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官宣!吉利控股集团正式与FF签署框架合作协议

21-01-30 09:31 1135次浏览
八月未央2012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吉利将携手法拉第未来共创电动新未来


来源:中国基金
传言了好久吉利将与贾跃亭合作造车的事情,终于得到了证实。
1月29日,吉利控股集团官方微信发布,吉利控股集团正式与Faraday Future(法拉第未来,简称”FF”)签署框架合作协议。
双方计划在技术支持和工程服务领域展开合作,并探讨由吉利与富士康的合资公司提供代工服务的可能性。同时作为财务投资人,吉利控股集团还参与了Faraday Future SPAC上市的少量投资。
股价连续下跌超
总市值蒸发超500亿
1月25日,有消息称,吉利将与由贾跃亭创办的FF在产品技术和产能代工等方面开展战略合作。吉利当时对此消息,表示“不予置评”。
次日(26日),吉利汽车 盘中创下新高后,快速下跌,此后跌跌不休。29日,吉利正式官宣之后,股价持续下探,截至收盘报收28.35港元,跌3.9%,总市值2754亿港元。
截至29日收盘,吉利汽车在4个交易日内最高下跌26%,总市值蒸发超500亿港元。
此前,吉利汽车被曝出与富士康、腾讯和百度 战略合作事项之后,吉利汽车的股价一度上涨超70%。
28日FF官宣上市
5年销量要超过40万辆
1月28日,法拉第未来(FF)宣布,该公司与特殊目的收购公司Property Solutions Acquisition Corp(NASDAQ交易代码:PSAC)就业务合并达成最终协议,预计合并将于2021年第二季度完成,合并完成后FF将在纳斯达克 证券 交易市场上市,股票代码为“FFIE”。
受此消息影响,28日晚间,PSAC美股盘前一度涨近70%,开盘后大涨超30%。截至收盘,PSAC涨18.69%,报15.43美元/股。
根据协议,FF通过这次合并总共能获得10亿美元的资金(其中包含了7.75亿美元的普通股PIPE),为FF91的大规模量产和交付提供了资金支持。
法拉第未来还表示,其首款车型FF91计划在2022年的第二季度交付。
法拉第未来称,FF 91目前已获得超过1.4万辆订单,预计未来5年销量将超过40万辆。
此外,法拉第未来在文件中也披露了备受中国投资者关注的“回国造车”问题。公司表示将会与吉利控股和“中国一线城市”建立合资公司,以支持法拉第中国的生产和中国总部。
其中,这座“中国一线城市”将向合资公司提供2000亩的工业用地以建设厂房。此外,该“一线城市”还将提供外商投资税收优惠和建立研发中心的额外补贴。
1月27日有媒体报道称,在法拉第未来的最新一轮融资中,珠海市国资委将投资20亿元。珠海市方面已经在就投资后生产基地的建设等加紧进行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同时,有消息称,珠海市两大龙头国企格力集团与华发集团也参投了法拉第未来。
对此,珠海市国资委相关工作人员则表示:“暂无可披露的消息。”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11)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大泽乡及时雨

21-02-01 11:01

0
贾跃亭不知道什么时候回国
云里金光

21-01-30 23:31

0
吉利,成了汽车界“最强接盘侠”687152i9f4rs44n
积极
来源:投资界
4小时前
整篇文章 3976 字,读完约 10 分钟
如果汽车圈也有“热搜榜”的话,吉利汽车一定是最近上热搜次数最多的传统车企。其在不仅在2020年“收购”、“意向收购”、“战略合作”的消息此起彼伏,到了2021年,这种“外扩”动作频率更是提升。

1月11日、1月13日、1月19日,以9天3起合作的速度,吉利先后与百度、富士康、腾讯达成战略合作,就在这三起消息还没被完全消化时,新的收购和投资又传来了。1月25日,据路透社报道,吉利将与贾跃亭旗下FF在产品技术和产能代工等方面开展战略合作;1月26日,又有媒体报道吉利将收购新造车企业国金汽车,目前已完成并购重组的相关流程。

