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世俗的说法,市场见底有三个标志
分别是:政策底、市场底、经济底
人们根据数据,得出市场底滞后政策底1-12个月,多数情况是1-3个月
市场底又领先经济底大约3-9个月,多数情况是3-6个月
这个经验水虽然只是数据,但背后有其内在逻辑
市场反映的是未来预期,无论上涨下跌,都会提前实际的经济数据反映
特别是指数这个层面,当然有手眼通天的人们……
这就是市场底提前经济底的原始逻辑
这几乎是必然的。
政策底领先市场底
政策是喊话与引导作用
相当于一个警示,大白话翻译就是“悠着点,快触及我的底线了”
好比信用账户,跌破150%就发警告,130%才是底线。
某种意义上,股市持续的下跌也是在试探“政策底线”
政策底线试探出来后,各路神仙才会根据实际情况去安排处理。
这一次的政策底,是3.16日。
根据以上逻辑,市场底滞后政策底,意味着市场底出现的时间是4月-明年3月。
但别忘了还有一个“经济底”
经济底是滞后市场底3-9个月,多数是3-6个月
这么一看就简单了
假设3月是市场底与政策底共振(只是假设),那么经济底就在6月—12月
今年经济增速目标是保5.5%
今年一季度GDP预测中位数是4.8%,也有乐观预测到5.2%的
很简单的算术,无论是4.8%还是5.2%,都低于全年目标5.5%的目标
第一季度不好,要达标就需要第二第三第四季度加油
如果第一季度依然不是经济底,那么经济底只能出现在2-3季度,第二季度概率较高
但市场底又会领先经济底3-6个月……
啧啧,看来留给市场探底成功的时间,要么已经在3月份完成共振
要么就在第二季度会探明。
这么一讲,其实只要稍微懂一点逻辑分析的都算得清楚。
但为什么悲观依旧呢?
因为大家害怕金融危机。
已经有经济学家在预测今年发生金融危机发生的概率
全球范围我不好说,但中国……
别人怎么看我管不着,但我相信我的祖国,相信执局者的智慧。
“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至今还在最新的**局会议纪要中。
2020年疫情初发,只跌了一天,就“没有道理不讲股德”地V形大涨
以为“红线”是摆设呢?
H大暴雷,最终也被摆平,负面影响当然有,但没有发生敌对势力盼望的金融危机。
货币政策以我为主,主流央行升息,我们预备降准,
银行自主降贷款利率
既然终于开始策划全国统一大市场,改内循环做第一主导
为什么不可以我们大A股,也在特定阶段走“以我为主”的路呢?
外资占比现在依然不算高,未来还有很大流入空间
配置型外资依然相对稳定,没有大幅流出。
如果一切可期待,剩下的只是信仰是否还在。
风险当然有。一季度基金募集极大幅度降低
没有大量新增募集
供求关系直接影响了结局
如果没有更有力的引导者参与
这个底就还需要寻一寻。
但时间上面已经大致做了一个粗推,逻辑可能有瑕疵
也可能有我自己不自知的低级错误
留待市场检验
后期的风险不一定是指数,是个股。
但凡当前历史最大跌幅仍低于50%的历史基金抱团长牛,恐怕还有一劫
腰斩不一定就满足了跌幅,可能打不住的,极优秀的可以例外,但这样的很少很少。
至于题材型
妖股,反正都惯了暴涨暴跌,是另一个世界,谈不上“强势股补跌”
真正的强势股补跌,主要还看截至目前,跌幅仍然不足的少部分历史抱团股。
等他们跌完了,市场就差不多了。
2020年的石油最低的时候,打破了所有多头的心肺
你能想到两年后就见到100美元元吗?
现在很多优秀的抱团票跌了70%以上
都失心疯了。
无论抱团没抱团,更大量股票也早已跌掉了70%以上(历史最高至今的最大跌幅)
这个节点你以为是2007年啊?怀疑这个位置中国会不会再来个金融危机?
指数话题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