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10万实盘_从零单排系列_Ver1.1

21-02-09 16:51 3595次浏览
见广阔天地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重新开一次实盘,这次尽可能坚持。

如果停更,是到了100万,或者亏得少于3万。
参与手法——首板、一进二、二进三,部分低吸反抽。
几种手法,我理解上,核心是一样的,所以上车的时候,会有半路,有低吸,有打板。
而这些只能算手法的一部分,谈不上模式。
每种手法会对应几种次日开盘后的仓位处理,看次日的竞价,指数的走势,协同个股的走势,了解自己前日是做对了,还是做错了。
做对了怎么办,做错了怎么办。
根据以往经验总结的规律,去处理仓位,这个才可能是一个初级的模式。

自己对市场的理解,核心是资金驱动+市场评估

逻辑之类的,也会大概想想,但本质上还是通过筹码的交换,交易意见分歧。
所以,应该是一个人一个逻辑,交易逻辑讲得天花乱坠也没用,毕竟对世界的认知,无法完全复制。


2021.02.09,首日,资产¥115270——神火股份方正电机皖维高新有友食品

郑煤机 早盘觉得要涨,但控制不住想换票,总觉着个股不够强,行情还在,想换个前排票。
黑猫二次冲高没买到,看到封上以后,心态有点急躁。

一进二连续错过了几个标的,开仓的基本都没有很强,明天看情况。

高标没先手,不接。

预计明日做低位,持股过节。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71)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见广阔天地

22-06-03 10:17

0
从2021年到现在,赚钱的几次,都是大行情好自己去追板,和创业板行情好的时候。
2021年9月起,一直做创业板,9-11月盈利,当时盲目相信创业板的行情和自己所谓的“技术”,12月起,主板产生龙头二波,资金开始被吸引聚集到主板,创业板投机环境越来越差。
其实到今年年中,创业板也几乎只有2-3月份1个多月的行情。
其余时间的投机氛围都很差。
反倒是主板,轰轰烈烈的走出了一波、二波,甚至是三波的上涨。
资金始终在主板,没有再切换,创业板的赚钱效应很差,到今年年中这两个月,几乎是历史上最差的了,自己也没再纠结创业板标的,20cm现在连涨停的个股都很少出现,题材二板就更难了。
自己以前“只炒创业板”的想法,现在看起来是十分盲目的,应该是哪里有赚钱效应就去哪,当然对于各市场,要有基本的认知和操作模式才行。
资金因为前期调整的缓慢和对市场认知的不完善,连续亏了几个月,期间还尝试过不熟悉的转债,其实下手买的时候就没底气,基本都是未战先败。
5月份的时候,基本上都在做自己认为的“龙头战法”,结果单月腰斩,唯一就是5月份资金不多,实际亏损金额2万出头。

期间5月13日买湖南发展,5月16日加仓,5月17日竞价不及预期没按,当天跌停板没委托,第二天跌停大亏离场。
徐家汇5月19日买入,5月20日竞价结束后早盘没动,拿了全天到跌停,5月23日割在地板。
5月23日,竞价结束后抢中利集团,次日竞价不及预期,依然没有操作,最高点时盈利,也没有动作,当天吃到跌停,第二天跌停割出。
5月25日,13:30以后的二次跌停买到福达股份(不知道为什么当天1minK线和分时没有那个价格),第二天跌停没动,第三天竞价按出。
5月31日,竞价结束后早盘顶茂硕电源,瞬间到手,才知道当天要天地面了,第二天跌停没割出去,第三天才走掉。

如果说问题的话,其实主要是固执和认知不完善。
无论是长期坚持创业板,还是做成接盘模式的“龙头战法”,其实信仰的本不应该是个股和模式,信仰的只应该是赚钱效应。

短线市场,大都是个体参与,群体博弈的本质就是逐利和非理性的思考总结。
今天赚钱了,就会觉得方法是对的,明天亏了、连续一直亏,会觉得方法有问题,短时间就不做了。

看似所谓的反馈后的迭代,其实都只是认知偏差的一部分。
安妮杜克《对赌实践版》里面,把结果阐述为“过程+运气=结果”,当时看那本书觉得惊为天人。
但自己的盲目、固执,认知偏见和自负,导致离盈利越来越远。

市场不看对错,只看赚钱。

觉得市场是错的,即便对了,也很难从中或得到超额收益。
自己理解上,这也是近段时间中位股切换往往大亏的原因。
短线周期普及后,龙头的延续性更强,强者恒强和市场割裂的情况,会越来越多。
参与切换本就需要很强的技术水平,在目前割裂的市场环境中,切换缺少资金买单,会做的越来越困难。

