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好。晚上一般12点之前就睡了。
[淘股吧]宏观和经济学本质原理的东西我不想说了,这个淘股吧也不是讨论的地方,股票社区永远追逐的热点都是买什么股好,什么战法能实现多少利润。什么样的技术指标如何突破,大盘能涨到多少点,这些是用户喜欢看的,喜欢讨论的,大家都在追逐炼金术,追逐确定性去消除自己内心的恐惧,这是没办法改变的事情。
说点打板这个事吧,我刚开始的时候,是从市场角度去论证的。最先理解涨停股就类似于自媒体的爆款文章,类似于淘宝直通车的首页开屏广告,就是最吸引眼球的商品。这个想法后来证明对也不对,两个产品有所区别,不同的是比如淘宝开屏广告出来的都是不用经过再
教育的的商品,买不买一个口红是消费者的决策链条很短,但股票涨停后股民追不追决策链条要长且复杂。持续涨停是需要消费者达成一致预期后,买入不再犹豫了才能达成(就是所谓的买方强烈大于卖方)。所以也是大题材,新题材能炒的高,炒的久的根本原因所在。就是解决了一个周期的一致性预期。
我当时脑子走进死胡同。在首板上吃亏次数特别多。因为在这个市场上我成了聋子瞎子,看不到背后的数据,等于写论文的时候没有做调查和实验结论就出不来,你和五千年说的看筹码结构,看K线系统有其科学性,但也不绝对。如果是孤立的看筹码结构、成交量、K线形态、题材没有用,这是一个系统化的东西。太容易构成虚假信息了,如果我昨天进的股今天涨停后我砸盘了但我觉得砸错了又买了回来,一来一回成交量,换手率就出来了。
后来就是从你这儿得到那个二板经验,等于是在死胡同里有人拉了一把,立马反应过来了,我后来测算了一下A股里涨停板里的市场容量,大致得出了其能生存的市场规模。现实情况是市场上每天的首板股太多了,如果每天有一半能一进二成功,那都远远超出了连板的市场容量(除去极端的暴涨和大跌的交易日)。后来就明白了,很多老师说的所谓情绪,在这里说的是层层递进的,大盘涨停,连板涨停,跌停就是大资金代表的态度和方向,大资金就是背后点火的那群人。
元旦后的行情我是没怎么出手的,直到昨天才出手。我前面说现在是春秋战国时期,说白了就是资金在圈地,我这人不一样,不想当什么英雄,乱世能安安稳稳的当狗熊更好,很多吃瓜群众说高位股机构抱团瓦解会互相先核,我只能说这个观点太不了结我们国情了。公募私募圈子就那么大,你想在这个圈子里混的开的话,你就得先好好做人,大家都知根知底的,你敢阴谁呢?大盘真正的核是市场信心崩溃,散户出现踩踏挤兑现象。这才是大机构不能承受的。专家发明的词叫“流动性枯竭”。
这些东西对很多打板客来说可能觉得一点用都没有,还有比如说内外双循环,供给侧改革,需求侧改革,改革深水区,利益再分配,体制创新,货币政策不急转弯,这些词究竟代表什么意思呢?您楼上手的
杜邦分析又有几人学过用过,所以我还是想对很多人说(
不要拿自己的业余爱好去挑战别人的专业,凭什么呢?)
我个人并不需要靠股市的收益生活,股市的爆款涨停板仅是作为我国内市场研究的一部分内容。
以后这个帖子我不会再回复了,谢谢央财兄。江湖有缘再见,周末愉快。鞠躬抱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