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万物离不开时间,唯独在股市里可以没有时间,你可以持仓到这个股票退市甚至永久,一个没有时间规定的东西,就会让人永远地幻想多拿一天,持仓周期是一个值得我们去研究的东西,因为一个股票要上涨还是下跌,很难去准确地把握,你只能做你认知以内的买卖,那么持仓周期要通过几个因素来决定:涨幅高低、量能增减和基本面情况。
先来说说涨幅高低,很简单的一个例子,追了两天之内涨了15个点的股票,对于三天内的波动和回撤,肯定是很有可能超过10%,比如最近上涨的比较厉害的
601696中银
证券 ,短期之间涨了30个点,又回撤了20个点,我们如果是买在高位,我们的持仓就是一天的博弈为合适,因为要考虑风险的问题,追高进的,就是想着隔天或者当天能涨,持仓周期当然是设立为一天,当天买入当然是预计隔日上涨,如果预计隔日是下跌的?那今日买入的意义为何?不符合预期,风险这么高,肯定持仓周期就是隔天卖,一天的事情。
而买入以后,一定是提前写下交易体系的,就是股票策略,什么条件止盈止损,例如:
一个清晰的股票策略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一些涨幅较高的股票一般都是隔日卖,哪有什么再持有看看,这种自我安慰是不应该存在的,反之如果是横盘修整的,短期日平均涨跌幅不超过3%-5%的,我们倒可以考虑多持有两天。
其实炒股就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叫多马胺,就是有瘾阶段,一天不看盘都不行,一个涨停就特别的爽,特别开心!一个跌停呢,就能给你带来特别大的悲伤,这个阶段呢,就是属于多巴胺阶段。在这个时期想盈利是很难,但大部分人,炒了一辈子股都没跳出这个阶段,那么炒股的出路在哪里呢?要跨过多巴胺,进入到交易系统的阶段,每一次的买卖,每一次的选股,都按照一个简单的固定标准去执行,不追求卖在最高点的那种爽、买在最低点的那种愉悦,但是长期积累下来呢,是能够盈利的,等你有一天忘了看盘那天才到了这个阶段。每一笔交易都是独立的,你每一次开仓的理由只能是看好趋势,而不是去补仓拉低成本。有人会说呀,我不会亏,只要我不卖总会回来,那些人都没搞清楚钱的本质。钱这个概念,必须得有时间坐标才能有意义的,100年后给我们100亿还有意义吗?我们问一个人有多少钱的时候,实际上是在问此时此刻你的极限支付能力是多少。当你的股票下跌50%,你的支付能力就降低了亏损就已经真实发生了,永远不会改变,哪怕下个月我们那只股票。让它涨了十倍,让你赚100万也无法消除前面已经亏损所带来的影响,因为那50%本金损失让你在后续上涨的时候少赚了一百万,亏就是亏,套牢就是自我安慰。能够正示自己的亏损才是股市的入门,一个股票策略是非常重要的。
再第二个因素,量能增减,量能增减这是要根据持仓股票所在的板块来决定,打个比方,持有
保险板块的某支个股,做中长线,预计的周期是多少呢,我们买它肯定就是为了收益,就是你猜测它在近期或者未来至少是不会下跌或者有小幅上涨才会去持有,我们根据它在上涨周期的平均一天成交额和现在的周期平均一天成交额的距离来判断还有多久才能上涨,或者我们等某个时期平均成交额达到了这个量能再考虑买。
目前保险板块平均日成交额为70亿,离前期在上涨的周期日平均成交额还差50亿,那么这里的持仓周期预计就会拉升,可能要到两个月到半年甚至更久,那么你的每次中长线的股票根据目前的成交额就可以测算出持仓周期的长短,如果一个板块是突然量能爆增,短线就是博奕的机会,隔日出局能比较好地控制住短线的风险,但如果一个板块量能爆增,你持仓的隔天量能继续爆增,继续上涨,只要增量保持大量增量,比如第一天100亿增加到第二天200亿到第三天400亿这种近似疯狂的增量上涨,那么哪天缩量下来了,才是卖点,量能不缩我们都不用卖。
还有一点就是基本面,其实基本面就是业绩、净利润、还有近期减持是否会发生或者减持时间到没到的问题,然后没有重大利空就行了,特别是一、二、三、四季度的报告期附近,一个业绩偏好的股票往往都会有上升空间和预期,基本面不能是唯一的标准,只是在几支股票上面选择,我们尽可能去挑一个业绩较好的股票,如果光看业绩是没办法操作的,因为股票是炒的预期,业绩的公告是后知后觉,买业绩偏好的只是为了避免爆雷踩雷,业绩好其实很难说明问题,基本面这个问题要搭配上面两个条件来结合用,像
605006山东
玻纤,这两天就公告预增4倍左右的中报,短期之内的波动就会大一点,而昨天化工板块也有放量上升,几个条件增加在一起,短期就会有比较大的收益值。
一个简单的持仓周期决定了股票买卖的成败,再多的专业知识抵不过一个认知!持仓周期预期之后是股票策略,一个开盘前的股票策略就决定了你是否度过了多马胺炒股的时期,自己能控制住自己的买卖,操作自己认知当中的盈利,才是最大的赢家!下期我会重点讲到股票策略应该怎么提前制定,盈亏值怎么计算。
下期见,关注我,了解更多炒股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