对于与FF的合作,虽吉利在26日表示“对市场传言不予置评”,但该消息伴随FF上市进程持续发酵。在1月29日,吉利控股集团官方微信发布消息,吉利控股确与FF签署了框架合作协议,双方计划在技术支持和工程服务领域展开合作,并探讨由吉利与富士康的合资公司提供代工服务的可能性。同时作为财务投资人,吉利控股集团还参与了FF上市的少量投资。据此前路透社的报道,吉利这笔出资可能达到7.7亿元。

虽然惯了李书福的不按常理出牌,但业界对于吉利为何选择FF这一“身世复杂”、前景未卜的项目仍充满疑惑,揣度吉利是不是因为错过了“蔚来”而亡羊补牢?而吉利收购国金汽车的消息,同样由于其标的的特殊性而让人费解。1月27日,针对收购国金汽车消息,吉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公关人士对经济观察网记者表示,“目前我们未收到收购国金的消息,有相关的进一步消息,我们会第一时间沟通。”资料显示,国金汽车虽然是国内新造车企业之一,但发展和生存状况堪忧,早在2019年就被曝出现资金问题并变相裁员、长期放假,而有消息称,吉利收购国金汽车的谈判从2020年4月就已经开始。那么对于这样一家企业,吉利看中了它什么?

国金汽车并不是吉利汽车第一个感兴趣并有“收编”打算的边缘车企。事实上,回顾2020年,几乎每个汽车业的收购案都能看到吉利汽车的身影,吉利汽车不仅托管了困境之中的猎豹汽车长沙工厂,还一举将面临破产的力帆汽车收入囊中。因为频繁接手这些不被看好的企业,作为国内第一大自主车企的吉利也被戏称为国内车市的“最强接盘侠”。

为代工模式储备产能?

吉利汽车与国金汽车早有交集。资料显示,在2020年8月,吉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与淄博高新区(国金汽车所在地)签署投资协议,共同推进吉利智慧新能源工厂项目。据悉,该项目总投资85亿元,以国金汽车的生产厂地、设备、资质为基础,由吉利接管运营后实施产线适应性改造,可实现年产值约110亿元。而就在收购传闻的一个月前,2020年12月30日,吉利首款换电车型“枫叶80V”已在国金汽车下线。这样的渊源增加了吉利收购国金的可能性。

有观点认为,吉利撒钱收购这些弱势企业,是看中了它们的产能。资料显示,吉利托管的猎豹汽车工厂拥有超过10万辆的产能,收购的力帆基地的设计产能为40万辆,再加上可能收购的国金汽车的15万辆产能,吉利通过三起收购及托管,或将新增产能超65万辆。但吉利对产能的渴求并不是因为其产能不足。事实上,恰恰相反,吉利的产能过剩已屡被诟病。

“吉利自己的产能都用不完呢。”1月27日,一位吉利汽车内部人士也对经济观察网记者确认了这一点。据记者此前梳理,吉利在国内十多个城市已拥有超20个整车生产基地,总产能规模约300万辆。而2020年吉利的年销量为132万辆,产能利用率仅44%,处于比较低的水平上。

上述吉利汽车内部人士指出,在这样的情况下,吉利持续扩张产能可能与其在新能源汽车的代工规划有关,“现在低价收购这些工厂,未来会给公司赚钱的,目前公司在进行电动车架构外推,要和其它车企进行产能合作共享,也就是代工。”该内部人士对经济观察网记者表示。

吉利似乎确实想开拓一条新的新能源汽车发展路径,那就是代工模式。以去年9月浩瀚智能架构发布为契机,吉利对外宣布了产能共享计划。而进入2021年来,其几乎所有的动作都围绕代工展开。如吉利近期与百度和富士康的合作,其中吉利与百度将组建以百度为主导的合资公司,两者共同基于浩瀚智能架构打造智能汽车。尽管吉利表示自己在合作中并非以代工厂的身份出现,但业内认为代工的意味仍十分浓厚。而与富士康的合作,更是将“代工”模式坐实,吉利宣布将与富士康成立合资公司,为全球汽车及出行企业提供代工生产及定制顾问服务。由于富士康是拜腾汽车股东,同时也是苹果手机的代工方,有观点认为未来不排除吉利将代工拜腾汽车及苹果汽车的可能性。

