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题材-价值 选股的简单框架
虽然说 市场炒作的时候 有时候 选择标的会有偶然性 非理性
但大部分都遵循框架: A基本面契合(1行业地位 实力 2业绩预期)+B资金推动(资金类型)
A 时间关系 网上太多 不讲
B 比较复杂
我会分类:
1散户 行情跟随者 性情不稳定 容易被涨跌左右买卖 大部分成韭菜;个体灵活 进出方便;
2柚子 嗅觉敏锐 通常是行情发动者 对情绪和市场认知深刻 ;近年 个别已经上规模成型的向价投转化 ;
3机构 又分私募 公募 规模又有大小 投研能力不一 正规军
一般来说 由于规模和业绩 求稳 进出相对慢 对行情助推和持续性有很大帮助;
近年又有发展出量化交易的分支 割韭新玩法 加大波动率 个人认为对行情无实质性帮助
4产业资本 细分的话不能讲 集团军 通常精钻深耕一个版块赛道 不会轻易踏出各自的圈子 (来自
煤炭 化工 矿产 科技
房地产 金融等)
对行业认知深度和敏感性 比以上类型都强 且体量
庞大 极具耐心
发动行情 持续性 空间级别都很可观
比如最近的
中药 我认为是中级以上行情 很大可能是做CRO的资金 被动转移过来 叠加政策利好加持 被各路资金认可形成向上合力
单纯的题材炒作
不一定能转化为业绩支撑长期公司股价高位运行 因而通常是短线博弈 风一过 人气散了 股价回到原点
单纯的价值股
通常有业绩支撑 但企业进入行业发展成熟阶段 架构稳定(往往盘子大) 空间预期天花板
叠加 盘子大了 大量各种资金潜伏
所以如果发动大的行情 需要挖掘 处于风口 关联度高 又业绩爆发 的票
通常这样的票具备行业内的独特性 唯一性
这样 才会大概率会被 B3 4 选中合力抬轿 真正借势 享受大的行情
有道是 要钓什么鱼 先了解鱼的喜好 投其所好
有以上
思维方法 再而细化 :
1.去分析行情发展阶段 初期中期末期
不同时期 资金介入的力度和深度是不一样 走势表现也不一样 比如中药行情 前期由老字号带动 发展到上周 向疫情防治方向靠拢
事件催化演绎--操作要跟进 进行微调
走合力的方向 (这部分做右侧追涨 方向对了 不要在乎成本 高点是没关系)
2.个股的技术 图形分析 在什么位置介入 那成本最低 或者 盈亏比最高(保证亏小 赚大)
总的来说 做左侧 精髓在预判 无论是前期挖掘 还是分批建仓 到波动操作降本T 到真正拉升后的右侧追仓滚动都是在不断
预判-修正-执行借
捷成来举例 月初有跟朋友聊过 记录内容有可以看到上面的思维框架的痕迹
由于当时预判大盘下行 防范风险为主 个人也不向人荐股 语气随意了点
周五龙虎榜 印证月初预判
好 周末聊到这 先去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