大的人员扩张力度,今年新签订单能够达到50-60亿元,公司预计未来也会考虑采用本土建厂的方式,国内作为零部件产地,海外组装。
设备厂商受益弹性:中
国新能源 汽车市场占全球44%,基数较大。政策方面,美国等地对新能源补贴力度更大。欧盟对于汽车碳排放量的要求是全球最严格的,具有很高的罚金标准。从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来看,欧洲八国15%,中国8%,美国2%。
由此来看,海外的渗透速度可能高于国内。海外电池产能占比最高的是日韩厂商,包括LG Chem等。赢合科技对标先导智能,严重低估了。合理估值50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