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央财老师的经历,还是挺羡慕的。我看你表达,也许认为自己是幸运的,公务员的路走到了尽头,看到了一路的风景,最后选择了大学做研究教书这个环境,一个好的环境,离社会不远不近的环境,即没完全脱离社会。
愿意帮助学生,或者其他人。可能不是所有的人认同或者理解。因为这算是博爱或者是同理心,人性第三层的东西,认同的人本来就是少数。但绝对是正确的方向。同理,为人民服务的标语,不能践行的人,没必要嘲讽做到的人。
求知、做研究,包括对术的追求,理性能力的发展,也是第三层人性的东西,数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未来的开拓,都是靠这块。同样,不是所有人认同或理解。家庭温馨,自己过的舒服,也很好,因为这是第一、第二层人性提供的东西。高层次的人性必须要靠低层次人性做基础。所以,这个角度上,央财老师才说了,当老师需要一些钱来做一些想做的事情,帮一些人;而这个靠工资不够的。结论:求知绝对是正确的方向,在满足个人物质需求的基础上,绝对是追求人性意义的好的方向。第三人性就是终极方向,类似
启明星。如同为人民服务。
北大的课水平确实高,我刚毕业那会,旁听过一学期ccer的微观经济学的课,现在我是没那个动力和环境了。有理想是好事,但先解决温饱,满足第一第二人性,之后有机会,可以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
挣钱的事情,最重要吗?未必,在人类社会宏观层面,意义不大。第三人性,好奇求知理性、爱,这些是理想主义的人的追求,审美也算。所以说学艺术的都算有钱人家,学数学物理的也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