与FF的合作,同样也与代工模式有关。据路透社报道,在吉利帮助FF借壳上市后,FF计划在中国开设工厂生产电动车,并邀请吉利汽车提供制造服务。而吉利在官方发布的最新消息中也已明确表示,两者将“探讨由吉利与富士康的合资公司提供代工服务的可能性”。

除此之外,早在2020年9月浩瀚架智能构发布时,吉利汽车集团CEO、总裁安聪慧就透露,包含吉利控股集团之内,已经有7大品牌愿意跟吉利合作,使用该架构,且有16款车在研发。可以预计,如果这些合作陆续达成并进入生产交付阶段,那么吉利对产能的需求将急速增长。基于此,这些被收编的工厂被认为可能会是吉利为代工储备的产能。

不过目前,吉利对收购的这几个工厂的利用方式,仍以生产自家新能源品牌——枫叶汽车为主。除了国金汽车已经开始生产吉利第一款换电车型枫叶80V外,被吉利收购的力帆基地也在1月26日发布了枫叶80V这款新车。而对于吉利在2020年4月开始托管的猎豹汽车长沙工厂,据长沙市政府所此前发布的公告,吉利集团将在该工厂从事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和销售,但具体生产车型目前未知。

自主“大佬”的不甘

将一些走到边缘的车企收入麾下、或投入数亿元助力FF上市帮助败走的贾跃亭回国、浩瀚智能架构对外共享以帮助小企业们降低成本——吉利在新能源汽车方面似乎正在组建一支“失意者联盟”,并谋划在这个话语权不太足的领域逆袭。

在2010年收购沃尔沃一战成名后,吉利汽车进入发展快车道,在2017年坐上自主冠军宝座,并延续至今,是名副其实的“一哥”。但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吉利的明星光环却逐渐减弱。吉利是最早一批提出新能源汽车发展目标的车企,但市场表现却并不尽如人意。根据其在2018年发布的新能源战略,到2020年吉利汽车计划实现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90%以上。而根据最新的数据,吉利汽车在2020年销售的新能源汽车及电气化产品仅6.8万辆,比2019年有大幅下滑,占总销量132万辆的仅5%。无论是在销量上还是舆论场上,自主“一哥”已经被比亚迪、上汽通用五菱,以及特斯拉和一众国内新造车企业抢了风头。

在这种情况下,吉利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密集动作显示出其反击的紧迫心理。而面对正在崛起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代工如果开展顺利,吉利不仅将获得可观的代工收益,还将以最快的速度吸收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各家所长,实现快速提升和积累,并助力其最终实现市场的逆袭。从这个角度看,吉利前期想走的路有点类似富士康,而目前两者已经达成合作。

但吉利很大程度上并不会安于做一个代工厂。目前,吉利在旗下几个品牌上都有新能源方面的布局,包括吉利品牌的新能源汽车,如帝豪EV等;领克品牌新能源汽车,如领克01新能源等;几何汽车,这是其高端新能源品牌;枫叶汽车,这是其定位稍低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同时,吉利也在不断扩大自己的合作和投资边界,如与华为、腾讯在智能系统和智能座舱等方面的合作,以此来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及旗下产品的竞争力。

不过,吉利的新能源品牌架构呈现出调整征兆。“未来可能会推一个牌子把这些低端的车归到一起去,包括几何、领克和吉利的。”一位吉利汽车内部人士向经济观察网记者透露。而在电动车的配套基建上,吉利也在从充电向换电快速转型。吉利计划2021年在重庆建设100座换电站,而重庆也是吉利接盘的力帆汽车的总部所在地。同时,吉利在国金汽车所在地淄博也建设了智能换电站。