不能说傻钱太多,只能怪自己自以为是的假聪明,对市场的认知不够,导致了一轮又一轮的爆亏。

月内唯一的一笔盈利,是2进3竞价结束后半路追的特力A,第二天竞价一字,早晨竞价后直接挂跌停出了。
看似愚蠢无比的操作,其实买入和卖出,都有过很多的想法,事后分析起来,仿佛也了解了一些很多天地面的原因。
其实当天如果竞价结束后按的是长虹华意,那就变成了经典的操作,其中有很多自己认知还没有到位的地方,也存在一定运气原因。

更新暂时告一段落吧,韭菜的碎碎念只能带来误导。

热爱这个市场,后续总会回来。
在此之前,应该是要很长一段时间的沉淀了。
见广阔天地

22-05-04 15:15

0

4月份又是亏了很多。
几笔交易总结了一下,觉得还是挺有代表性的。

华是科技回溯拆解的时候,知道是4月15日和4月18日的潜伏盘,首板没有出,二板砸的。
二板加速,分歧不够,带了很多获利盘,尾盘被人砸了,这个其实不是对错的问题,创业板1进2,次新股的话,原本性价比就不高。

粤万年青万事利戎美股份严牌股份观想科技奇德新材泰福泵业实朴检测读客文化......

少部分走成的,津荣天宇通用电梯,其实也难以善终,3板过后筹码出的磕磕绊绊。

以前自己不明白,为什么历史仿佛一直都在重演,后面想了想,资金是有记忆的,根本上是大家都会被盈亏所影响,受到现实世界盈亏所带来的反馈。
虽然说这个本身是一种认知偏误,但我们的短线构成,毕竟是散户群体博弈。
也因此,会有一次又一次的图形模仿。
说白了,就是上一轮有人靠这个赚了钱,自己“总结”了一下,认为这个是“方法”,下一次他还会去。
这里面继续想,也会解释出周期等一系列现象。

华蓝集团,28日当天是想低吸基建,另一个备选标的是杭州园林,结果二选一,入坑了。
个股是有资金控盘的票,结果基建当天走的不好,资金也没想法,砸下去做了个倒T,当天明显是有承接的,第二天低开其实是买点,此类后续要注意。当天如果推涨停,后续基建修复,几乎是完美卡位。
自此也看出情绪不好的时候,大资金也没什么思路,都是顺势而为,以后没必要过分神话。

4月6日重庆港、4月13日上海九百,就是一个换手1进2,实际上这种反包和N字的结构的1进2,2板性价比都不高。

4月11日,中华企业,当天是为了出完换新宁物流,结果亏钱卖了;新宁物流2板虽然跟上了,仓位也没加上去。

4月26日,广百股份,4月25日断板时候抛压就很大,第二天跟随中兴商业上早盘板,实际上就已经鸡肋了,后续要注意,断板时候抛压怎么样、承接怎么样,决定了后续好不好做。断板时候抛压就比较大,第二天还是跟随上板的,意思不大。

4月份整体看来:
第一周,还在创业板里面苟活,没资金做,容错自然会很低,先手收割后手,亏得没脾气。
第二周,转主板,自己总买创业板,回到主板束手束脚,其实道理都是一样的,小心尝试,后面仔细分析就好,没必要犹犹豫豫。
第三周,创业板次新股1进2,以前自己没统计过,扛到下午破位才走,大额回撤,亏得没脾气,完全是不尊重规律,并且技术不过关导致的。
第四周,华蓝集团,这个亏损总结起来当天的话是因为控盘资金想法不行,第二天低开后是怪自己对筹码的理解不到位。

五月再战,希望自己能尊重市场资金的选择、尊重规律,并且把对筹码的理解加深。
见广阔天地

22-04-05 22:12

1
只一个模式,只做创业板的话,其实3月份和去年年底区别不大。
辅助生殖大亏一轮。兰卫医学远方信息虽然都参与到了,但获利也不大。
最后一周尝试了一下半路首板,也损失很大。

