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款固态
锂电池应用到
新能源汽车9月底发布
相较于传统液态电池,固态锂电池安全性更高、能量密度更大、续航时间更久、应用领域更广。目前全球包括
宁德时代、
松下、LG化学、丰田、宝马、大众等动力电池和汽车巨头纷纷布局
固态电池,预计到2025年开始小批量进入市场,将成为
电动汽车取代燃油汽车的制胜利器。根据《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国家计划到2025年把
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推高到占据新车总销量的20%左右,并明确要求“加快固态动力电池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据预测,2020-2030年我国固态电池出货量高速增长,至2030年或将突破250GWh。到2030年,我国固态电池市场空间或将达到200亿元,较2020年实现百倍增长。
科森科技(
603626 )有清陶发展股份,且公司为清陶发展供应商,已为其提供电池模组产品,公司与清陶发展设立合资公司,将有助于公司获取清陶发展更多订单。
天奈科技(
688116 )碳纳米管导电剂龙头,公司称,在固态电池的技术路径下,预计相关客户将继续使用碳纳米管作为导电剂。
蜂巢能源动力电池装机量迅速攀升
动力电池领域的黑马,蜂巢能源的动力业务进入2021年之后明显提速。日前,工信部发布《
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2021年第8批),共有59款新能源乘用车入选。在本批目录中,蜂巢能源配套了5款新能源乘用车,仅次于宁德时代和合肥国轩。
而自2021年第1批目录至第8批,蜂巢能源已累计配套新能源乘用车达25款,配套车企包括长城、东风、
合众、金康、零跑等。在产品方面,蜂巢能源已经向市场批量供应LFP电池和
三元电池,产品全面覆盖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且电池外供比例持续上升。此外,在第7批公告中,蜂巢能源的
无钴电池也正式装车配套,这意味着蜂巢能源已经具备同时生产供应LFP电池、三元电池和无钴电池的能力。
随着配套车型数量增加和动力电池产能逐步放量,蜂巢能源的动力电池装机量也迅速攀升。数据显示,今年8月,蜂巢能源以0.34GWh的装机量晋级国内装机排名第五,实现其年初“进入行业前五”的目标。当前,蜂巢能源正在进一步加快新能源乘用车动力电池市场开拓和产能建设,并加强其在锂资源、锂盐、电池材料、电池生产及回收方面的布局。随着蜂巢能源的加速扩张,相关供应商望迎来机遇。
赢合科技(
300457 )公司是锂电设备领先公司,主要客户包括宁德时代,蜂巢能源等。今年8月份,公司新中标了蜂巢能源将近13亿的订单。
海目星(
688559 )行业内领先的
激光+自动化装备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下游客户覆盖蜂巢能源等动力电池头部厂商。
新能源车带动铝箔需求,铝价创近15年新高。
甲醇汽车纳入国家汽车工业统一管理
吉利等公司以及
山西等地方政府近期也加快了推动甲醇汽车的节奏。根据山西省工信厅的规划,到2021年底,当地将形成年产15万辆甲醇汽车的产能。甲醇相对于汽油的优点是燃烧彻底、挥发性低,所排放的碳氢化合物、氧化氮和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少。经济性方面,甲醇汽车每百公里的成本低于传统燃油车。原料供应方面,我国相对富煤,生产甲醇具有优势。
中煤能源(
601898 )目前有60万吨/年甲醇在产,在建产能100万吨/年;
金
能科技(
603113 )主营包括甲醇等
煤化工产品。
恒久科技(
002808 )、金牛化工(
600722 )主营甲醇等。
粗钢日产量降至17个月新低、吨钢毛利水平持续扩张
8月份全国粗钢日均产量268.5万吨,环比下降4.1%,创下去年4月以来新低。另据中钢协数据,9月中旬重点钢企粗钢日产204.49万吨,环比下降0.38%,同比下降4.29%。
今年四季度,在粗钢产量全年不增的大前提下,全国各地产量压缩和平控的压力较大。截至上周,华东螺纹利润700元/吨,热卷利润950元/吨,环比扩张50元/吨。伴随吨钢毛利进一步提升,四季度
钢铁指数PE有望降至9倍左右。
新钢股份(
600782 )板材产品占比较高,下半年产量仍有提升空间;
马钢股份(
600808 )在加入宝武集团后,运营效率显著提升;
首钢股份(
000959 )的新能源电工钢产品供不应求。
钴价触底回升
15日
硫酸钴均价涨500元/吨,报8万元/吨,近一周涨4%,攀升至近5周的最高点;电解钴报37.5万元/吨,近一周涨3%。海外方面,截至14日,MB标准级钴均价24.3美元/磅,较8月底回升2%。
在经历了8月份的大幅下跌后,9月钴价迎来反弹。业内预计,9月份钴供需错配现象明显。供应方面,7月中旬南非暴乱事件后续影响或将发酵,市场对钴原料供应紧张担忧增加。需求方面,正极材料处于传统旺季,而下游三元前驱体及正极材料厂的原料硫酸钴库存处于低位,采购意愿增强。
华友钴业(
603799 )、寒锐钴业(
300618 )为钴产业龙头。
煤化工产业潜力巨大
提高
煤炭作为化工原料的综合利用效能,促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把加强科技创新作为最紧迫任务,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积极发展煤基特种燃料、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等。我国总体上“缺油少气”,随着经济的发展,石油与石化产品需求持续增长,我国油气供求矛盾将长期存在。据权威数据,2020年我国原油自给率仅为40%左右,烯烃自给率只有60%左右,民用液化石油气自给率不足70%,
