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个公司的逻辑证伪思路
短线靠人气 中线靠逻辑价值 长线靠远见常识
有些入市未深的朋友 由于分析公司时无从下手 只能盲从他人
事实上 有一些公司 可以从常识的角度就能去推理判断 好不好
虽然要筛选出卓越 伟大公司 可能需要专业能力 但筛选垃圾 还是不太难
觉得有必要 大致说说
以沃森为例 前期大跌 是因为机构不认同卖核心资产的举动 认为公司高层人品有问题
后面股价大跌后 现在逐步成为市场乃至(国内和国际)社会的热点(焦点)
中间我们可以通过 信息收集 整理 分析的方法 去跟踪判断对错
逻辑求证(证伪)的框架:
1.行业的发展趋势 伟大公司的战略布局 总是具备 前瞻性 先进性
这点可以查阅 国内外行业的权威 网站 了解目前科技水平的发展阶段 多听专家大拿的意见(比如 钟老最近也谈mRNA方向)
例子 华为的
5G布局
无人驾驶的定点爆破 ; 沃森的管线布局 去了解一下吧 简直不要太牛
相反 如果做错方向 越努力越失败 比如摩托罗拉
诺基亚2.公司现阶段的发展水平
主要是考虑竞争格局和实力水平 比如:科研处于行业什么地位 品牌号召力(消费端和专业端护城河)
科研水平 : 创新就是硬实力 是否掌握一些核心技术 配方 等等
比如沃森的13价肺炎
疫苗 世界唯二 已经够说明实力了
mRNA超前布局 二期到三期 + 合作方军科院李院士 到 最近与国际3巨头的mRNA会议 已经证明不是花架子
后面还有hpv等多个品类待审上市
3.公司历史和高管
主要是挖黑历史 从而折射资本运作的利益性: 并购史 商誉 减持等等 通常是高层套利圈钱的主要手段(减持并不一定是不好 要看真实目的 公司缺钱等等)
还有财务 造 假 库存突然消失 贝壳跑了等等超自然现象 这类公司很容易证伪
高管: 公司发展看领导 有些人上市是为了圈钱 有些是志存高远 为了更大更远更强的远景
1)人品: 大部分人说 我没能力调研高管人品 其实人不好判断,但通过人做的事情 在人性角度去判断 是相对容易的
比如有钱不拿 是不是大公无私?
股权结构分散 华为的任总
公司业绩极差 高管却享受着超过同行的年薪 是不是有问题? 等等
2)专业能力 是否专业出身 素质过硬? 科研和销售出身 思维是不一样的 公司的出发点 走向 也会很大差异
疫苗公司 沃森是科班科研出身 有些同行领导层是营销出身
比亚迪 华为 科研为主 对比 上汽 长安 小米 oppo 等等
3)魄力 气质:
领导一个行业 担当一个前沿方向 往往具备超越一般人的非凡气质 如格力董 等
我喜欢去找领导们的历史发言和视频 感受个人言行去辅助判断
比如分析杉杉时 郑总大开大合 擅长并购联营 有多次成功经验 所以偏光镜的收购 配合政策大环境 大概率是会成功
(现阶段 只是公司并购阶段 会有一个并购过渡期 )
4.建立时间框架 事久见人心
通过时间 可以看透很多问题 ; 过去的历史 将来的未来 都能见证公司的步步发展 这种一步一脚印的踏实感
应该是真金
白银投入的投资者所能皈依的趋势 趋势产生价值
成熟的投资者 应该有一个关于公司内外部发展的时间框架
承诺什么时候上市的产品 跳票了 是否能力不足?
过往承诺并购公司的业绩 不兑现了 变商誉了 管理层利益输送还是投机了?
外部 政策期限到达 公司是否发生业绩共振?
比如前期炒的
高新兴5.1前法案 没通过 失败了 是吧
北大方正 ---平安的重整案 存在套利空间
比如沃森 我最近列了
5.30 墨西哥3期
7月 香港IPO
下半年的紧急使用
大致的框架 时间关系 只能点到为止 也只是个人的一般证伪逻辑 欢迎讨论指正
有很多大师 都在这方面(选公司)有很深的造诣 建议有兴趣的朋友找找资料深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