总结起来就是要有一个防守模式,小资金如果在自己模式的失效期,并且缺少防守模式,心态很容易乱掉,盲目参与导致大额亏损。

目前是打算主板一进二。
清明假期又想了一下,关于筹码有了点新的理解,四月份验证看看。
见广阔天地

22-03-06 11:30

0
  
见广阔天地

22-02-02 14:55

0
 
  
21年12月和22年1月,这两个月行情自己实际上都不太会做。
12月主板高标反复,1月多杀多退潮。

翻过去看的话,主板高标反复则跟随做首波结束的承接。
多杀多退潮的话,做新高良性整理。

10月11月那种,创业板高标反复的行情,看起来并不会常见,只会那些,就业谈不上稳定盈利。

主要亏在第一周和月底最后一周。
第一周亏在技术,一些细节点的不完善,导致进一退三。
最后一周亏在对市场的把握,对自己心态的把握,逆势而为导致容错变低,风报比明显不好,以后要注意。
另外,减量市场里,高标热点的退潮,风险会变得比平时大,无论是自己参与的零点有数天源迪科,还是看了但没参与的国联水产,无一例外的都走A了。

减量市场,只有最具辨识度的标的,才有机会吸引资金,减量和退潮的过程中,本身就是个优中选优的过程。
此类行情下,被选过一次的票,第二轮反抽也容易再次反复。

另外,过高的交易次数,是很大的问题,决策数量增加必然导致决策质量下降。

2月份目标管住手,每周交易次数控制在3次以内,多做风报比高的交易。
见广阔天地

22-01-05 21:14

0
连续两次按在-10%以外,8%+盈利,成功盈转亏还把收益带负了……真的是,你不按总有人按,以后当天收绿或者上影线,第二天竞价先出一半。
见广阔天地

22-01-03 13:17

1
然后呢,也是全年160倍?
股之尊

22-01-03 12:53

0
你最好别玩了。我们12月做了一倍半。
见广阔天地

22-01-03 12:36

0
12月几乎腰斩。
12月6日,迦南科技被按到深水,当天想着标的可以,分歧够,尾盘有拉回的可能。
被按的太深了,而且资金早盘接完以后,始终没捞一下,尤其是前一天自己盈利没卖,获得损失让心态很不舒服。
一直拿到10:50前后,还是忍不住卖了,50万一笔砸了,可能也坑了一些其他看盘的资金。

13:05的时候拉上均线,觉得能好转,但自己理解的不够,还是有怀疑的,上午割完,当天也下不去手了。
当天拉回并且暴涨,从那天开始,这个月心态就有点坏了。

月底最后一天的时候,迦南科技止步3板,看着价格,已经和当时割肉价格相比翻倍有余,免不了也有不少感慨。
当然“如果一直拿着”,这种只是意淫的假设,整月期间,也有一些当时选择了的标的,继续下跌的。

12月9日,早晨开会,持仓新诺威低开,没有及时处理,当天又是按到了深水。

两笔做完,整月就都想着怎样快速扳回。急躁、盲目,和技术水平的不到位、包括对行情理解的不透彻,导致接二连三的亏损,以致于当月崩盘。
期间切换过主板,但有前几个也做的都是创业板,当时觉得主板弹性不行,始终带有偏见。

12月的行情,不少标的走二波,因此选了财信发展京城股份华林证券
12月9日,卖掉财信发展;12月14日,卖掉京城发展;12月16日,卖掉华林证券。
而且还都是低开卖的。

主要还是怪自己菜。
另外,心态也出了一些问题。
月初连续的亏损,让自己整体提心吊胆,已经受不了早晨的低开,生怕哪个神经病就直接给按到深水,导致最后出的价格更难看。
而且也没有想明白,因为这些票,当时看起来,已经几乎是明牌走二波的。
不知道为什么早晨竟然是有人按到这么深,竞价开出来极其意外,感觉匪夷所思,不能理解的情况下,选择了当天按出。

后面整理了一下思路,求稳准备做后手承接。
12月17日结束后,整个周末先来想去,觉得跃岭股份是好标的,结果一早晨东莞浙江分就抢竞价,瞬时觉得没了意思,当天被砸到大烂板,第二天跌停,周末算是白准备了。
等到再后,西仪股份,二波的一致性就已经很高了,基本上刚企稳就有人去抢上板,那就更没意思。
这虽然没在这两个票上抢先手赚到钱,但后手模式自己相对理解一些,两个坑,也没踩到。

那个时候看主板二波如火如荼,没办法参与,误以为一波容错率应该高,即便成不了,也能全身而退。
12月21日,打了蓝光发展长城电工,当日封上了,更加深了主观的误判,觉得这波情绪炒作和以往不一样。

12月22日,、长城电工开的不行,冲高的时候按出了。但看到地产连续加速,又坚持这波能全身而退的误判,早盘半路加仓了蓝光发展。
上板二次加仓。
后面开板了,也觉着能和前期断板票一样,温和断板,始终没有动作,直到被按深水,看没戏了,割在水下。
次日继续割肉当日加仓。

