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复盘
再转一次看到不错的网文
转
什么是交易日志?该如何写交易日志?
原创: 程老湿爱吐槽
作为一个交易者,每天的工作除了交易,就是写交易日志。如果你希望走职业路子,那么这件事情最好成为你的日常惯。所谓“交易日志”,你可以理解为“工作日志”,很多工作都需要写工作日志的,这个概念应该不陌生。
我的《复盘手记》其实就是交易日志,而不是股评。
这是有很大区别的。简单讲,总结多过判断。每天猜猜猜,那是股评;每天总结当天得失才是交易日志。所以,文笔好不好,这是其次的。每个人其实都是可以写的,把交易当作职业,就更应该把每天所做所思做个记录,方便日后进行总结提炼反思。
交易日志的主要构成:
1.你今天做了哪些单子,属于什么性质的单子(入出增减t)
2.每个单子是基于什么理由做的?这个理由是临时出现的,还是计划好的?
3.明天基于哪些条件来判断哪些头寸“留或走”?(下一步的计划框架)
4.哪些单子是已经知道做错了的?错在哪里?( 防范再次犯错)
5.明天仓位的控制范围是多少?
6.今天市场发生的重大变化是什么?哪些是关注点,哪些是可以引导交易的点,哪些是可以引发风险的点。
7.阶段性的总结和思考,将时间分段,给市场发展路径做逻辑推演
8.阶段性的可以插旗的flag —— 观点,前提,逻辑,时间范围,证伪条件
9.锁定一个范围的观察池大概就是这些内容。记录这些东西的目的是,锁定航线,记录事故,避免同一次错误屡次犯,同时“记忆”市场的阶段特征,以备日后做复制参考。
人的脑子记忆力再强,也不可能超过文字。这些都是资料,可以帮你迅速回忆起何年何月市场发生了什么事,你又做了什么反应,得到了什么结果。
长此以往,你的“专业性”就会提升,市场总是再重复差不多的故事。如果你不记得细节,就翻一下历史记录,很多事就都会再想起。
没有人生下来就是无所不知,炒二十年的股票,也不见得你就是“专业”。不断总结得失,不断强化记忆,最终会形成条件反射。这才是“专业”的象征。
也许你脑子好使,又不喜欢写字。不过,如果让老湿给建议,这件事应该和吃饭一样日常,才是正确姿势。
最后要强调的是,这不是股评。不需要为吹而吹,简单直白就好。未来的你才是真正的读者,能够勾起回忆就行,没必要罗列一大堆理由,只要写出你最真实的动机就可以了。
至于卖方报告,而是另一种东西,不可以混淆。
“交易的是计划”,道理很多人都懂,但从来没计划做个毛啊?
计划无非三个环节。
第一,推演,有时间有结论有前提也可以有过程,模糊正确也没关系,太精确反而没办法执行。
第二,对了怎么做,判断对了的条件是什么,如何循序验证,仓位怎么安排,标的如何跟住结论,如何避免看对做歪。
第三,错了怎么做,直接退出的条件是什么,如何循序验证,仓位怎么安排,万一退不出,有没有对冲策略可以补救(看错但做对)
每次我立flag都会考虑这些问题。
权衡之下肯定不是获利最大化的方法,而是安全边际比较高的办法。如果不需要赌也能赢,赚少一点也挺好。
重要的是,无论什么极端情况,都能做到“全身而退”,或者伤不到筋骨,这才是成熟的策略。
根据一个推导结论就梭,这算不上做交易。
========================================================================
每天复盘哪些内容?(每日一招)
可以参照上面这条做一个。
以周五到今天
碳中和为例讲几句,昨天复盘做计划有应该想到的:
第一,择时。指数处于哪个阶段?周五复盘指数,处于一波反弹的山腰阶段,下一步(今天)可能跌,也可能涨,如果继续涨,上方1%多一些是明显压力位,冲上去难度很大。
总之,指数处于反弹中继,向上有难度,向下未知,但绝不是开始一波新周期阶段。
第二,地位。
主线题材是谁,碳中和与顺周期,准备要买谁?比如有人想买
长源电力,这只票质地如何?答案一直是小弟,从不是大哥,之前三板前还凑合,今天三进四,性价比是不是很差?
第三,节奏,板块处于哪个阶段。
顺周期,磨磨蹭蹭发酵中,只不过没有加速而已,
钢铁不及预期,可能会转弱;碳中和,周四周五全面大涨已经加速,周一可能是分歧,如果分歧后继续,接着涨,如果分歧后大跌,那就是退潮。
还有盘中有什么潜在风险?
有什么性价比高的去处?
这些内容昨天复盘都可以考虑清楚做好预案。
今天开盘,看见
中材节能这些票转弱,
杭锅股份高开低走,应该猜到碳中和这是分歧后退潮了,于是该避风险避风险,稳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