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
1.算力 | 据腾讯新闻报道,日前,
微软与Open AI计划定制建设一个
数据中心项目,该项目旨在打造一台AI超级计算机,命名为“Stargate(星际之门)”并配置数百万专用芯片,主要用于为OpenAI提供算力支持,成本预计达到千亿美元,是目前一些传统IDC成本的百倍。“星际之门”分为五个阶段建设,规模较小的第四阶段超级计算机计划于2026年左右正式推出,其最终建设成本可能高达100亿美元。
2.掌纹识别 | 据IT之家报道,
亚马逊近日推出新款Amazon One应用程序,大幅简化了注册手掌识别服务的操作流程。用户只需创建账号,完成手掌照片并设置支付方式即可使用。开通后,无论亚马逊平台,或是全食超市等设有手掌识别的场所,仅靠手腕轻触,系统便能迅速识别用户身份并完成指定付款动作。此外,Amazon One应用并不仅限于支付,还包括身份识别、会员服务,以及门禁系统等。亚马逊计划在2023年底为美国市场所有全食超市配备相关设备,并有在更多第三方线下门店推广该技术的计划。
3.
高端装备 | 据国家统计局,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8%,比上月上升1.7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6个月以来重新回到扩张区间,显示制造业景气明显回升。从分项指数看,生产指数(52.2%,比上月上升2.4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53.0%,比上月上升4.0个百分点)、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50.6%,比上月上升1.8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表明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扩张加快。而3月新订单指数为近14个月以来首次高于生产指数,显示当前宏观经济“供强需弱”局面有所改观,随着稳经济扩内需稳外贸政策稳定发力,经济内生动力不断释放,同时外部需求也有所改善,市场需求或有较好增长。
4.核环保 | 近日,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在记者会上宣布,福岛第一
核电站将在2024财年(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通过7轮核污染水排海,共排放54600立方米核污染水,放射量总计14万亿贝克勒尔。该消息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担忧。根据宣布的计划,第一轮核污染水排海将在2024财年的4月至5月间进行,排海量计划约为7750立方米。此外,日本《每日新闻》预计,要把这些核污染水全部排完,预计会花费30到40年的时间。按计划,2023年内总共将分4次排出3.12万吨核污染水。相比2023年,2024年排放量几乎翻倍,排放周期也将大幅缩短。
5.稀土 | 据
中国稀土集团官微消息,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日前发布《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2024年第一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及相关标准外文版计划的通知》(国标委发202416号),由
中国稀土集团牵头起草的《钕铁硼焙烧再生原料》获批正式立项(计划号:20240509-T-469)。这是第一项中国稀土集团作为牵头单位制定的国家标准。
6.
氢能源车 | 北京发布《加氢站运营管理规范》,围绕加氢站基本要求、制度管理、人员管理、设备管理、氢气品质管理、现场运行管理、风险管理、档案管理与数据记录等八个方面进行规范,明确加氢站投运前须完成安全评价报告、消防审验、防雷检测、特种设备等方面的安全验收,取得相关资质证明后方可运行。标准发布实施后,将助力夯实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助力到2025年氢
燃料电池汽车累计推广量突破1万辆,力争建成并投运氢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74座的目标实现,服务北京
绿色低碳产业发展。
7.
低空经济 | 3月29日,民航局举行推进低空经济发展专题新闻发布会。在空域管理方面,民航局表示,将推动实现由现行在原有空域结构中协调划设报告空域、监视空域和目视航线的做法,变为以空域分类为基础全面优化低空资源使用效能,增加低空可飞空域。民航局编制了《限用类中型
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型号合格审定指南(征求意见稿)》,目前正在抓紧修改完善将于近期正式发布。
8.车路协同 | 3月29日,交通运输部召开部务会,推动加快形成“6轴7廊8通道”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空间格局。会议还要求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强化数字赋能,推动融合发展,有效提升公共服务能力、行业管理效能和产业协同创新水平。
9.国资委:完善国资国企体制机制,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力以赴抓好
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攻坚,为高质量发展增动力添活力。
10.华为2023年年报发布:净利润870亿元,研发投入1647亿元。华为2023年
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28.1%。华为公开飞行
机器人发明专利。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