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锐德是中国最知名的
充电桩厂家,旗下子公司特来电的充电桩在国内市场占有率最高,超过20万个。全资子公司特来电充电桩数量和累计充电电量全球第一,公司Q1充电量有望翻倍,全年充电运营业务有望接近盈亏平衡,正式进入业绩反转,同时占据新
能源 赛道卖水人角色!!
公司2021Q1充电量有望翻番,业绩预计将同比大幅改善。全年充电运营电量有望达到40-45亿度,其中自营电量有望达到18-20亿度,充电运营营收将达到17亿元以上。伴随自营电量的大幅放量,公司今年充电运营板块有望接近盈亏平衡点,正式步入充电运营
盈利时 代
我们想当然的认为充电站充电速度慢、通过效率低,远非加油站的方便可以比拟。然而实际上现在的充电桩是这样的:特来电等充电桩厂商,把充电桩做到了各大城市的地下停车场。有CBD,有商业街,有大型社区… …
加油场景下,虽然加油时间快,但你总要单独去一趟。
充电场景下,虽然充电时间慢,但你总要上班、逛街、吃饭,捎带着就充上电了。
串联和并联的区别,场景发生了本质变化,也就形成了“降维打击”。
现阶段,由于充电桩相对较少,燃油车抢占电动车充电车位等问题,客户体验还不算太好,当充电桩遍布每个停车场的时候,客户体验就会发生巨变。从
新基 建的进程看,这一天越来越近了。
一、
艰难的投入期
几乎所有的充电桩厂商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缺钱。
比如特锐德,公司账面借款45亿,接近全年营收,利息支出连续两年2.5亿,甚至超过全年净利润。随着充电桩的规模不断扩大,公司近年来营收高速增长。由于投入期对资金占用比较大,政府补助杯水车薪(每年1-2亿),拖累了公司的业绩。
但是从长期来看,随着电动车销量的不断增加(2019年,纯电动车销量占全部汽车销量的5%,含插电混动占10%),公司占据了资本、布局的优势,即将成长为充电桩行业的“两桶油”。
5月19日,公司发布公告,称和华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通过全面合作和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各自在网络通信和充电领域的技术优势,推动桩联网建设和智能充电业务发展,升级
新能源车 的服务生态圈,创新用户最佳体验,共同开创智能充电产业未来。
华为在汽车行业投入了巨大的研发支出,虽然不直接造车,但早早布局
车联网、新能源车等领域。
二者强强联手,未来不可限量。