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牛年黑马:600375 汉马科技

20-12-31 16:38 1532次浏览
专攻题材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刘汉如:吉利乘用车技术赋能汉马科技 增添底气对标特斯拉

我国重卡市场正悄然变革,行业领先者将生产新能源 重卡作为竞争切入点,通过强强合作、技术互补等形式,争取国际前沿水平。汉马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刘汉如日前表示,通过合资合作,吉利乘用车技术、沃尔沃技术将赋能重卡,在新能源 板块将有底气对标特斯拉的行业水平。

据刘汉如介绍,汉马科技是国内最早换电重卡厂商,通过掌握核心技术而抓住了市场主动权。“换电概念,提前布局充换电、发动机技术,汉马发动机一直秉承中国市场技术第一。”

他表示,汉马科技和吉利合资合作后,汉马科技会积极把吉利的乘用车技术、沃尔沃技术应用到重卡的技术上来,努力使驾乘舒适性、新四化、先进的高科技技术、核心竞争力。“在新能源板块对标特斯拉,产品技术不断的颠覆自己。”另外在设计、驾乘领域,汉马科技将努力能对标吉利乘用车、沃尔沃等一线品牌。

刘汉如不仅一次高度评价与吉利合作带来的赋能效益。在日前举行吉利商用车集团2021商务大会上,刘汉如表示,产品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未来的重卡产品之争一定是核心技术之争。汉马科技集团在动力总成和新能源商用车领域具有技术优势,吉利商用车集团依托乘用车的良好基础,技术引领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商用车领域,产品可靠性高。依托吉利商用车集团,汉马科技集团也完成了产业的调整。未来,在汉马科技集团的助力下,吉利商用车集团一定可以持续打造出更具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在汉马科技建厂50周年之际,吉利商用车与汉马科技因为共同的愿景与目标走在了一起,相信通过优势互补,一定拥有更加广阔的未来。”刘汉如说。

谈及市场层面。环保政策带来的市场转变,也令重卡的商用车厂商迎来类似早年特斯拉的机遇,即拥抱市场电动化转型机遇,此时头部企业的强强合作有望抢占行业先机。

刘汉如表示:“得益于供应商伙伴的鼎力支持,我们的产品质量完全不输市场上其他品牌,在新能源重卡领域更是领先于行业。未来依托吉利商用车的最新的技术支持,我们的产品力会越来越强,与在座供应商伙伴的合作道路也会越来越宽。”随着国六到来、环保升级、国外商用车品牌进入,国内商用车市场已进入了新一轮的技术变革,新能源商用车快速发展,客户对产品品质需求也越来越高。刘汉如表示:“面对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希望供应商伙伴能与我们守望相助、共同努力,加强彼此的协同合作,勇于尝试新技术、新科技,不断提高产品品质,携手并肩、共同进步,赢战商用车发展未来。”

刘汉如强调,将继续加强营销和研发。“汉马科技对技术很执着,已经开发了8款发动机。市场变化越快快,越要静下心来研究产品。”
实际上,重卡厂商不论是缔结外界合作,还是苦炼内功搞研发,市场平稳发展的前景是最大的创新动能。

2020年,在油价低位运行、治超制限常态化、国三车辆加速淘汰、新基 建扩大、环保升级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我国重卡市场呈“低开高走”的发展态势,1-11月份重卡销量达146万辆,销量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吉利商用车也取得了十分可观的销售成绩。2020年1-11月份,吉利远程和华菱重卡两大品牌共计销售重卡1.98万辆,同比增长9.86%。其中,在搅拌车领域,吉利商用车以10049辆的销量实现19.01%的增长;在牵引车市场,其前11个月共计销售6333辆,同比增长32%。

后疫情时期,我国经济恢复态势持续向好,商用车市场呈现低开高走的态势。吉利商用车的营销工作报告显示,2020年1-11月份,重卡销量19839辆,较去年同期增长了9.86%,其中,新能源重卡异军突起,1-11月份获得销售订单305台,纯电动牵引车市场占有率达50%以上;法规版轻量化搅拌车保持行业领先优势,1-11月份国内销售订单首次突破10000台,2021年,在市场因素、消费因素、政策因素等的影响下,重卡市场预计上半年仍将保持平稳,下半年将出现一定程度下滑。基于对重卡市场行业的深刻剖析,吉利商用车集团提出了2021年的销售目标:整车和挂车共销售29500辆,争取35500辆。其中,远程重卡3500辆,争取4500辆。
打开淘股吧APP
1
评论(11)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专攻题材

20-12-31 17:31

2
吉利入主汉马科技 业绩或迎“质变”[淘股吧]

