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需求上:专家交流提到中国培育级钻石出口规模仅50亿,这一轮的订单爆满主要受益于美国(人工钻最大需求国)疫情影响消费能力下降,终端市场天然钻需求下降人工钻需求上升;钻石打磨国印度回款进度受限,20年底也只进得起人工钻毛坯。专家认为终端对人工钻的需求提升是有持续性的,人工钻渗透率低,天然钻龙头debeers对人工钻的压制也已经压不住了,未来有可能变成珍珠的现有市场(高端品牌也用人工珍珠,市场不太在乎)。
供给上:合成培育钻石的方法主要有HPHT高压高温法和CVD化学气相沉积法,培育时间约为半个月至一个月。与HPHT方法相比,CVD合成环境需要高温低压,且合成后产品为片状,晶体杂质及纯净度更高,但目前国外技术相对较成熟,国内在处于研究阶段,实际应用成果较少,也较难用于大批量生产。我国多采用HPHT法,CVD在研发,贡献 40%-50%培育钻石产能(毛坯),扩产线也很容易。大厂有技术壁垒。
卖方行业数据:2018年全球钻石珠宝销售额达到760亿美元,2009-2018年期间平均复合增速为2.82%。2019年宝石级培育钻石在整体宝石级钻石中渗透率仅为6.3%。
预计2025年全球培育钻石规模近千亿元,2020-2025复合平均增速达15%,行业有望实现快速增长。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2019年全球宝石级培育钻石产量为9100万克拉,2013-2019年复合平均增速为4.3%。2020年全球宝石级培育钻石的产量约为700万克拉,疫情中仍较2019年增长16.7%,增速明显高于天然钻石,2019年宝石级培育钻石在行业中的渗透率为6.3%,较2018年大幅提升4.7pct,但渗透率仍处于低位。我们基于:1)全球宝石级钻石原石产量在2020-2025 年期间每年增长2%;2)培育钻石渗透率从2020年的7%提升至2025年的15%,平均每年提升1.6pct等假设,测算到2025年全球培育钻石原石规模将达到389亿元,2020-2025年复合平均增速达13%;零售端规模将达到952亿元,2020-2025年复合平均增速达15%,行业有望实现快速增长。
专家交流:
专家在14-15年在
黄河旋风,之后做培育钻石
创业专家销售
外贸卖毛钻给印度客户,创业品牌做首饰
培育钻石发展历史
科学家一直知道钻石怎么形成的,1950年就已成功合成人工钻。14年中国河南三大厂家陆续实现珠宝培育钻石量产,01年开始做工业级金刚钻世界产量第一。18年以前培育钻石毛坯100%销售给印度人,印度打磨工厂做好之后卖给欧美市场,特别是美国市场,消耗最大,美国有只做培育钻石的珠宝品牌培育市场。18年之后开始在国内做零售,包括珠宝定制。18-20年国内市场在拓展,但市场规模小。
毛坯拿货渠道
黄河旋风、中南钻石和周边的小工厂等。中南钻石是包销,一般拿不到但是特殊渠道可以拿到部分。
三大厂家区别
中南钻石(
中兵红箭):科研实力最强,最先做出20分,后来最先做出一克拉毛坯。现在能做十几克拉量产,但产品稳定性不好,特别是大石头中间有杂质,有的可能会打磨中爆炸,有问题的占比很小但是采购有风险。所以专家在一等品方面会采购黄河旋风的。毛坯重量3-8克拉毛坯卖的比较多。
级别:def,vs以上,但是有杂质
十克拉的毛坯要六万,如果有杂质就亏了,所以国内客户需要更好的级别会更喜欢黄河旋风。印度批量买,不在乎。
黄河旋风:研发大小进度比较慢,但是质量最好,包括颜色、净度都是最好的。主要量产3-5克拉毛坯。6-8克拉有少量,8以上试验阶段没有量产。
级别:def,vs以上
华金(豫金刚石),18年以前质量差点但也能跟上节奏,但是20年疫情导致外贸停了,疫情前2-3克拉能做到量产,现在被前两家甩开进度,科研能力弱。
钻石打磨
天然、人工打磨大部分都放在印度,人工成本低,没什么技术。特别是比较小的石头(碎钻)。中国2005年广州河南山东有打磨工厂,后来人员成本变高都放印度打磨了。
印度疫情影响
短期影响没有反馈,订单还是很多。去年经济形势不好印度卖给北美的回款慢了,本来做天然钻的现在都在做人工钻打磨(成本考虑),所以现在人工钻需求大。
出货量水平
中南:八千万
黄河:五千万
华金:小几千万
力量钻石:太小不考虑产量
大厂订单爆满
技术壁垒
大厂技术高,短期内小厂很难追上
cvd方式的培育钻石
世界范围内颜色不能做好,def很少。优势在于净度,一般不会出现明显杂质,因为生长环境是气体。
涨价预期
已经涨价了,春节黄河旋风涨了二等品,之前涨了一等品。
现在除了潘多拉还有多少品牌明确表示只用人工钻,那他们的销售价格有变化吗
只有潘多拉,售价下降。终端需求一克拉以上居多,对印度来说一克拉以上更赚钱。
国内和印度的占比大概是多少
大部分销售到印度。从18年开始拓展国内市场,增量几倍增速,占比小
整体出口不超过五十亿人民币,用的是工业级的编码。全球人工钻石只占钻石市场3-4%,增速很快。
产能需要考虑吗
扩产线很简单,原来做金刚石的给人造钻石就行了,不用采购新的设备
黄河:总4000压机,春节后增加400台,1200台现在在做珠宝
中南:一千多台压机
无法预计今年能增加多少
人工钻和天然钻的价钱比例在变大
本来是占天然70-80%,后来变成40-50%。钻石做的越大,价格优势越能体现,因为人工成本占很大一部分,人工能做更大的钻石那毛利更高。
珍珠
20年前都说天然的好,但现在大家都不在乎是人工还是天然的了,市场没有变小。
debeers会打压吗
已经在做了。子公司元素六专门研究培育钻石,水平很高。他们一直在宣传天然的才是稀有的、尊贵的,但是越来越压不住了。他们自己的子品牌不按4c分,800美金一克拉随便挑,用这种方式告诉消费者培育钻石不值钱。和GIA也有合作,不给人工钻石证分级,去年顶不住压力才开始分级,但是不发纸质。
利润分配
毛坯生产商毛利率50%以上,印度打磨利润很低赚加工费,品牌方毛利6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