天然气自给程度也比较低。预计煤制甲醇、二甲醚、烯烃和
天然气等石油替代产品需求呈现快速增长势头,为现代煤化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三联虹普(
300384 )承接国内首例以煤基原料生产纤维的全产业链样板工程。
宝丰能源(
600989 )我国新型煤化工产业集群龙头,主营煤制烯烃系列产品。
诚志股份(
000990 )与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合作,自主开发全新的煤基己二腈产品,相对国外技术,绿色安全,更具成本优势。
可降解材料迎爆发
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印发“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
行动方案的通知:科学稳妥推广塑料替代产品。开展不同类型
可降解塑料降解机理及影响研究,科学评估其环境安全性和可控性。健全标准体系,出台生物降解塑料标准,规范应用领域,明确降解条件和处置方式。加大可降解塑料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和成果转化,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性能,降低应用成本。推动生物降解塑料产业有序发展,引导产业合理布局。加快对全生物降解农膜的科学研究和推广应用。加大可降解塑料检测能力建设,严格查处可降解塑料虚标、伪标等行为,规范行业秩序。
点评:考虑到快递包装、一次性餐具、购物塑料袋、农膜等领域对于一次性塑料的替代,预计到2025年,我国可降解塑料的需求量有望达到260万吨,市场规模有望超过500亿元。平安
证券认为,生物降解塑料行业正处于产业爆发的前期。
银禧科技(
300221 )生物可降解塑料产品已国内国际权威机构
认证,已具备量产条件,正在加大销售推广力度。
美联新材(
300586 )功能性可降解塑料色母粒可运用于下游厂家的可降解塑料制品制作,主要应用领域为
食品包装、一次性餐具、塑料袋、农膜等。
昇辉科技(
300423 )控股子公司昇辉新能源的两款
燃料电池发动机产品于近日收到检验报告,通过国家质检机构强制检验,可搭载于氢燃料客车、物流车与
重卡等
新能源车辆。该产品预计会在2021年内开始试产和销售。
金开新能(
600821 )全资子公司国开新能源拟以1.52亿元收购木垒县采风丝路
风电有限公司100%股权。收购对象的主要资产是木垒大
石头第五风电场200MW风电站项目。
国机精工(
002046 )
半导体晶圆划片刀产业仍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国内市场主要由日本、美国供应商占领。国机精工的划片刀产品打破进口垄断,逐渐进入
中芯国际等核心企业供应链。此外,公司研磨砂轮、UV膜等逐步获得客户批量应用,品类逐渐扩充。
川恒股份(
002895 )与福泉市人民政府拟签订《项目投资合作协议》,拟在福泉市投资建设“矿化一体”新能源材料循环产业项目。项目总投资预计100亿元。
赤峰
黄金(
600988 )战略投资澳洲矿企Metals Tech,后者计划将锂矿资产拆分单独上市。
和邦生物(
603077 )公司拥有磷矿资源储量3174万吨,目前尚未开采。
东华科技(
002140 )参与了
西藏矿业(
000762 )-2.65%碳酸锂项目的前期有关工作。
延安必康(
002411 )控股子公司江苏九
九久科技与亿恩科电池签署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六氟磷酸锂未来4年供货不低于1.63万吨。
裕同科技(
002831 )-2.09%拟以1亿元至2亿元
回购股份。
联合光电(
300691 )公司今年上半年AR/VR的销售数量超过万台。根据公司在AR/VR领域的产能规划,目前每年产能可超十万台。
新宙邦(
300037 )公司一台满载着
三星SDI动力型号电解液的首个新宙邦ISO Tank从上海港出发,抵达了客户的工厂成功卸货,这标志着公司第一个ISO Tank装电解液顺利交付海外市场——韩国三星SDI蔚山工厂。此次首罐的成功海外交付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是锂离子电池电解液行业使用ISO Tank批量交付的高效解决方案。早在2020年,新宙邦已成功向西安三星实现ISO Tank的批量交付。同时,近日,公司发出了给瑞典Northvolt的首罐ISO Tank产品,欧洲客户在危险品的交付上,有严格的法规和标准要求,在欧洲ISO Tank装电解液交付方案的尝试,对打通欧洲Tank罐物流渠道意义重大。公司也会在国内国外的客户间大力推行此运输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增值价值。
道恩股份(
002838 )公司产品包括热塑性弹性体材料、改性塑料、色母粒、熔喷料及可降解材料等,广泛应用于汽车交通、
家电通讯、
航天航空、
医疗卫生、
大消费等领域。公司积极布局可降解材料领域,与
中纺院、周氏公司合作,在生物基材料研发制造和包装领域打通了一条龙全产业链条。此外,公司积极关注
储能领域的应用,在新能源领域公司TPV产品应用在
光伏发电
太阳能板上,主要用作
玻璃和金属之间软连接,在新能源电池壳也有大量改性材料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