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文章长,截取一部分。
----
股市里的钱去哪儿了?散户赚的谁的钱?
自从我步入社会以来,就知道要赚明白钱,一个事情别人和我说完,我一定加入自己的思考。这个思考的过程必须伴随着提问,有些是自问自答,有些是找人回答,有些则是从历史中找寻答案。
。。。。。
股市里面同样如此,如果你炒股都不知道的这里面的钱是如何流转的,这背后的定价体系和多方博弈是哪些,那本就是一个稀里糊涂的乱账。这个市场上充满了片面的话,我不知道是聪明者的谎言,还是愚蠢者的心声,但是这些话总能给一些初入市场的人一些误导。
比如赚企业成长的钱,本质其实还是当企业的价值低于估值的时候买入,等企业的估值高于价值的时候卖出,最终所有前面的伪概念都要变成筹码交换的钱。为什么某些投资者特别热衷于做名人,到处写书演讲,因为当他们真正买入了一些股权。那么他们除了企业自身的影响力之外,他们也要帮着一起造势,要不然企业的估值怎么超过价值呢?还不是有更多的傻子进来高位接盘了。
这个话题我点到为止,不能扩展讲述,但是聪明的人到这里就应该明白些许,不明白的人多说也是听不懂的。这个世界万事万物都可以定价,也就是万物都有价值,精致到钻石粗俗到牛粪都有其价值。
天地万物,各尽其用,各尽其才罢了,何为垃圾呢?只要用的好就是再生资源。价值投资者都知道价格最终围绕着价值转,但是如果万物都有价值,那都有价格,既然有价格就有波动,有波动就有价格差。
90年代倒腾
半导体、收音机、录像机、VCD什么的利润都很高,这些我也做过,在我眼里没有什么是不能做成生意的。茅台虽好,一瓶几千块,但是不耽误人家一块钱一瓶的矿泉水也赚钱,一块钱一袋的榨菜也赚钱。对不对?
股市里的定价权是价格最初的判断,在整个市场的交易流动性来看,里面有太多的交易方,可是有些角色是只进不出只赢不亏的。如果筹码没有流动,那么大概率只是对筹码进行了定价,但是随着筹码的流动一切的定价就会显得弱不禁风。
举个例子,比如你家有2000斤的粮食,但是隔壁的几户人家还挨饿,这个时候他们愿意用100元一斤的价格买走你的粮食。可是如果你捂着不卖,由于他们迫切的饥饿感,很可能把价格抬高到200一斤。
可是随着你把手里的2000斤粮食开仓卖出,市场上流通的食物越来越多的时候,就没有人愿意出更高的价格去买走你的粮食,隔壁邻居都吃饱了甚至在每天减肥,这时候10元一斤他们都觉得贵,而且他们自己也收藏了几百斤呢。
股市里的钱流动,只要不动价格就会更高,越流动就越分散,越分散就价值越稀松。如果
贵州茅台的股权全都在散户手里,绝不会有今天的这个价格。本就是一个大家把钱扔进去,然后赚个价差,只是每个人的目标和手法不同而已。
所有
券商一年的利润可是稳赚不赔,印花也是刚性支出,甚至很多买基金人的管理费和申购赎回费都是必须支出。那么在一个市场里面,还有原始股东、大股东、庄家、财团等等,他们都会在股市实现财务自由。那么散户赚的谁的钱呢?或者说这个市场那么多人刚性赚钱,谁亏钱呢?以长时间看,还是散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