在2020年的商用车市场中,各家公司销量连创记录还不是唯一的看点。

7月份,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利商用车集团”)曾与汉马科技(前证券简称“华菱星马”)的前控股股东安徽星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马鞍山华神建材工业有限公司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

转让完成后,吉利商用车集团持有汉马科技15.24%股权,吉利商用车集团成为汉马科技的控股股东,公司实际控制人由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变更为李书福。
吉利商用车集团的“接盘”,也意味着汉马科技成功“改制”。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汉马科技前身为成立于1970年的马鞍山市建筑材料厂,2003年4月份其于上交所上市,2004年引进日本三菱技术并由此进入卡车领域。

财报显示,2016年至2019年,汉马科技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徘徊在0.5亿元左右。而今年前三季度,汉马科技业绩依然没有起色。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53.36亿元,同比上升7.13%;净利润-1.72亿元,同比骤降1767.18%。

(资料来源:公司业绩公告)
反观吉利方面,据公开资料显示,2014年,吉利开始招兵买马,成立了商用车项目组。与传统商用车生产制造商定位不同,吉利商用车自成立之初就立足以新能源和清洁能源为基本技术路线,除了增程式外,还布局了纯电动、甲醇及氢能源等动力系统。
而收购汉马科技,无疑可以帮助吉利快速获得传统重卡技术领域的资源和技术储备,弥补其短板。与此同时,对于汉马科技而言,背靠吉利之后,后续或许可以借助吉利强大的营销渠道、集团资源等,来推动业绩的上升。
专攻题材

21-01-01 17:34

1
2021年,李书福说吉利要干一件大事![淘股吧]

2020年12月31日,李书福发表2021年新年致辞:大变局时代,抓住新机遇,不忘初心,勇往直前。

在致辞中,李书福提出,2021年,将在吉利汽车成功登陆科创板后,重启吉利汽车和沃尔沃汽车合并重组的讨论,或谋求双方更加紧密的合作方式,打造一个更强大、更具竞争力的全球企业集团,以应对未来更多的变革和挑战。


受此消息影响,港股吉利汽车开盘大涨,盘中涨幅一度达到10%。截至午间收盘(注:港股市场当天下午停止交易),股价为26.5港元,上涨8.38%,一个上午市值暴增约200亿港元。


在吉利汽车带动下,港股市场的汽车股集体拉升。截至上午收盘时,长城汽车上涨3.5%,东风汽车集团上涨4.15%,广汽集团上涨3.86%,比亚迪股份上涨4.21%。


2020年2月10日晚间,吉利汽车首次宣布,公司管理层正与沃尔沃汽车管理层进行初步探讨,考虑进行业务重组,打造一个更加强大的全球企业集团。

彼时,公司表示,此举将实现成本结构和新技术开发的协同作用,以应对未来挑战。按照计划,此举将保留吉利、沃尔沃、领克及极星每个品牌的独特性。


记者当时获得的一封吉利控股集团内部沟通信显示,此次整合重组,是吉利汽车、沃尔沃汽车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的整合。自吉利控股集团收购沃尔沃汽车以来,吉利与沃尔沃在研发、采购、动力总成、制造等领域强化合作,为双方的持续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内部信提出,接下来吉利汽车要在中国市场取得更高占有率,并加速全球化发展。沃尔沃汽车要进一步巩固欧美市场地位,进一步加强亚洲及其他市场开发力度,持续改善成本结构。两个公司强强联手将让双方进一步受益,同时保持旗下沃尔沃、吉利、领克和极星等各个品牌的特性。

按照计划,重组后的新集团将通过中国香港吉利汽车上市主体实现与全球资本市场的对接,下一步还将考虑在斯德哥尔摩上市。

内部信显示,截至目前,吉利方面还没有做出决定,也没有制定明确的时间表。吉利汽车和沃尔沃汽车将成立一个联合工作小组,李书福请沃尔沃汽车集团总裁、CEO汉肯萨缪尔森协调工作小组评估此次战略机会,制定重组建议书,提交双方董事会审议。

然而,计划不如变化快。

6月17日晚,吉利汽车发布公告,董事会批准可能发行人民币股份及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的初步建议。

由于整合沃尔沃、登陆科创板对吉利汽车都非常重要,因此上述消息披露后,市场对吉利汽车的具体动向颇为关注。

当地时间7月21日,沃尔沃首席执行官汉肯塞缪尔森在接受德国《汽车周刊》采访时表示,由于吉利汽车将在A股上市,沃尔沃和吉利的合并将暂时中止。

此后,吉利汽车冲刺科创板不断提速。

9月28日晚间,上交所发布科创板上市委审议结果,同意吉利汽车科创板首发上市。29日,吉利汽车披露了关于上市委审议意见落实函的回复。

从上交所网站披露的信息来看,吉利汽车科创板上市工作仍在进行中。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