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我开始讲故事,你们听了别哭。

21-01-07 11:39 151789次浏览
央财孤独作手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最近想写一些和股票无关的东西,从我的角度来看是很相关的。只是你们没想那么多而已。
打开淘股吧APP
64
评论(3082)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手机偷菜

22-04-09 11:00

10
这段话,说得非常好!最高境界是,逻辑加手法,逻辑对了,手法不对也不行,也就是要知行合一!游戏的评论家很多,大多懂点逻辑,但是手法不行,一样成为不了高手,这段话送给你!
时光轮回

22-04-09 09:13

10
要做到知行合一 必须做到极简的思维 太复杂的思维只适合分析股票 不适合交易 为什么我说北新这种二板我以前会做 现在不会做 就是因为我的专注力还做不到兼顾 因为我有更加确定的认知和模型 实战交易机会往往是稍纵即逝的 打一个板往往是靠一口气 有时烂板分歧反而犹豫了 这也许是认知的不够 但应该也是绝大多数人的心理 交易模型太多 注意力太分散就做不到损至一为 因为你要处理手里的个股又要观察整个市场 考虑情绪 板块 龙头 个股盘口 思维兼顾不过来 当然 等到我认知增加 思维力再上一层楼 说不定又会做回它的二板 我目前的思维惯性是越来越向确定性和龙头靠拢了 慢慢也有向预判买的迹象 我不知道进化到最后会不会像养家一样 集合竞价买完了事 或是先于打板 在前一天潜伏买入 人的思维和潜力是无限可能的
央财孤独作手

22-04-04 19:59

10
这些年养成的xi惯。
容忍各种思想的人,和职业相关。
尽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也和职业相关。
当从事这个行业的时候,就知道除了挣钱养家以外,还有对认知的渴望,对社会的一点小责任。
我这个帖子写的是对交易的认知,自己学和总结的过程。
当然也很感谢吧里面我比较欣赏的几位前辈。
和年龄无关,和思想有关。
至于其它的,求同存异。
虽然网络和现实不同,但老师职业就和网络几乎相同。
象牙塔也是虚幻的。
央财孤独作手

21-01-13 14:50

10
我了解的股票交易者。
50年代出生的人,大概在40岁左右参与了中国股市的第一波赌博。虽然排队交易,电话交易,痴心不改,最后赔的一塌糊涂,然后留下一个只剩几千元的账户,买卖皆不是。
60年的交易者40岁的时候赶上了第一次牛市,用bp机,手机交易,很兴奋,我还记得当时身边的人的兴奋和惆怅,他们现在都不玩了。已经离股市远远的。
70年代的赶上一次,结果就是论坛与悟道,悟了半天开始研究阴阳之术,弄得越来越虚幻了。
这次是80年代的人了,小样,不信你不来。你看基金抵御风险的能力多强,买基金吧。小心过两年基金比赛排名,看谁输的少。
所以不用着急,既然是吹泡泡洗劫的游戏,注意撒丫子走人。
央财孤独作手

22-02-12 13:16

9
认真思考,然后再做答案。
如果你想成功,独立思考的精神必须有,然后形成认知的体系。
你们知道我们的教育为什么不成功吗?
我在上面讲课,下面都在看,问答案都知道。但从来不怀疑。
央财孤独作手

21-01-22 12:08

8
按照我的理解,未来10年最值得期待的投资行业排前面的两个是 生物技术和国防军工
一个是让人活的更好,成为富足的人,同样,富足了也怕死;一个是防盗,历史的经验表明,富足了就怕抢了,怕游牧民族了。
央财孤独作手

21-01-15 23:53

8
怎么看二级市场股票太贵了?
是制度允许它这样,至于到底值不值,那不是我们判断的,制度说它值,那就值了。
茅台能成为我们的第一,是我们的文化制度把它搞成这样的。看明白即可。
所以,我们的炒股,就是炒文化。只要我们懂得文化是什么,路数就是对的。前面,我跟大家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不研究企业价值,你们也不用研究。
央财孤独作手

22-03-02 10:38

7
要么预判大资金的预判,这个很难,需要长时间的交易训练。
要么跟随,别抢。你抢到了没用。让大资金拿到货。
炒家有句话说他经常打烂板,越烂越好,烂不是弱。要看烂的盘口,跟大资金合力。
大资金的交易技术和经验远远比你丰富,即使被爆头了,他也有他的办法。
试想一下,什么人能拿2000万以上的资金在一个票上,1-2天时间,并且勇于封板。
把自己的思维调整到大格局上面。套利确实快,但套利的想法是别人都是傻子。
看30%可能也就10%,看10%,可能只有一个点。
央财孤独作手

22-02-10 22:00

7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如果你是四维的,你就会发现这些交易是那么的稳固。
只是你在三维的世界中被情绪和莫名的自信所左右了。
在实际操作中,就把握1-2个原则就行了,这一两个原则是能救命的,是最基本的。
越复杂的模型越脆弱。
央财孤独作手

22-01-19 12:35

7
记住一句话即可,游资在单只股票上提供了过度流动性。
去年假外资不学好,也这么干。今年就老实了。
其它的就是流动性干涸。前几天提出做市场的进一步推动。
这些都是没办法的办法,t1不改,就是早晚干涸的宿命。
如果改t1,你觉得中移动那60亿的绿鞋资金够吗?
如果不够,发行价不会低一点吗?
发行价低了,你觉得国有资产能答应吗?
好吧,那么市场上那些类似中移动的公司能用市盈率来看吗?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