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一段让股友沉思的话吧
我们是不是小有才华的人?
大家别误会,我不是说小有才华不好,其实任何一个单位都需要员工有才华:
工程师需要才华,能为单位的工程做贡献;
财务人员需要才华,能为单位财务稳健服务;
技术人员需要才华,能为单位革新和创造性东西;
管理人员需要才华,能把单位管理的井井有条。
才华无论大小,只要有,总是好的。
但-----,
注意,接下来就是本文的核心思想了。
有些领域小有才华是好的是福气,但有些领域小有才华可能就是一种残酷的事儿。
哪些领域小有才华是福气呢?
答:绝大多数领域,比如上面列举的工程师、财务、技术人员、管理者,以及社会上绝大多数的领域,有才华总比没有才华好。
但,一些特殊的领域,如果你是小有才华,而不是大才,那就是残酷的事儿。哪些领域呢?
答:那些小概率才能生存的领域,那些全国乃至全球人参与竞争的领域。
因为这些领域要想做到成功,必须与绝大多数人去竞争,其生存环境很恶劣。它不像你做个财务或者工程师,仅仅在你县城就可以活的很滋润,它要求你必须在整个行业做的很好,才能成功。
这样的领域,要么大才,要么完全没有才,否则都比较难过。
如果没有才,能够安于平庸,反而能得到宁静,心平气和的生活。
如果是大才,能够把整个行业的资源为我所用,成为大家,别有一番光景。
而小有才华夹在中间,既不能让你在行业内取的成功,又让你躁动不安,是最折磨人的。
很不幸,股票就是这样的领域。
在股票领域,如果你完全不懂,也许你亏不了多少钱,因为你敬畏,你不会贸然出手,你也不会疲于交易。
但怕就怕你小有才华,读了几本书,了解了一些K线和基本面,而又没有达到大才的境界,对股市的根本规律没有掌握,却自以为自己很能,这个时候是最可怕的。
我们经常经过听过这样一句话: 凭运气赚的钱,凭本事亏回去。
它要表达就是小有才华之后的一种残酷。
所以,要走炒股这条路,注定比其他领域更难。其他领域小有才华,可以比别人有更高的收入,比如你英语比别人好、你
计算机 比别人好、你口才比别人好、甚至你颜值比别人高,都是好事。
但股市里,如果你仅仅是小有才华,你可能比别人亏的多。
因为股市这个领域是全国人一起竞赛,是成功的概率比较低,这样的领域有时候小有才华反而是一种罪。
那我们就不努力了吗?就做一个白痴吗?
非也!
我要表达的是,股市里,我们不要小有才华,我们要大有才华。我们要比任何人都努力,要付出比任何人都多,要对股市的思考比任何人都彻底通透,要让自己的才华炉火纯青、碾压别人,要把小知变成大知。
如此,才能成功。
否则,才华反而其副作用。
为了大有才华,我们不是努力,而是更努力,彻底的努力。我见过很多大佬,见过很多有游资,他们的风格和方法各异,但他们有个共同点,那就是:勤奋,努力,甚至在外人看来很辛苦、很拼命。
在股市里,任何方法和技巧,最可怕的是懂而又不能深懂,这种情况最容易亏钱。
而股市之难在于,如果你要深懂,你付出的至少是“懂”的十倍以上工作量。也就是说,从小有才华到大有才华,你再需要的不是多一点点努力,而是努力十倍以上。
回顾我自己的投资过程,我发现最让我亏钱的不是我什么都不懂的时候,而是我刚刚总结一套方法的时候、或刚刚学会一种策略的时候。
因为一套方法和策略背后需要弥补的漏洞、需要补充的条件、需要打磨的细节,往往是方法本身十倍以上的工作量。
这个十倍,不仅仅是消化和完善,更包括时间沉淀。
如果没有这个十倍,我不会对任何一个方法付出大的仓位,因为我知道:小有所得,可能是最危险的时候。
其实,直到今天我还战战兢兢,我还经常反思和推敲自己的方法和细节,因为我永远不满足于“小有才华”。
我知道,小有才华不如无才华。
各位读者朋友,你们也是。我不怕你们不懂股票,我只怕你们只懂一点,这个时候你们最有干劲,却又离风险最近。
注:本文是我的啼血之作,不仅是写给你们的,也是写给我自己的。我见过太多的股民,也收到无数个求助信,更跟无数个读者交流过,说真的,我见过无数个小有才华的股民。这也是正是我担心的,因为这是最麻烦的。
本文想要表达的不是不让大家有才华,不是不让大家努力学股票,而是要说,股市是个最难的地方,要学咱就狠狠的学,把方法和细节搞通透,搞彻底。
很多人能读北大清华,能当博士甚至博导,能在自己的行业成为精英,甚至是企业家,作家,科学家,但是搞不好股市。其原因一方面是股市需要特殊的天赋,但还有一方面是他们以为自己是社会精英,才高八斗。我要说的是,股市所需要的才,和你们在其他行业的那个才,它不是一回事。也许在你的行业,小有才华就可能让你成为那个行业的精英,但在股市,小有才华却是最害人的。
这个道理,希望诸君知晓。
如果做股票,就彻底把它做好,做到极值。如果不做,就碰也不要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