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
金融的本质就是旁氏骗局,股票也是这个模型。
就像涨停板博弈,这个击鼓传花的
游戏。
首先要有一个高大上的规划项目,吸引大家参与进来,这个东西就叫题材,想象力最重要。
然后骗局开始:
第二个涨停板的钱,支付第一板的本金和利息;
第三个涨停板的钱,支付第二板的本金和利息;
第四个涨停板的钱,支付第三板的本金和利息;
..................
游戏什么时候结束呢?就是下一批进来的资金无法支付前一批资金的本金+利息。
有可能是涨停加速了,造成接力成本迅速增大,所以换手分歧很重要;
有可能是大家接力的信心动摇了,让整个参与庞氏骗局的人不再勇敢地加入,这就是短线所谓的情绪。
..................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旁氏骗局的导演是谁呢?大资金和小资金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是什么?
主力是谁?有相同思维模式的资金共同组合形成了所谓的主力吗?
.................
做首板的资金相当于找项目的天使投资人;
1进2相当于后续有人认可这个项目,进行A轮融资;
2进3等等后面继续博弈。。。最终参与的资金量级越大,击鼓传花的轮次就能玩的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