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当成个手艺活,不怕错,怕不认错

21-03-11 21:31 389次浏览
依一见行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操作策略特殊翻转阶段序号缠解
-太阴(通)-笔下
底分买,倒T-厥阴(穷)第二只脚?1底分型
持,买买买-少阳(变)2笔上
买卖买卖,正t失败去少阴B卖阳继(复1)3上中继
持,买买-大阳(通)4笔上
买卖买卖,正t-阳续(复2)5上中继
-太阳(通2)6笔上
顶分卖,倒t-阳明(穷)第二只角1顶分型
空,卖卖-少阴(变)2笔下
卖买卖买,倒t失败去少阳2买阴继(复1)3下中继
空,卖卖卖-大阴(通)4笔下
-阴续(复2)5下中继
-太阴(通)6笔下
图就不放,以前放过,阴阳强弱的变化,用那个太极图来描述。 关键还是操作。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6)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依一见行

21-04-08 13:53

0
跟谁在一起,

朋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股票,向上有量 曾龙 。

以往说的三种情况

A五陡腰折血未冷!!!

B线上龙伏心不死!!!

C连妖瀑布有回光!!! 

-----------

背后的思考呢

背后1,走势角度而言,A、B属于走势中继的进场点
  C是属于厥阴的进场点

背后2,都是慢一点,A、B吃二波的打法,第一次趋势之后,整固上行的机会

背后3,为什么不选择,快打,极速追涨的办法,还是自己性格、行为特点的局限

-------兜兜转转一圈,认识你自己,做好你自己的哲学命题。
依一见行

21-04-08 13:44

0


原创: 程老湿爱吐槽

你见过有几个真正持续赚钱的人吹嘘自己选股能力超神?

赚钱肯定是买对了几只大牛票,但持续赚钱肯定是因为很少中招掉坑。

牛市里大爷大妈有个屁的选股能力,人家短期收益率还不是让职业选手跪着仰望?

风险等于机遇,撑死胆大饿死胆小。这个理,是永恒的。

所以,选股能力的进化,在我看来就是风险测评,也就是常说的风偏。做属于自己风偏范围里的事,找自己风偏范围里的票,赚自己能赚的钱。

票弹性太大,怎么办?仓位后端管理一下,调成你的风偏可以接受的。如果票弹性太小,怎么办?仓位后端管理一下,调成你的风偏可以接受的。

这样的话,你就把不可控的因素变成了可控的因素。这就是风险均衡。

首先具备风险评估的能力,其次用风险均衡的系统来调整反映到净值上的弹性大小,这样你就可以从容控制自己。

如果看问题的角度就不对,很容易把选股这事儿变成了片面放大弹性的手段,这和给自己资金加杠杆没什么本质区别。也就是把自己的本金尽可能暴露在最大风险里,来博取更多的超额收益。长久?持续?这不是扯淡吗?

——————

年头长了,你最后就会发现 —— “控制自己”才是唯一你能解决的问题 
依一见行

21-03-30 13:49

0

原创: 程老湿爱吐槽

其实很多时候的交流都是无效的


“看待问题的站位”比“如何解决问题”更重要—— 这个认知,很难被没有经历的人接受。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假大空”,净是道理,听懂也无从下手

这是很多年轻人的苦恼。态度很认真,但没鸟用。

为什么会这样?

段位不同。

第一层:解决问题,有很多方法。你只要坚信“100个问题就会有101个解决方案”,这是信仰,也是基础。基础没有建立,交流没有交集

第二层:只是解决问题,而不能复用方法。这种经验没有传承的价值。很多人有解决方法,但却是不能复用的。你学的很爽,但往往会有“反效果”,也就是“懂的越多,错的越多”

第三层:教你的人,未必知道他的经验不能复用。往往讲得越细致,在复用时,错的可能性越大。因为你遇到的问题往往并不是简单重复。只有在特定时间特定环境下,一些方法才可能能够复用

第四层:当你了解到第三层,就会开始形成“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思维框架。也就是老湿常说,“精确错误,模糊正确”。这个时候你不会再去教别人一些细枝末节,因为你知道只到第二层的后果

第五层:做一个“善于解决问题”的人,而不是做“追求解决所有问题”的人。只有看清自己的能力边界,你才可以做到在模糊正确的情况下把事情做好,灵活运用各种可用之法去尝试解决问题。不会真的相信自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不会追求解决问题的“精确”。

那么,你站在第五层,可以教后来者些什么呢?

你可以一眼看出,身在第一层第二层的孩子们所渴求的“答案”根本不存在。哪怕你在第五层,也教不了,更回答不了。

因为他们连“问题”就没有找对。

“能够复用的,只有方法论,而不是具体某一个方法。”

然而,能带着脑子做事,这已经是“人上人”。所以,对于多数人来说,一个方法一个结论,足矣…… “讲多了俺也听不懂”

这就是客观现实,木得办法
依一见行

21-03-24 19:57

0
中间打错关键字了,是昨天分次卖了凯美特气,节能风电
依一见行

21-03-24 19:55

0
首次买入虽然要计划,但心态上最好就当运气,不能证明对,就要随时撤退的概念,不要有执念

二次买入
以及卖出是要讲严格规矩,时间节点、梯度等等。

3月10日以来,一波操作碳中和,仓位不大,但是累计涨停次数吃到了好多个,算是个比较美妙的体验

有点左右腾挪,心惊肉跳

昨天分次买了凯美特气节能风电,没想到今天还一个冲板,一个封板了。

反思记录。
虽然大家都说战战兢兢了,自己心里也有点害怕了

某个题材疯狂的时候,不要太多听/看别人的,之前自己的节奏一直是对的,那就可以跟着继续一起跳舞,
直到踩脚,直到亏钱认赔及时退场即可,不用自己吓自己

还有必须破除 逃顶抄底思维

吊顶离场策略是笨的,也是高明的
依一见行

21-03-18 23:47

0
关于 复盘
再转一次看到不错的网文



什么是交易日志?该如何写交易日志?