12月23日,想着陇神戎发次日反抽,买了粤万年青观想科技
万年青基本上是后半月亏的最多的了,感谢嘉禾路大佬。

12月24日入雅本化学,尾盘已经很靠后了才买的,结果竟然被按破了均线。当天收盘一头雾水,第二周高开很多,也是没做好计划。
原本是觉得低开加仓,连价格和下的仓位都计划好了,结果高开直接摸了板。
直接卖飞,没吃到大肉。

整体看起来,这个月节奏是完全混乱的。
主要的原因,在于自己对资金方向和周期的不明确,执着于个股的筹码博弈,每天研究的都是标的、位置、节奏,很多市场上的迹象,没有看到,导致踏错了大行情。

另外,就是技术和心态上的不完善。

技术上不完善,其实总结道最后,就买入卖出两方面。
买入就是“分歧够不够,资金强度够不够,市场是否认可,行情是否支持”
卖出的话,主要还是要看一下资金近两个月卖飞的大肉标的,考虑优化一下模式,尽可能提高盈亏比。

希望2022年重新开始,尽早调整好状态,重回盈利。
见广阔天地

21-12-19 12:05

0
11月的盈利,让自己逐渐的把入手点前置了,导致在11月底到12月初这段时间,吃了大亏。
尤其是当南京聚隆越博动力溢价消失,天瑞仪器走A的连续负反馈情况下,创业板热钱明显积极性不高,自己前置的入手点,风险就变得更大了。
后续几笔交易,明显畏手畏脚,而且连续两笔入手点前置引起的大额亏损,导致对模式产生了怀疑,因此更扛不住早盘的低开。
今天回头看过去,主要的问题是过于抢先手,增加了极大的不确定性,而且盈亏比很不划算;另外,前两个月一直做创业板,12月切换回主板,整理好的模式没在主板验证过,并且月初出现两次大幅亏损,两者叠加,因此产生了很多怀疑。
怀疑生动摇,动摇生失败。

有的时候积极一些是好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入手点都可以前置卡位。
和连板不一样,不是能做二进三,就要研究一进二。(一进二、二进三只是举例,当然传统12345的数板战法,相较于筹码交换的模式,也有很多不明智的地方。)

模式是工具,是自己的剑,不要轻易扔掉重铸一把,能让自己盈利的东西,好的模式,反复打磨就可以。
和很多事情的道理,其实是一样的。
这个世界从来都是“长板原理”,复杂竞争中,只有发挥优势的人,才能获得最终胜利,总想着弥补不足的人,最后只能变得平庸,成为一个普通人,甚至自始至终都一无所获。

你去打游戏,总是先练几个顺手的英雄,逐渐上了分段,了解更多的东西,有了自己的模型和思路,再去用新英雄,这样才快。
好些人在青铜白银段位,恨不得把所有英雄都用一遍,到最后,就只是记了一遍技能。
绝大多数事情都是这样,易学难精。
然而只有绝对的精深,才能带来超越性的视角,才可以让能力真的变强。
否则,在复杂竞争中,带着思路和目的的人,在不断提高,没有提高思路的人,只能是反复被眼前的事实所牵引,每一局竞争,对他们来说都只是大乱斗。

希望自己在接下来的半个月,可以不断打磨已有的模式,多做减法,让思路更清晰。
另外,就是保持好心态。

市场本身很简单,但执行和心态,对自己是一个挑战。
归根结底,还是要相信模式。

12月至今,3周时间有余,用在打磨模式上面的时间不多,绝大多少时候,都是觉着自己行了,创业板赚钱效应不好,随便换到主板,论坛上看看别人赚钱的,就马上能懂他们的模式。

当然实际上也没差太多,低吸和半路的老师,基本上看他们1-2个票,就能理解模式的大概。
照猫画虎的小买了一些仓位,日内10%+的也有一些。
加上自己亏损后的焦躁,反复看了很多票,硬生生又从主板的连板中琢磨出了1-2个买点。
但这些还都需要时间打磨,暂且先记下来,后面慢慢再验证优化吧。

打板的,好些是吃了这轮人气溢价,懂的不多,大都是一些嘴炮网红,不值一提。
很可惜的,是一些真正的大神反而很少说话,逐渐隐退了。
“买在分歧,卖在一致”,“量价时空”,“有量就能来钱”,“看承接”,“大资金有大资金的不得已”,“中线是臂力,那么短线就是腕力。”......
很多经典,现在看起来都是一字千金的。

接下来还是希望能完善自己,多做减法,远离噪音,反复打磨已有的模式。
最重要的,做好心态调节,毕竟“稳定盈利的前提是心态稳定,只有心态稳定才能发挥正常的炒股水平。”

加油!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