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孩子问我,“道理”两个字如何理解,为什么我和老师讲的解释不同呢?
[淘股吧]如此便有了以下我和孩子的对话——
A:“道”字
“辶”在
甲骨文中实际上有两种解释:
1.孩子从母亲产道刚露出头的状态,引申出万物初始的含义
2.代表了路口、岔道、前方有阻挡物,引申出选择的含义
“首”字很简单,上面是头发,下面是脸型+鼻子,就是指生命
结合起来,“道”字可以理解为:经过选择后,越过了障碍的生命
B:“理”
“王”旁,原字为“玉”,后人从了“王”旁,引申出权势、规则、贵重之意
“里”字便是土地田亩之意,引申出人口聚集之部落,再引申为内部之意
“理”字本意大致是从田地中寻找到的贵重之物,引申出能够找到的贵重之物
A+B
“道理”一词可以明白本意:
面对问题,做出了选择后,获得的贵重之物,通俗讲就是今人畅谈之“成功”
道理≈成功
如此就有了“成功”之人讲出来的才是“道理”
如此就有了: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敬有钱人
绝大多数的古人和绝大多数的今人一样,把成功通俗的理解为了有钱,或者认为有钱便是成功了
写到这里,不禁哑然失笑
为何各人所认可的“道理”不同?
无外乎做出的选择不同而已,如此也就理解了老子所说“道可道,非常道”的本意
毕竟东周算得上是最接近文字起源的时代
既然每个人的选择不同,便无法实现统一的道
如果以一个统一的道去要求人们做,便违背了本心
如此就只剩下了“理”
如此也就是谁能获得贵重,谁便有了理
如此便有了争权夺势,也就引申出了诸子百家的各派学说
这就可以理解为何世上没有大一统的王朝、大一统的宗教
古今中外的任何一个王朝或者宗教,最为核心的任务便是统一思想,这个是以权入理,以理释道
毕竟信其道方能亲其师,各种理论的最终指向都是为了使人的思维统一
所谓的各种争执、分歧大多是因此,人与人、国与国、多与空之间
放在股市便是被逼着立正,还得被左右打脸
也就引申出一句话:强权即正义,放在股市便是盈利即正义
所以自我强大便是股民之第一要务
下午带着孩子去公园,正好看到夕阳西下和黄叶缤纷漫天构成一幅景致
女儿居然能感觉出很美,哈哈
言传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境教,古人诚不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