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历史性突破,牙齿可以再生了!!!中源协和

21-04-21 15:53 4257次浏览
股路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科创板 日报》(上海,记者 金小莫)讯,4月20日,一则“59岁患者使用牙髓间充质干细胞新药重新长出2毫米牙槽骨”的新闻备受关注。《科创板日报》记者从业内获悉,类似的干细胞新药在业内正进行得“如火如荼”。

据行业知名的干细胞机构博雅干细胞提供数据,截至2019年12月,我国已有62个国家备案的干细胞临床研究项目,120个“干细胞及转化研究”重点项目,累计资金投入近24亿元人民币,涉及黄斑变性、脊髓损伤、移植物抗宿主病、心衰、心肌梗死、膝骨关节炎、糖尿病足溃疡、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领域。

与上市公司中源协和相关

前述新闻由央视《经济半小时》官方微博 宣布。据此,“牙髓间充质干细胞”新药由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松灵及其团队研制,药物来源源于智齿、乳牙等牙齿的干细胞。2010年,该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7年,获批用于临床试验;目前进入二期临床阶段。

《科创板日报》记者进一步查询发现,该药物由首都医科大学(记者注:王松灵院士现任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与北京三有利和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申报。

天眼查信息显示,后者成立于2011年,股东方有北京三有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持股38.99%)、和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持股30.75%)、杭州顺亦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30.26%)。其中,和泽生物由A股上市公司中源协和(600645.SH)100%持股成立。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16)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感动中国

21-04-22 18:32

0
那么现在看将来整牙再生是可以实现的
西哈

21-04-22 17:17

0
向数十年如一日辛苦专研的科学家致敬,盼望伟大的造福人类的科研成果早日普及应用于临床。
股路

21-04-21 22:26

0
股路

21-04-21 22:20

0
股路

21-04-21 22:19

0
股路

21-04-21 22:17

0
股路

21-04-21 22:15

0
股路

21-04-21 22:10

0
中国干细胞新药防治“老掉牙”临床显奇效,牙齿再生不再是梦



杭吉泰迪干细胞04-21 15:08

订阅

导读:

干细胞注射长出牙槽骨,意味着什么?

牙齿再生会成为现实吗?

牙槽骨再生和牙齿再生还是有一点不同的,这个首先需要明确一下。

但好消息是,主导这个研究的王松灵院士及其合作者,在这两个方向的干细胞疗法上,都离成功不远了。

最懂你的交友平台,一秒匹配和你最契合的人

广告



王松灵院士的研究的突破性与魅力,正是在于他不仅解决了干细胞的应用问题,还巧妙的解决了这种疗法的原材料问题。



可以说王松灵院士,一开始就选择了一条正确的、但是小众的赛道。在这个领域坚持二十年,着实可贵。干细胞治疗牙周疾病与全牙再生这条「理想化」的道路,走到今天临床,可以说几乎是包括王松灵院士和施松涛教授在内的少有的几个团队在推。



牙髓干细胞(DPSCs)是一种具有多能分化和自我更新能力的间充质干细胞,来源于正常人牙髓,相比广为熟知的脐带来源干细胞、脊髓干细胞。

牙髓干细胞起源

2000年和2003年,施松涛团队先后发现了牙髓干细胞(DPSCs)[1]以及脱落乳牙牙髓干细(SHED)[2]。这些干细胞,都能够形成部分的牙齿结构,比如DPSCs可以形成牙本质与牙髓样结构,SHED可以促进骨骼成长。

图片来源:Lancet

而牙周结构可以通过PDLSCs修复这一点,其实是「口腔干细胞之父」施松涛教授2004年在Lancet发表的论文带到世人面前的[3]。PDLSCs与DPSCs和SHED不同,主要负责牙周与牙骨质的形成。在发现PDLSCs后,施松涛教授就与王松灵院士开始了合作。

图片来源:PubMed

2006年的之前,世界上已经有不少其他团队使用干细胞,在小动物模型(比如小白鼠)中得到了带着部分结构的牙齿。但当然的学术界没办法得到具有高质量牙根结构的功能性牙齿结构。

直到2006年,王松灵院士和施松涛教授在Plos One报道了他们在大型动物中,利用之前几种间干细胞的组合得到了功能性牙齿[4]。

同时,也是得益于这个研究中所研究的几种干细胞,特别是PDLSCs(牙周膜干细胞)和SCAP(才艮尖牙乳头干细胞)。这两几种干细胞的组合,不仅能够得到功能性的牙齿,还能帮助包裹住牙根的牙槽骨与牙根之间形成一个优秀的牙根结构,而这个牙根结构,正是全牙再生的关键。

牙干细胞四大天王

我们提到的四种牙干细胞,就是现在牙干细胞领域的的核心四天王。它们最大的优势就是,比起其他干细胞,更加容易得到。

图片来源:CDE

比起全牙再生,这些牙干细胞用于「修复」牙周、治疗牙周疾病的应用走得更远。在2018年6月就申报了IND,今年被新闻报道,也不算快。整个过程从2000年施松涛团队报道DPSC后,已经过了20年,这也的确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就算从王松灵教授与施松涛团队一起申请牙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干细胞的专利开始算,也过了十年。

目前来看,牙干细胞领域在牙周疾病的进展值得我们高兴。虽然从IND到BLA还是有一段不小的距离,但就算如此,这个研究全球干细胞的转化进程中,毫无疑问是处于第一梯队的存在,这都得益于施松涛团队和王松灵院士团队在这个领域近二十年的耕耘。

临床案例,牙齿再生或成现实

59岁的王女士因患严重的牙疾,牙齿一个接一个松动、疼痛,白天食不下咽、夜里也睡不安稳。无奈之下,只能将牙齿一颗颗拔掉。



不久前,她参与了一项新药试验,在病灶周边多点间隔注射了一种叫“牙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新药。用药半年后,王女士惊喜地发现自己右上方的牙槽骨竟然长出来了2毫米,牙龈出血消失了,原本还要接着拔掉的牙齿也保住了。



研制这款新药的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松灵和他的团队,经过20多年的时间研制出来的,而这一新药的产生,竟来源于那些被当做“废物”的智齿、乳牙、正畸减数牙的干细胞。2010年,这项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7年10月,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局受理了这一新药用于临床研究实验,这也是我国新的干细胞管理条例颁布以来,第一个受理的干细胞药物。

目前,新药已经进入第二期临床试验,这款新药距离面向大众又近了一步。



网友评论

网友:太好了!看到了希望

未来展望

坚守在临床一线的科学家们,为了解除患者的病痛,数十年如一日,坚持在创新的道路上不断攀登,他们在临床实践中锤炼出的新疗法、新方案,不仅是战胜病魔的法宝和利器,更是很多患者延续生命的希望。

我们期待着,在新征程上,医疗创新的生态会持续得到改善,能使创新创造的活力不断被激发,最终能让老百姓更多享受到,医疗创新所带来的实打实的福祉
股路

21-04-21 21:47

0
股路

21-04-21 21:32

0
以后又一个暴富的药企,中源协和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