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关于市场底层逻辑讲的好透彻。
超短是靠情绪赚钱的。如果情绪冰了,那大资金就赚不到钱了。而资金是渴望赚钱的,所以不能让情绪冰——大资金需要想办法调动其他短线资金的情绪。调动的方法,就是制造一个暴风眼,营造一种市场火爆,至少局部市场火爆的场景。而制造该暴风眼的方法,就是拉一支人气股起来。
所以升大要做人气股、核心股,说这样更容易「把握全局」。这是因为这些标的是短线资金的「暴风眼」「能量源」,其他短线股涨势好不好(情绪高不高),都是偷眼瞄着人气股来的,都是通过和暴风眼「共振」而调动起来的。暴风眼是能量最充沛的地方,也是最安全最晚熄灭的地方(除非市场真的彻底冰。而随着情绪不断退潮,资金应该会像吃鸡里面跑毒一样,逐步由边缘汇聚到「暴风眼」),所以升大说「高位股还能赚钱的时候,就不考虑低位接力」
又想到了看瑞仙15年批评GJD救市,前期策略就是拉指数,但是兜不住整个市场情绪继续崩。后来经过高人指点,开始做标杆,造暴风眼,拉
创业板(乐视),才终于把市场情绪稳住。
这么看来,市场一段时间内,局部冷静局部情绪化;而另一些时间内,可能整个都变得情绪化起来。但总归不会整个都冷静起来(虽然这种状态可能对助力产业发展最好)因为资本市场之所以有效,就是建立在人性的逐利上;既然人无法不逐利,若想让资本市场彻底冷静下来,就只能重锚一个基础才行...而这样做可能挑战比收益大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