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降准,对指数并不是正面影响,大多数投资者买的还是行业和个股上押宝,个别机构才做指数均衡。
对弈,
银行 保险某些特征与
滴滴 无异,做的都是资本买卖,拾取经济增长的红利,这一点从香港以前的
金融 业就可以看出,银行是一个制度性质的产业,做的都是加减乘除的事业,同时也是护强除弱的特性。
成长股的逻辑没有兑现之前会更加成长,就如同当初的
舍得酒业 在过100之后必然冲到200一样。
稀土的万亿市值可以研究,目前整个板块具备
有色 里面的精英模式,稀土本身是土,卖土的价钱只因为没有定价权,科技加资源的对接才可能产生高附加值,尤其是低碳的生活环境实现期间,稀土对永磁电机,
光伏,
芯片 半导体 的利用率会大增,
从
宁德时代 之后,这是3年前锚定的一只赛道龙头,稀土行业有望出现一只万亿市值的标的。目前看最有可能的是包钢集团,
北方稀土 和
包钢股份 的合体,改革是必须的,否则拿着金饭碗讨饭吃,怨不得人,所谓赛道龙头,即是好的行业,优秀的管理层,得天独厚的资源。曾经的
招商银行 靠的就是优秀的管理层,深圳的资源做大做强的。三马通槽,之后没有银行家。四马难追......
中来股份 ,光伏屋顶是个大市场,一文地方自行研究,只报备,部委不监管,不过会,说明权利和责任全部下方,智慧之举.
新能源 前期摸着石头总结出来的经验,靠补贴不可取,还得市场竞争,命运多舛,媒体有时候可能毁掉一个企业的好运气,股价涨跌本是市场行为,
创业 板初注册制时期,就发生过媒体干预市场的行为,今天看,依然没有改善,骨子里的权利控制引导欲望,与尊重市场,敬畏市场背道而驰.历史上因为停牌而查出真东西的,几乎没有,润和股份开了一个先河,出了一个自然投资人的豪华龙虎榜,市场在进化,监管也在思考.
永远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投资和投机的本质相同,都是盈利为目的,其主要逻辑夯实点还是所投标的的赢利预期改善.
从中国远洋可以看出,盈利预期实现之后,反而变成资本离场,这与上市公司只报喜不报喜之后的方案有关,比如能给高分红,估计就不是这个走势,舍得吗?
所以,基本上还是赚的趋势的钱.
从股市要获取大的成功,非大才不可,加减乘除搞清楚,徐翔是一个把乘法做的最好的,巴菲特是一个把减法做的做好的,失败的散户大多数都是只会做加法,得到的确实除法.身体结构是一样的,但是结果却不是一样的.
如同现代公司的经营,一个时代化的私募,
人很少去思考,认知变现之后的逻辑,研究市场的本质是掌握十面埋伏之后的结果,而不是如同梁山108将,看着个个能打,最后少有善终..
投资就是用钱来验证自己的认知.
怨不得,也急不得.最终是一场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