但无法回避的是,面对市场上层出不穷的新能源高端品牌,吉利汽车并没有拿得出手的产品来参与竞争。此前发布的几何汽车定位吉利汽车旗下的高端纯电动品牌,但其两款车型几何A和几何C价格均在十几万元,领克的新能源车也仅定价20多万元。而目前的新造车企业以及新的品牌均将价格带瞄准30万元及以上。在这种情况下,吉利是否会也考虑再推出全新的高端新能源品牌?“这个倒是还没有听说。”上述吉利汽车内部人士告诉经济观察网记者。

而同为“自主三强”的长城汽车和比亚迪,都已宣布将推出全新品牌,其中长城汽车的“SL项目”将在2021年正式发布;据最新报道,比亚迪将在未来1-2年推出高端品牌,名为“海豚”。

在新能源乘用车发力的同时,吉利汽车在商用车领域也进行着收购。2020年7月,吉利正式收购了华菱星马(现名汉马科技);2021年1月14日,吉利集团宣布吉利商用车正式“牵手”唐骏欧铃,预计在明年上市新一代高端智能轻卡。

有趣的是,目前吉利“最强接盘侠”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以至于提到车企收购,人们就想到吉利。自2020年以来,除了吉利真正收购的几家企业之外,蔚来汽车、拜腾汽车、神州租车、众泰汽车,甚至是宾利、阿斯顿马丁这些豪华车企,都曾出现在传言中的吉利收购清单上。

本文作者周菊,由投资界合作伙伴:经济观察报授权发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转载请联系原出处。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投资界立场。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投资界处理。
wuzz

21-01-30 23:12

0
珠海能算一线城市吗?
八月未央2012

21-01-30 09:57

0
 
  更有消息称,FF的老股东恒大集团也参与了FF此次融资洽谈,当年,恒大宣布以67.467亿港元收购香港时颖公司,获得45% Smart King公司股份。但好景不长,半年多的蜜月期不到,矛盾就开始公开化,围绕FF“控制权之争”多轮明争暗后,恒大与FF分道扬镳,而后耗资超百亿在新能源汽车攻城略地,虽然一车未产,但恒大汽车市值一度接近4000亿港元,贺文哲推论如今,两人不排除重归于好,共谋大业的可能。
贺文哲依然记得2019年11月,贾跃亭2100字告白债权人:“还债回国,做成FF!坚信活着,就能继续梦想,就有百万种可能...那一天似乎不再遥远。
八月未央2012

