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周末猪茅炒的挺热闹的,其实大家不用诧异,很早提醒过大家这个天雷早晚要劈人,这次能不能躲过去不好说,爆只是时间的问题,我们农村有句老话是这么说的:“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我曾在绿大地上损失惨重,几乎破产了。从那以后农林牧业的股票我能不买就不买,买了也不会长期持有。因为这个行业财务造假成本太低。18年我与另外一家养殖业上市公司一位高管去
牧原股份听他董事长秦英林描述他的二师兄的梦想,事后朋友就告诉我一句话,我们都是同行业的,行业利润很透明你的净利润比温氏比正邦高那么多显然不符合常识,不符合常识的不要碰。(朋友是某公司财务总监),我相信他的判断所以我错过了牧原股份选择了
新希望。至于他是否造假交给时间去验证,但我们可以通过这个件事看一个现象,几大财经媒体没有发声说明她们的财关费用没少支付。
证券行业里最不能信不能交往的就是记者。四大证券报的记者和业务员一样,他们的工作就是挖掘上市公司的负面新闻,发现以后先写好新闻发给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如果心虚就会支付一定的广告费(这个费用属于合理范围),如果上市公司不搭理他们就会发出负面新闻。所以只要看到那个证券时报发的正面新闻就不要信,那是因为他们收钱了。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但有一家上市公司没人拿到过广告费,这家公司就是
华兰生物,去年一个兄弟说某证券报记者想让我帮他联系华兰生物,因为华兰生物
疫苗公司拆分上市看能不能拿一笔财关费用,我直接回复帮不了,想要这笔钱就找到他们的负面勒索。所以我不喜欢跟记者还有律师打交道,他们比无赖还无赖。但写牧原负面新闻对于一个个人来说这不是一件吉利的事,你可以把牧原股份推到风口浪尖,可以让自己获得更多的流量。但别忘记他是河南的明星企业是地方的纳税大户解决很多就业。第一个不同意的是政府。所以这是凶险无比的做法,你可以干掉银广夏,绿大地、
獐子岛,康美药业,万福生科,但干掉之后依然会有无数公司选择这条造假之路。我看到不是牧原股份爆不爆雷的问题,而是一些人暴尸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