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记得央财有位何晓宇老师讲证券实务。
0
3
社会的进步需要些有理想的人去推动,敬佩央财老师的胸怀,交往过程中一直感受到老师的善良和热心,人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助人应该受到尊敬。庄子宁愿做个果园看门人30年而不接受楚王聘请做相国,康德拒绝了多所大学聘请60年没走出居住的小镇,恩格斯的故事就不说了,有点理想没有什么不好的社会不缺商人,都是唯金钱讲效率最后新经济搞社区卖菜与卖青菜的大妈争利,草原上兔子都没有了只剩下狼吃狼。工作的关系经手的9位数账户好几个,主人都是某方面有常人难企及的优点取得一定成功人士,一周账户亏损的可能是普通人一辈子都无法积累的,能面不改色承受大波动但是看他们日常的交往唯价值论没有善良,不值得人尊敬。就像龙虎榜上榜席位一样,能上的都不是一般人,评论席说明天核了人家的是井底之蛙,但是有的席位不值得人尊敬。央财老师魏晋风骨,保护好自己,开心做自己的事情。
2
0
@股天乐麻烦删除上一条留言,
我刚看到贴主不想讨论了,…谢谢
0
不再讨论了。
2
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
这是大学的宗旨。
那些圈子文化的东西,是社会的,如果在大学搞这个,不如回到过去。也不是好的途径。
从这一点说,一流人才在M国,还有一部分在沉淀。也是我学的榜样。
好的经济学家在北大。他们也是边缘化了。
4
好吧,我给你们算一笔账,你就知道他们的收入是多还是少了。
1.他们一般需要读23年书。才能到大学当老师。如果6周岁上学那么在30岁的时候才能踏入社会。
如果你本科毕业,一般22岁就会步入社会。
你应该知道年龄这个东西,越年轻社会越需要。
2.从30岁开始实践,社会能容忍你多少?同样你能和社会有多长时间协调?书读的越多,越死板,尤其是社会科学。
3.真正的学者是形不成圈子文化的。比如,鲁迅。
所以你所看到的那些高收入老师,他们是职业而不是学者。需要什么研究什么,需要说什么就说什么。
3.你的投资回报都是在你不需要的时候才能回来。
比如你学生有出息的时候,你已经无欲无求了。
这就是我说的他们的生存能力很低。在国外,大学是需要校友回报或者投资人的,否则很难运营下去。
我们国家不是。
0
3年前我没毕业问过我的一个二本院校的老师只有3000刚来1或者2年,其实没多少。只不过有的老师可能自己有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