21-01-30 09:52

0

1月28日晚间,贾跃亭创立的电动汽车公司法拉第未来(Faraday Future,“FF”)宣布通过SPAC借壳上市纳斯达克,交易完成后,新公司估值约34亿美元(约合219.88亿人民币)。
受此消息影响,SPAC美股盘前一度涨近70%,开盘后SPAC大涨超30%,截至发稿,SPAC涨22.15%, 报15.88美元/股。
FF借壳在美股上市、估值达34亿美元,壳标的盘前暴涨70%
据外媒报道,1月28日,贾跃亭创立的法拉第未来(FF)表示, FF和SPAC就业务合并达成最终协议。合并完成后将在纳斯达克证券交易市场上市,股票代码为“FFIE”。
PSAC中文为特殊目的收购公司,也被称为“空白支票公司”,是美股市场一种借壳上市的方式。
本次合并交易大约为FF提供约10亿美元(约合64.67亿人民币)的资金,其中包括PSAC以信托形式持有的2.3亿美元现金(假设不赎回的条件下),以及以每股10.00美元的价格超额认购7.75亿美元完全承诺的普通股PIPE。
普通股PIPE包括来自美国、欧洲和中国的超过30家长期机构股东。PIPE基石投资人包括中国排名前三的民营汽车主机厂和长期机构投资股东。
交易完成后,新公司估值约34亿美元;合并后的公司将被命名为Faraday Future Inc.,并将以新的股票代码“FFIE”进行交易。该交易预计将于2021年第二季度完成。而由FF设计的电动汽车FF 91将在交易结束后12个月内推出。
而在同一天早些时候,路透社曾报道称,吉利将在此次合并交易中扮演锚定投资者的角色。
另有市场消息称,吉利不仅会为FF注入3000万到4000万美元,还会作为后者的制造服务合作方,双方还将在FF车型的自动驾驶等方面开展合作。值得注意的是,曾与FF一度陷入控制权之争的股东恒大也被传参与了融资洽谈。
至于FF声明中的“民营汽车主机厂”究竟是不是吉利,有媒体就此咨询FF公关人士,截至发稿,暂未收到回复。
上市前夕,FF称“未来5年销量将超40万辆”
1月28日,法拉第未来还表示,来自不同行业的全球PIPE投资人和合作伙伴全力支持FF 91的量产以及后续车型的开发和交付。尤其是中国前三大汽车主机厂之一和中国重点城市的合作伙伴将帮助FF迅速实现在中国市场的落地。FF预计未来5年销量将超过40万辆,其首款旗舰车型FF 91已获得超过1.4万辆订单。
FF自成立以来,累计投入资金超过 20亿美元。FF方面表示,FF 81预计将于2023年量产上市,FF 71预计将于2024底量产上市。除乘用车外,FF还计划在2023年利用其专有的VPA平台推出“最后一英里智能运输车”(SLMD)。
FF由贾跃亭创立于2014年;2017年首次宣布将生产全电动汽车FF91,当时计划于2019年推出。但贾跃亭的财务问题影响了FF的融资以及FF91车型的生产计划。
2019年9月3日,FF宣布贾跃亭辞去CEO职务,由毕福康出任该公司全球CEO。上任后毕福康表示希望筹集8-8.5亿美元来启动FF91的量产计划,在融资到位后9个月会启动FF91的量产。
2020年7月,贾跃亭完成个人破产申请,FF融资最大的障碍得以解除。
格力集团、华发集团参投贾跃亭旗下FF
就在本周三(1月27日),多家媒体报道称,在FF(法拉第未来)的最新一轮融资中,珠海市国资参与投资20亿元。珠海两大龙头国企,格力集团与华发集团携手参与了此次投资,但投资金额低于20亿元。
不过,请注意,格力集团并不是A股董明珠的格力电器,格力集团之前已经把持有的格力电器大部分的股份都卖给了高瓴资本。
据媒体透露,来自珠海市的国资向FF投资20亿元,而双方的接触在2020年底就已经开始了。
根据媒体报道,吉利同样有意参与FF的新一轮融资,投资额度在3000万到4000万美元。但对于建设生产基地的FF来说,这笔钱是远远不够的,而珠海国资的入局,不仅仅能带来更丰厚的资金,还能带来扶持政策。
新浪科技报道称,珠海市方面已经在投资后就生产基地的建设等加紧进行各项前期的准备工作。在春节后,各方的合作速度会进一步加快。业内人士指出,在珠海建设生产基地,与拿到珠海国资然后在珠海建设生产基地,对于FF的战略意义完全不同。
有报道称,珠海国资的投资规模为20亿元。如果一切按计划顺利进行,FF将于2022年下半年正式在中国实现量产。
八月未央2012

21-01-30 09:49

0
法拉第未来或获全新投资,FF91可能再次梦想成真?