原创: 程老湿爱吐槽
作为一个交易者,每天的工作除了交易,就是写交易日志。如果你希望走职业路子,那么这件事情最好成为你的日常惯。所谓“交易日志”,你可以理解为“工作日志”,很多工作都需要写工作日志的,这个概念应该不陌生。

我的《复盘手记》其实就是交易日志,而不是股评。

这是有很大区别的。

简单讲,
总结多过判断。

每天猜猜猜,那是股评;
每天总结当天得失才是交易日志。

所以,文笔好不好,这是其次的。每个人其实都是可以写的,把交易当作职业,就更应该把每天所做所思做个记录,方便日后进行总结提炼反思。

交易日志的主要构成:

1.你今天做了哪些单子,属于什么性质的单子(入出增减t)

2.每个单子是基于什么理由做的?这个理由是临时出现的,还是计划好的?


3.明天基于哪些条件来判断哪些头寸“留或走”?(下一步的计划框架)


4.哪些单子是已经知道做错了的?错在哪里?( 防范再次犯错)


5.明天仓位的控制范围是多少?


6.今天市场发生的重大变化是什么?哪些是关注点,哪些是可以引导交易的点,哪些是可以引发风险的点。


7.阶段性的总结和思考,将时间分段,给市场发展路径做逻辑推演


8.阶段性的可以插旗的flag —— 观点,前提,逻辑,时间范围,证伪条件


9.锁定一个范围的观察池


大概就是这些内容。记录这些东西的目的是,锁定航线,记录事故,避免同一次错误屡次犯,同时“记忆”市场的阶段特征,以备日后做复制参考。

人的脑子记忆力再强,也不可能超过文字。这些都是资料,可以帮你迅速回忆起何年何月市场发生了什么事,你又做了什么反应,得到了什么结果。

长此以往,你的“专业性”就会提升,市场总是再重复差不多的故事。如果你不记得细节,就翻一下历史记录,很多事就都会再想起。

没有人生下来就是无所不知,炒二十年的股票,也不见得你就是“专业”。不断总结得失,不断强化记忆,最终会形成条件反射。这才是“专业”的象征。

也许你脑子好使,又不喜欢写字。不过,如果让老湿给建议,这件事应该和吃饭一样日常,才是正确姿势。

最后要强调的是,这不是股评。不需要为吹而吹,简单直白就好。未来的你才是真正的读者,能够勾起回忆就行,没必要罗列一大堆理由,只要写出你最真实的动机就可以了。

至于卖方报告,而是另一种东西,不可以混淆。

“交易的是计划”,道理很多人都懂,但从来没计划做个毛啊?

计划无非三个环节。

第一,推演,有时间有结论有前提也可以有过程,模糊正确也没关系,太精确反而没办法执行。

第二,对了怎么做,判断对了的条件是什么,如何循序验证,仓位怎么安排,标的如何跟住结论,如何避免看对做歪。

第三,错了怎么做,直接退出的条件是什么,如何循序验证,仓位怎么安排,万一退不出,有没有对冲策略可以补救(看错但做对)

每次我立flag都会考虑这些问题。权衡之下肯定不是获利最大化的方法,而是安全边际比较高的办法。

如果不需要赌也能赢,赚少一点也挺好。
重要的是,无论什么极端情况,都能做到“全身而退”,或者伤不到筋骨,这才是成熟的策略。

根据一个推导结论就梭,这算不上做交易。

========================================================================
每天复盘哪些内容?(每日一招)

可以参照上面这条做一个。

以周五到今天碳中和为例讲几句,昨天复盘做计划有应该想到的:

第一,择时。指数处于哪个阶段?周五复盘指数,处于一波反弹的山腰阶段,下一步(今天)可能跌,也可能涨,如果继续涨,上方1%多一些是明显压力位,冲上去难度很大。

总之,指数处于反弹中继,向上有难度,向下未知,但绝不是开始一波新周期阶段。

第二,地位。

主线题材是谁,碳中和与顺周期,准备要买谁?比如有人想买长源电力,这只票质地如何?答案一直是小弟,从不是大哥,之前三板前还凑合,今天三进四,性价比是不是很差?

第三,节奏,板块处于哪个阶段。

顺周期,磨磨蹭蹭发酵中,只不过没有加速而已,钢铁不及预期,可能会转弱;碳中和,周四周五全面大涨已经加速,周一可能是分歧,如果分歧后继续,接着涨,如果分歧后大跌,那就是退潮。

还有盘中有什么潜在风险?

有什么性价比高的去处?

这些内容昨天复盘都可以考虑清楚做好预案。

今天开盘,看见中材节能这些票转弱,杭锅股份高开低走,应该猜到碳中和这是分歧后退潮了,于是该避风险避风险,稳为主。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