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气候特使访华,释放出什么样的信号?
发布时间: 04-14 18:09
凤凰卫视 官方帐号
美国国务院13日宣布,总统气候特使克里14至17日访问中国和韩国,目的是在下周美国举办全球气候领导人峰会前,就全球气候问题与中韩两国领导人进行磋商。(4月14日22:00点左右,克里已经到达上海浦东
机场。)
美国气候特使克里本周访问中韩
美国国务院13日在一份声明中宣布,克里将在4月14日至17日访问上海和首尔,目的是在美国总统拜登22日至23日举行的全球领导人气候峰会前,以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前,与中国和韩国领导人就全球气候问题进行磋商。
克里此次访华,将是拜登政府内阁成员首次访问中国,也是继3月阿拉斯加中美高层战略对话后,两国高级官员再次面对面会晤。有美方官员透露,克里在上海期间将会与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会晤,这凸显了拜登政府寻求与中国进行合作。
克里早前接受媒体访问时曾表示,没有任何国家能够凭借一己之力解决气候危机,拜。克里指出,中美的碳排放占全球总量的45%,应对气候变化需要两国以及世界其他国家携手。
凤凰卫视驻上海记者黄达亮:
我们了解到,克里可能会在4月15日周四和16日周五分别和中国官员进行会面,最主要的就是,要和中国气候变化特使谢振华针对中美两国气候合作进行商讨。据外媒报道,克里还将会和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举行视频会面,同时也有可能和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主任杨洁篪以及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进行会面。
另外,美国总统拜登将在下周主持召开气候峰会,此前美国政府已经正式向中国发出邀请。外界认为,中方会在这次访问结束之后,正式宣布接受邀请。
总的来说,这次访问给中美互访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和条件,外界也普遍看好克里此次访华为中美两国关系带来的积极变化。
中美在多领域竞争的同时,气候变化或成为双方可以合作的领域之一。自拜登新政府就任以来,中美双方都已反复表示,两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存在共同利益。美国总统气候特使克里强调,要遏制全球气候变暖,单靠美国行不通。中国方面也多次表示,气候变化问题是全球性挑战,需要各方携手应对。
中美气候合作之路
中美两国曾在气候变化领域开展过诸多合作。
2014年11月,双方发表《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美国首次提出,到2025年温室气体排放较2005年整体下降26%到28%,刷新了之前的承诺。中方首次正式提出,2030年左右中国碳排放有望达到峰值,并将于2030年将非化石
能源 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提升到20%。
两国也为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的达成、签署和生效,发挥了积极建设性作用。中美两国的气候政策,在本质上具有一定相似性:两国作为
煤炭 消费大国,都难以承受激进的温室气体减排方案对本国经济产生的巨大影响;两国都主张兼顾环境与经济效益,通过技术手段实现温室气体减排。
随着中美成为全球最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两国气候合作的必要性不断提高。中美对清洁能源和绿色经济的追求,也为两国的具体合作提供了共同的利益基础。
不过,两国的合作之路也存在一些阻碍,分歧之一就是减排目标。中国长期以来一贯坚持的立场是,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因此应有不同的减排责任和目标。中国宣布的减排目标是,力争在2030年前碳排放达到峰值,在2060年前实现
碳中和。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强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减排责任不能搞“一刀切”,并呼吁发达国家要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加有利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而美国则认为,中国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经达到许多高收入国家的水平,但却坚称自己为发展中国家,以避免承担更多的温室气体减排责任。
尽管面临困难,但从长远来看,中美在能源与气候变化议题上的合作基础仍然强劲,两国在非政府层面的气候合作从未停止。美国今年2月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56%的受访者希望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与中国合作,认为这比核裁军以外的所有其他问题都更重要;69%的受访者认为,如果中国采取更多行动应对气候变化,美国就应该跟进。
有气候专家表示,中美两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方面具有共同利益,这意味着他们最终会找到前进的道路,因为采取气候行动对两国都有好处。
来源:凤凰卫视资讯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