根据相关消息,珠海国资向法拉第未来投资20亿元,要在珠海市建一座全新的生产基地。而这个消息并不是空穴来风,上个月就已经有消息曝光,法拉第未来已经在珠海市成了一家全新的公司——法法汽车(珠海)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高达2.5亿美元,而他们公司的主营业务包含了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新能源汽车生产测试设备销售以及智能车载设备制造等等,可以看出这家公司完全就是一家新兴智能汽车制造企业。
贾老板的传说相信关注过汽车圈子的朋友都有所了解,早在6年以前贾老板就放出豪言,要做出全世界最好的电动车,颠覆传统的汽车行业。而这一句话就流传了6年,但事实上无论是LeSEE概念车还是FF91,实际情况没有如贾老板说的那样发展,“下周回国”也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笑话。2017年特斯拉也不过是美国的一家小工厂,而当时号称要超越特斯拉做全球第一的FF91却依旧没有量产。不过现在转机来了,有消息称在新的一轮融资中,法拉第未来获得了珠海市国资的20亿元投资,有了这样雄厚背景的合作伙伴,可能距离贾老板“回国”也不会太久了。
法拉第未来的融资不仅仅获得了珠海国资的支持,同时国内汽车领域的龙头企业吉利集团已经表态,想要向法拉第投资,投资资金额大概在三千万至四千万美元之间。再加上恒大集团也与法拉第未来有了一些接触。不仅如此,根据海外媒体的报道,法拉第未来目前正在寻求机会,想要通过SPAC的方式在美股上市,这样一来,更多的资金将会支持法拉第未来的事业,或许贾老板真的可以为自己的梦想而窒息?
八月未央2012

21-01-30 09:42

0
当前法拉第未来和贾跃亭之间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无论我们承不承认这一件事情,法拉第未来实际上在贾跃亭这么长时间的舆论操作之下,实际上已经成为了舆论界最关心的焦点,所以在这种优势的影响之下,其实法拉第未来真的不需要做广告,他就可以完全形成自己的品牌优势。这种品牌优势可能是不少,公司花了几个亿,甚至十几亿的宣传费用,都不一定能够达到的,所以这种优势是法拉第未来本身的强势优势所在。
法拉第未来实际上是一个布局非常早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借助当前美股新能源汽车的风口,其实反而弟未来无论是其技术积累还是产品设计,实际上都已经相对成熟,所以目前为止最困难的事情就是因为之前受到贾跃亭本人的拖累,法拉第未来一直没有自己造出任何一辆汽车。应该说一开头法拉第未来的思路是想和特斯拉一样自己来建造工厂,自己来生产汽车,但是无疑这条思路来看是成本太高了,贾跃亭之前那么多钱烧进去,实际上都没有烧出个所以然来,这也证明了这个思路可能是走不通的。所以轻资产的思路无疑是更加有助于法拉第未来的发展,我们看到无论是当前的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等等国产新势力,他们的造车逻辑实际上都非常明确的就是想方设法通过代工模式,短时间内形成造车的量产,所以这个时候反而帝未来采用这样的策略,至少在短时间内是能够造出车来得,更何况代工的企业是吉利的话,这样会更加容易。
八月未央2012

21-01-30 09:36

0
  此次和法拉第未来的合作,也预示着吉利将在纯电动汽车领域进一步发力。结合法拉第目前已经曝光的几款车型来看,旗下的FF91是旗舰轿车,轴距已经达到了3米2,尺寸非常的巨大,售价估计会在100万元左右。法拉第未来还有FF81,它是一个中大型车级别的电动车,由此看来吉利将在未来打造更高端纯电动汽车品牌,想必这也是吉利最终选择投资法拉第未来原因。
八月未央2012

21-01-30 09:36

0
  
  
  根据显示产品规划来看,FF未来或将推出4款车型,包括3款乘用车以及1款“智能交货车”,以“交货车”为例,可以利用自动驾驶,来减轻物流公司的人力成本。同时,除了我们熟知的FF 91车型以外,未来还将推出定位中大型车的FF 81(轴距或为3000mm,预计2023年交付)、中型车的FF 71(轴距或为2850mm,预计2025年交付)。这3款车型还都具备“Futurist”版本,字面意思是“未来主义者”,法拉第未来的科技日也是这个名字,洛杉矶还有Futurist实验室,在车型上可以理解为“首发版”,在“Futurist”版本上市之后会有相应的标准版车型推出。
粢饭糕

21-01-30 16:11

0
贾跃亭应该是个好企业家!如果是骗子早就销声匿迹了,还拼着在还钱说明还是个好人!可能只是当时资金断裂环境所迫吧!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